茶馆
(三幕话剧)
人物
王利发——男。最初与我们见面,他才二十多岁。因父亲早死,他很年轻就作了裕泰茶馆的掌柜。精明、有些自私,而心眼不坏。
唐铁嘴——男。三十来岁。相面为生,吸鸦片。
松二爷——男。三十来岁。胆小而爱说话。
常四爷——男。三十来岁。松二爷的好友,都是裕泰的主顾。正直,体格好。
李三——男。三十多岁。裕泰的跑堂的。勤恳,心眼好。
二德子——男。二十多岁。善扑营(京城卫戍部队中善于摔跤的一支部队)当差。
马五爷——男。三十多岁。吃洋教的(天主教传入中国后,人们把依靠教会势力谋生甚至横行霸道的人称作“吃洋教的”)小恶霸。
刘麻子——男。三十来岁。说媒(指给别人介绍婚姻)拉纤(为双方介绍、说合并从中谋利),心狠意毒。
康六——男。四十岁。京郊贫农。
黄胖子——男。四十多岁。流氓头子。
秦仲义——男。王掌柜的房东。在第一幕里二十多岁。阔少,后来成了维新的资本家。
老人——男。八十二岁。无倚无靠。
乡妇——女。三十多岁。穷得出卖小女儿。
小妞——女。十岁。乡妇的女儿。
庞太监——男。四十岁。发财之后,想娶老婆。
小牛儿——男。十多岁。庞太监的书童。
宋恩子——男。二十多岁。老式特务。
吴祥子——男。二十多岁。宋恩子的同事。
康顺子——女。在第一幕中十五岁。康六的女儿。被卖给庞太监为妻。
王淑芬——女。四十来岁。王利发掌柜的妻。比丈夫更公平正直些。
巡警——男。二十多岁。
报童——男。十六岁。
康大力——男。十二岁。庞太监买来的义子,后与康顺子相依为命。
老林——男。三十多岁。逃兵。
老陈——男。三十岁。逃兵。老林的把弟(结拜的弟兄,将年轻的称为把弟)。
崔久峰——男。四十多岁。作过国会议员,后来修道,住在裕泰附设的公寓里。
军官——男。三十岁。
王大拴——男。四十岁左右,王掌柜的长子。为人正直。
周秀花——女。四十岁。大拴的妻。
王小花——女。十三岁。大拴的女儿。
丁宝——女。十七岁。女招待。有胆有识。 小刘麻子——男。三十多岁。刘麻子之子,继承父业而发展之。
取电灯费的——男。四十多岁。
小唐铁嘴——男。三十多岁。唐铁嘴之子,继承父业,有作天师的愿望。
明师傅——男。五十多岁。包办酒席的厨师傅。
邹福远——男。四十多岁。说评书的名手。
卫福喜——男。三十多岁。邹的师弟,先说评书,后改唱京戏。
方六——男。四十多岁。打小鼓的,奸诈。
车当当——男。三十岁左右。买卖现洋为生。
庞四奶奶——女。四十岁。丑恶,要作皇后。庞太监的四侄媳妇。
春梅——女。十九岁。庞四奶奶的丫环。
老杨——男。三十多岁。卖杂货的。
小二德子——男。三十岁。二德子之子,打手。
于厚斋——男。四十多岁。小学教员,王小花的老师。
谢勇仁——男。三十多岁。与于厚斋同事。
小宋恩子——男。三十来岁。宋恩子之子,承袭父业,作特务。
小吴祥子——男。三十来岁。吴祥子之子,世袭特务。
小心眼——女。十九岁。女招待。
沈处长——男。四十岁。宪兵司令部某处处长。
茶客若干人,都是男的。
茶房一两个,都是男的。
难民数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大兵三五人,都是男的。
公寓住客数人,都是男的。
押大令(指当时军阀队伍中受命抓捕逃兵与强盗的执法队)的兵七人,都是男的。
宪兵四人。男。
傻杨——男。数来宝(曲艺的一种,用系有铜铃的牛骨或竹板打节拍,多为即兴编词,边敲边唱)的。
第一幕
人物王利发、刘麻子、庞太监、唐铁嘴、康六、小牛儿、松二爷、黄胖子、宋恩子、常四爷、秦仲义、吴祥子、李三、老人、康顺子、二德子、乡妇、茶客甲、茶客乙、茶客丙、茶客丁、马五爷、小妞、茶房一二人。
时间一八九八年(戊戌)初秋,康梁(指康有为、梁启超,都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维新派代表人物)等的维新运动(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的政治改良运动)失败了。早半天(指上午)。
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
[幕启: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在几十年前,每城都起码有一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与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蹓够了画眉、黄鸟等之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商议事情的,说媒拉纤的,也到这里来。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调解;三五十口子打手,经调人东说西说,便都喝碗茶,吃碗烂肉面(大茶馆特殊的食品,价钱便宜,作起来快当),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了。总之,这是当日非常重要的地方,有事无事都可以来坐半天。
[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像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P3-7
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人,生于北京,中国现代有名小说家、剧作家。1924年远赴英国留学,执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并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归国后曾在齐鲁大学、青岛大学教书。1949年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北京市文联等职。1966年8月24日,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浓郁的北京韵味。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赵子曰》《老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等,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等。
任何一个梦想都有可能因为读书而产生,而实现一个梦想也必须借助读书来实现
——莫言
经典的意义在于其中凝结了人类的共通经验,世界级的经典就尤其具有普适性。商务印书馆从来看重经典图书的价值意义,这套经典译著的出版,是中国的文学读家莫大的福分。
——同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作家马辰
这些书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乃是它可以超越时间、年龄、语言和族群而成为人类心灵成长的营养。商务印书馆是信誉极好的出版机构,相信这套书能带给读者莫大的阅读惊喜。
——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著名作家方方
对文学我怀着感恩之心,在我人生重要的时刻读了这些伟大的作品,当我开出我自己的花朵才意识到我们被嫁接到那棵伟大的生命之树上,这些伟大的作品对我的心灵是一种照料,有时候也是一种校正。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著名诗人王冢斩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一生著作颇丰,广为人知的就有《茶馆》《骆驼样子》《四世同堂》等。老舍更称得上是一位语言艺术大师,他善于以平常的语言书写平常的故事,却让人读起来有滋有味。这缘于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擅长用幽默、简练的北京土话写北京人自己的故事,加上自己的艺术加工,似俗非俗,似雅非雅,别具一格。他的一部部作品就是一幅幅老北京的风情画,画中又不乏点睛之笔。
本书选编了老舍先生的三部话剧,这三部话剧在老舍先生的话剧创作中很具有代表性,而《茶馆》更是老舍话剧作品中的精髓。
《茶馆》创作于1956年,1957年7月初载于<<收获》杂志。《茶馆》向我们展示了清末、民国初年和抗战胜利之初三个时期约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幻。故事发生在一个叫裕泰的大茶馆里,剧中出现的人物近五十个,而且身份各异,除茶馆掌柜王利发外,还有相面吸鸦片的唐铁嘴、善扑营当差的二德子、正直的旗人常四爷、流氓头子黄胖子、想娶老婆的庞太监、想办工厂的资本家秦仲义……人物众多但形象鲜明,用老舍自己的话说,就是“把眼睛盯在人物的性格与生活上,以期开口就响,闻其声知其人,三言五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茶馆》描写了主人公王利发对祖传茶馆的惨淡经营,虽然他圆滑精明、左右逢源,不遗余力地苦撑场面,但最终仍免不了惨败的结局,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旧社会的黑暗腐朽.该剧在国内外多次演出,直到现在依然常常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赢得了新老观众的一致好评,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中的不朽之作。
《龙须沟》完成于1950年。在这部作品中,老舍对社会主义新中国进行了讴歌。该剧主要讲述了北京龙须沟旁一个小杂院里的故事。小杂院里住着四户人家,都是靠卖力气、耍手艺为生的下层人民,在社会不断变革的过程中,他们的命运也随之起伏。新中国成立前他们经常受到国民党黑暗势力、流氓、恶霸的威胁与压榨,加之生活环境恶劣,他们生活得很凄惨。新中国成立后,住在龙须沟旁的人们如获新生。恶霸、流氓受到人民政府的惩治,龙须沟也得到了治理,沿岸的人们过上了幸福日子。该剧歌颂了人民政府的执政为民,也记录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的伟大实绩,老舍因此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春华秋实》创作于1953年,该剧的创作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当时国内掀起了一场“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和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简称“五反”)的运动。话剧《春华秋实》正是围绕这一运动展开的。用老舍自己的话说:“我就按照‘五反’运动的实况,该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没有给他们绕着弯子想办法。”该剧主要讲述了资本家丁翼平等在这次运动前后从一开始的只顾个人利益、投机倒把到接受批评、改过自新的转变的故事,是对当时社会运动的一次逼真的记录。 另外,此次出版老舍先生的作品,尊重并保留了作者原有的用语习惯,还请读者注意和甄别。
《茶馆(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经典名著大家名作》主要收录了老舍先生的剧作《茶馆》《龙须沟》和《春华秋实》。《茶馆》以一个叫裕泰的茶馆为社会缩影,透过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以及在这个社会中的芸芸众生。《龙须沟》通过一个小杂院4户人家的不同遭遇,成功的塑造了程疯子、王大妈、娘子、丁四嫂等艺术形象,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前后的不同命运以及他们对党对政府的拥护和热爱,为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一首赞歌。《春华秋实》描绘了对资产阶级不法行为的斗争,反映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重性。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他一生著作颇丰,广为人知的就有《茶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茶馆(素质版2。0无障碍阅读)/经典名著大家名作》选编了老舍先生的三部话剧:《茶馆》《龙须沟》《春华秋实》,这三部话剧是老舍先生具有代表性的话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