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后,大伙背着背包列队向欢迎队伍走去,我抢先一步,兴高采烈地走在队列的前头,以期引人注目。当彼此迎面走近时,我的天哪!眼前的一幕让我眩晕,滚烫烫的心顿时凉了半截。
这哪是我心目中的解放军,简直就是《智取威虎山》中崔三爷的部队从天而降,根本用不着化装。细细端详,几十个人不成行,不成列,衣冠不整,衣衫褴褛。有的穿着皮大衣,有的穿着棉袄,不穿外罩,肮脏不堪,活像叫花子;有的大衣上扎着腰带,更有甚者大衣面子撕开几个大口子,听任白森森的皮子裸露在外面,俨如电影里国民党军的残兵败将。
绝大部分人军装上缀着补丁,以双肘、两膝和领口居多,补丁和衣服的颜色迥异,形成鲜明的色差,太让人不可思议;衣着色调五花八门,有草绿色,有黄色、浅黄色,也有褐色,还有上下两种不同颜色;有的不戴领章帽徽,而有的鲜红领章上或褪色或沾上黑污。
很多人帽檐、衣服领口,尤其胸前两侧几坨黑乎乎的污垢,非常抢眼。一不小心露出的白衬衣早已不姓“白”啦;头上皮帽子花样百出,有绒的,有毛的,有褐色、黄色、绿色,也有其他颜色,长时间没洗脏兮兮不堪入目。皮帽子上的毛皱皱巴巴,毛绒脱落得若斑秃,还凑合着维持现状;脚下穿的翻毛皮鞋上的毛早已“光荣退休”,溜黑溜黑。鞋带断损后竟然用细胶皮电线替代,给人以得过且过、混世界的感觉;看看他们“苦大仇深”、惨不忍睹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而又揪心裂肺。
由于长期高山缺氧,他们和青藏线上的汽车兵比不差上下,皮肤黝黑粗糙,脸上、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脸蛋红得发紫带些淡淡的蓝色,眼角充斥血丝,嘴唇干裂;摘下帽子,个个头发乱蓬蓬的像鸡窝,不事梳理。当他们粗壮干涩的双手紧握我们手的时候,心情异常矛盾,不知道说什么好。
从渡口到连队尚有七八百米远,在欢迎队伍簇拥下,继续迈着整齐的步伐向营房而来,途中有一些不戴领章帽徽、自称是老乡的不速之客满脸堆笑,使尽巧嘴簧舌向我们索换大衣、棉帽,寸步不离,不达目的不罢休,像贴在身上的牛皮膏药,想甩也甩不掉。虽然内心很反感,但又抵御不住其软磨烂缠,心一狠,牙一咬,很不情愿地将帽子和大衣易主。换过来拿在手里仔细观看,一副脏兮兮的模样,帽檐留下厚厚一层汗渍,油光光的。这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欢迎队伍中间有即将退伍的老战士,不禁对着屋顶长叹一口气。
连队没有把我们立即分到各班,而是编成两个新兵班,单独集中住宿,进行为期一周的适应性学习训练。环视营院四周,群山环绕,到处是残雪,连队宿舍除了饭堂、伙房外,一律为木板结构的活动房子,铁皮屋顶,内部陈设简陋得令人咂舌,和青藏线上的兵站一模一样,睡的是通铺,一个或两个班一间屋,仅能满足最低的生活、生存需要。
晚饭前,连长突然推门进来看望刚来的新战友,面带微笑,穿着一身褪色发白而一尘不染的人字呢军装,头顶棕色皮帽,脚下那双军用皮鞋油光闪亮,自我介绍姓邓名中全,四川人,1956年入伍。讲话嗓音尖细,一脸的络腮胡子,浓浓的眉毛下双目炯炯有神,表情刻板,从外表看瘦骨嶙峋,但精气神十足,脸上隐约带有一股杀气,完全符合我心目中的连长形象。
连长一只手端着保温开水杯,原地站立,开门见山地告诉我们高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使初来乍到的我们明白了许多。突然,连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将视线转移到我身上。
“伙计,你怎么戴着一顶旧帽子,是不是被老兵换去啦?”连长嗔怪地问道。
被连长一眼看穿,看来不是今天才有。我自知内心不够坚强,干了件亏心事,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惶恐地点头称是。
“不像话!不自觉!”连长愠怒地连续说了两个“不”,并深深地瞪了我一眼,“我看你今后如何过冬?”
说罢,一个人恼悻悻地转身出了门。
望着连长的背影,我茫然不知所措。
后来才知道,退伍兵也可怜,“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回到农村能不能填饱肚子、养家糊口还是未知数。当了几年兵攒不了几个津贴费,也没学到多少实际本领,有的甚至连套像样的军装都没有。所以,强新兵所难换个帽子、大衣,是想留个“曾经当过兵”的纪念。虽然做法不妥,但也并非“强夺”,况且是因为与部队有感情才这么做的。
P10-11
刘洪光,祖籍陕西绥德,1951年生,1969年赴西藏军区边防某团服役,历任战士、通信员、班长、文书、干事。1978年调离西藏军区,任解放军炮兵学院组织处长、政治部副主任,系政委。
退休赋闲在家,与久别重逢的老战友聊起当年戍边往事,大伙依然记忆犹新,谈兴甚浓,始终意犹未尽。深深感触到,对边疆的那份感情历久弥坚,永远难以割舍。虽然年事日高,但十分怀念那段艰苦生活的岁月,便萌生把这段历史记录下来的念头,至少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从中得到启发,有一个正确的做人做事方式。
2012年决意重新拿起拙劣的笔试试身手,想法得到当年一起戍边的老战友交口赞同。这些同志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大部分在雪域边防工作20个春秋左右,始终奋战在边防一线,不少战友后来担任了部队主官。目前,虽然彼此分居在祖国各地,但现代发达的通信手段将我们距离拉近,并紧紧联系在一起。有的发来短信、微信,有的打来电话,有的直接寄来厚厚的书信,向我提供需要的各种素材,因为人多,不能一一致谢,谨表歉意。正是战友们的满腔热忱和无私帮助,为我发奋写书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坚定了信心。
老战友、宝鸡市气象局长刘世泰同志、第四军医大学宣传处处长罗奋堂同志牺牲休息时间对书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和校对。
日喀则军分区政治部文化科原科长徐兆刚在分区政治部工作期间,爱岗敬业,走遍了日喀则的边防哨卡,拍下了大量有文献价值的宝贵照片,为本书增加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增强了时代感。
书稿交付出版社之后,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的同志、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研究室陈传刚研究员、西藏军区党史军史办公室冉启培主任在百忙之中,逐句逐段进行了一丝不苟的审读。陈传刚、冉启培两位同志是我军著名的党史、军史研究专家,在这一领域有着极深的造诣,同时又是优秀的作家。在作品史实把握、内容取舍和技巧的处理上高屋建瓴,直截了当地提出了很多极其宝贵、具有真知灼见的修改意见,让我刮目相看,受益匪浅。军委政治工作部宣传局出版处冷国伟副处长、成都军区政治部宣传部宣传处陈伟平副处长不辞辛劳,做了许多穿针引线、雪中送炭的工作。
可见,此书能够如期出版,与读者见面,无疑是集体劳动的成果,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作者
2015年12月26日
本书的作者是我的老领导,在“兵之初”“官之初”的两个重要时间节点上,我受到过他丰富政治工作经验和宝贵驻疆戍边精神的影响,那一代军人忠诚坚守、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足迹令人敬仰,使我深受教益。老领导退休后,满怀对军队、对西藏、对战友的热爱和深情,革命精神不减,勤奋笔耕不止,把那段艰难而光辉的历程整理成本书,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值得永远珍惜的宝贵精神财富,提供了一本我军光荣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本书从作者当兵入伍到西藏讲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记录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驻守西藏边防基层部队的工作和生活,原汁原味,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文如其人。阅读这本书,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他们面对西藏特殊的环境条件、特殊的高原气候、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斗争方式,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创业的老西藏精神,用青春和热血、健康和生命,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他们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斗严寒、抗缺氧,环境极其恶劣、物质极其匮乏,但始终充满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他们在边防一线与民族分裂分子和回窜分子做斗争,随时保持准备打仗的状态,战备训练严格而刻苦,有效履行着戍边为国的神圣职责;他们官兵之间亲如兄弟,与藏族同胞亲如一家,感情质朴而真实,点点滴滴体现着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边防战士大多十七八岁入伍,他们奉献了青春,甚至年轻的生命,有的战士在剿匪中光荣牺牲,而更多战士在恶劣自然环境的斗争中,被高山疾病、雪崩塌方、山路车祸等伤害夺去了生命,永远留在了风雪高原。还有的战士,与爱人长期分居两地,当爱人经过艰难跋涉到部队探亲时,因江水冰面融化,阻断去路,两人只能在部队安排下用望远镜隔江远望,场景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有位首长在西藏视察时说过一句话:“对内地官兵来说,上西藏躺着就是奉献。”是啊,山高人为峰,西藏的海拔高,但驻守西藏官兵的境界更高。这本书记录的是历史,承载的是精神,从中可以深切感悟到前辈们的思想境界、价值追求、作风素养和英雄气概。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习主席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发出了强军兴军的时代号角,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新一代军人的手中。历史的更替不仅是时间的接续,更是精神的传承,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精神动力。老领导从岗位上退下来,用饱含深情的笔墨把老一代军人的信念、经验、作风传给后人,以激励官兵深扎信仰之根,铸牢忠诚之魂,锤炼精武之能,把我军的辉煌一代代书写下去,这就是这部作品的真正价值,我愿意为之作序。
程坚 2015年1月
在《西藏边防军纪事》一书中,作者刘洪光以一个老兵的亲身经历,为读者揭开了西藏边防军战士的戎边传奇。
西藏被称为“世界屋脊”,而作者当年所在的部队防守的扎东则是“屋脊的屋脊”。部队驻地的平均海拔在4750米以上,一线哨所多在5000~6000米之间,是生命科学家所说的“生命禁区”。
在这里,边防军战士不仅要面临艰苦的生存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落后的医疗设备、塌方泥石流、雪崩、车祸、突发性高山疾病和事故等“杀人恶魔”的威胁,还要在复杂的政治、军事局面下,与民族分裂分子、回窜分子进行艰苦的周旋。同时,因交通阻隔、信息闭塞、孤陋寡闻、亲情荒远导致的心灵寂寞,也在生理上和精神上给予了战士以痛苦折磨。
也正是如此,才磨砺出这一幕幕的西藏“兵神”传奇。作者凭借自己亲身广博的阅历、丰富的素材和驾驭自如的文字能力,以历史的视角、人性的考量和严谨的写作态度,将这些传奇记录下来,遂成就了一部铁血的军旅传奇。
《西藏边防军纪事》从作者刘洪光当兵入伍到西藏讲起,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记录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驻守西藏边防基层部队的工作和生活,原汁原味,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文如其人。
书中,作者为我们首次揭开西藏边防军生活和战斗的神秘面纱:他们在极端气候条件下如何执行任务,遇到怎么离奇和不可想象的事件,在敏感区域执行任务有何秘辛,如何与藏独分子、回窜分子进行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