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洁的月光照在旷野,夜间的虫鸣响在草场。忽然,草茎晃动,虫鸣骤停,想必有人潜伏。
“是草上飞吗?”我平静地问。
草丛中跃出一道人影,说了声:“好听力!教授。”
“没什么,这种忍术里的伎俩,只要机警一点,就可以判断出来。草上飞,你约我来这里有事吗?”我认为草上飞不是约我来看月光的。
“我需要你的帮助,忍者高手乱影,向我下比赛挑战书了。”草上飞有一点紧张地说。
“人生为何需要互相比较呢?你跟他讲,你要陪我看月光,没空比武。”我回答。
“来不及了,乱影自认为是忍术第一高手,好战得很。”草上飞边说边左顾右盼,仿佛乱影随时会在他身边出现。
“嗯,有意思。忍术是一种古老的武艺,不以正面对决,而以偷击为主。你不用紧张,忍者虽强,仍有软弱的地方。”我注意到虫鸣又响在草丛中。
“是的,我在倾听。”草上飞说,并从口袋中掏出笔记簿。这是我欣赏草上飞的学习态度之一——随时随地做笔记。
“忍术,有三个基本的原则:快速地移动、安静地隐藏和利用环境伪装,综合起来攻击对方。所以在黑夜,只要是隐秘的角落、一般人没注意到的死角,都是忍者活动的地方。忍者可以骗过一般人,但是不易骗过观察敏锐的科学家。”我的声音随着旷野的风飘荡。
“有意思!”草上飞继续做笔记。
“忍者的身材都不高,因为身体瘦小,才能够快速地跑、爬树、翻墙、躲避,以达到瞬间移位和‘隐身’。这些动作用到脚的力量多于手的力量,所以忍者大多用脚移位,用手攻击。与忍者对决,要以慢制快,并攻击他的脚,脚一受伤,忍者武功就丧失大半。”我说明。
“教授,你什么时候在大学里给我们开一门‘忍术’的课?”草上飞哀求。
“唉!现代大学生常以教室作为睡觉的地方,忍者的训练是非常辛苦的。”我忍不住发了牢骚,草上飞问到大学教授心里的痛了。
“为什么辛苦呢?”
“因为长期安静地隐藏,需要强大的耐力与自制力,忍者要能潜伏在草丛中、天花板上、地板下、树干边、石头旁、地上的凹凸不平处、水底下……长时间一动也不动,蚊子叮不能抓,蚂蚁爬也不可搔痒。”我边说,边抓出在裤管上爬的一只蚂蚁。
“原来隐藏的训练,要比打斗的练习更困难。”草上飞恍然大晤。
“但是人的忍耐仍有极限,在忍者可能躲藏的地方,你如果放出几百只蚊子,或是丢出一窝蚂蚁,或是喷洒一些胡椒盐,保准忍术再好的忍者,也会连打喷嚏地仓皇而逃。”
“太妙了!我现在才知道,走夜路的防身之法,就是随身带一瓶胡椒盐。”
“利用环境,给自己制造有利的攻击时机,是忍术的精华。你的对手被称为‘乱影’,他可能是在几个角落,放几面镜子,利用月光反射。这样,他的身影,就可以同时出现在好几个地方,以产生分身的欺骗效果。对付这种会‘分身’的人,你只要点亮火烛,将强光照在他可能隐藏的黑暗处。这样,利用再多镜子所形成的分身效果,也会被破除。”
我说到此,注意到前面不远处,有株草稍微晃动了一下;草上飞也机警地收起纸笔,大声说:“教授,准备撒胡椒盐……” 那株草晃动得更厉害了,忽然,有人站了起来,飞奔而去。
“乱影走了!”草上飞松了一口气。
“看来,那个人果然是高明的忍者。”我看着他去如流星的身影赞叹。
“好在教授带了胡椒盐。”草上飞高兴地说。
我在身上的口袋里找了一阵,才想起:“啊!其实我忘了带。晚上吃比萨时,我拿出来在比萨上撒了一些,忘记收起来了。”P2-7
张文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水土空气资源系博士,台湾地区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生命教育中心咨询委员。2007年获得由师生评选的靠前届“台湾地区大学优良导师奖”,2012年获台湾地区农业工程学会“农业工程学术奖”、台湾地区大学社会服务杰出奖和教学优良奖等。在学校里,他自称“河马教授”,是很受学生肯定的教授之一,更是影响无数学生的人生导师。在课堂上,他把冰冷的科学变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有人说,他是很会说故事的科学家,也有人称他为教育工程师。环境工程是他的专业,教育是他的职志。已出版图书《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蜥蜴也有一张英俊的脸》《河马教授说故事:大自然里的生命教育》《我听见石头在唱歌》等。曾获金鼎奖、吴大猷科普奖、“好书大家读”年度好书、台湾地区新闻主管部门推介优良读物等奖项。
草上飞身世大公开
十几年前,我在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Davis)念博士班,有一整年,我几乎每天由早到晚都在写博士论文。如今我依然记得春天,树木长绿芽时,我在写论文;夏天,树冠满绿叶,我仍在写论文;秋天,树叶已变色,我持续写下去;冬天,落叶满路径,我仍坚持着写下去。
论文写到最后,长期压力产生的头痛,常使我夜半醒来。戴维斯的冬夜常有浓雾,我披起长袖外衣,穿上布鞋,出了家门,在浓雾中,绕着所住的Solano Park学生宿舍,一圈又一圈地跑着。汗慢慢地渗出,头痛也逐渐消除。
夜,是那样的安静,以至慢跑时,除了有节奏的脚步声之外,就是跑步带起枯叶在风中的轻逐声了。我跑得快,背后的枯叶追逐的声音也大;我跑得慢,枯叶追逐的声音也小。在那大地的一角,追逐的叶子是上帝赐给一个孤独跑者的夜半之友,我称这个如影随形的朋友为“草上飞”。
写完博士论文,取得学位,我回到台湾大学任教。学生经常认为我博学精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他们不知道,我的博学背后有一段与“草上飞”辛苦同奔的“典故”。
这些年来,有些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来找我。这些孩子大多是问题学生,有的成绩极为优良,却个性古怪;有的学习努力,考试却考不好;有的创意十足,却拒绝念书;有的头脑一流,叛逆也是一流。逐渐地,我成为他们的“草上飞”,陪伴他们奔跑;他们也成为我的“草上飞”,成为我的好学生。
我们经常采用对话的方式,所以这本书的写作形式也都是用对话式的。我知道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就是用对话的方式教育他的学生,这种教育方式在现代几乎已经很少被提起了。
有一次在毕业典礼上,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带着他的母亲前来,向母亲介绍我:“这位老师,是我第二个父亲。”
我忽然像“草上飞”,在台大椰林间快乐地飞来飞去。
张文亮编著的《谁能在马桶上拉小提琴》是一本荣获了金鼎奖的科普读物,本书分成了科学与武术、科学与天灾、科学与文化、科学与生活、科学与动物、科学与设计、科学与知识七个章节,爱发问的“草上飞”和无所不知的“教授”一起组成了科学教室,为读者讲述了三十余个有趣的科学故事。
科学家是大自然的翻译者,也是解决问题的实践家!跟着爱发问的“草上飞”和无所不知的“教授”一起探索,你会发现:科学离我们好近,以科学的眼光看世界多有趣!叉子、筷子、时钟、菠萝面包……最初是如何发明的?除夕夜和除法有什么关系?中秋节的螃蟹为什么会笑?中国传统节日的祭拜为什么与古代居家清洁密切相关?读地图可以发现公共建设的逻辑;跟着一条小小的水沟可以观察一个城市排水系统;了解光与影的,破解“乱影”的秘密;在菜市场这个科学教室,寻找生活里的科学乐趣。张文亮编著的《谁能在马桶上拉小提琴》写作风格幽默风趣、科学知识深入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