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推动了金融规制理论的发展,是一部在世界上有着很大影响的著作。本书运用信息经济学和契约理论的工具,尤其是企业理论和资本结构理论的思想分析了银行审慎监管问题。作者将银行视作一般企业,从其资本结构的角度导出了其治理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代表假说”,回答了“为什么要监管银行”这个问题。基于这个思想,作者沿着契约理论的逻辑,深入地探讨了优的投资者激励方案、银行经理绩效评估办法和如何选择监管框架,还探讨了银行监管的政治经济学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并对《巴塞尔协议》和其他国家的监管制度进行了评价。 作者简介 马蒂亚斯·德沃特里庞(Mathias Dewatripont),世界有名经济学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MIT经济学教授,欧洲经济学与统计学不错研究中心主任。 他1981年获得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1982年获得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学位,1986年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激励理论、组织理论及其在银行与金融、转轨经济中的应用。德沃特里庞在他的研究领域内发表了多篇经典论文。他与马斯金教授1995年的论文刚发表就成为经典,激发了一大批“新软预算约束理论”文献。他还担任过《经济研究评论》(1990~1994)的常务主编和《计量经济学》的副总编(1996~1999)。 让·梯若尔(Jean Tirole),201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因为其“对市场力量和监管的分析”而获奖。是世界有名的经济学大师。现担任法国图卢兹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科研所长,同时在巴黎大学, 麻省理工学院担任兼职教授,并先后在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担任客座教授。1984年至今担任计量经济学(Econometrica)杂志副主编。 同时还是普纳思经济管理研究院学术委员。 目录 丛书序一 丛书序二 前言 第1章引言 注释 第一篇监管制度 第2章银行的本质与监管的原因 2.1什么是银行 2.2为什么要监管银行 注释 第3章银行监管制度 3.1《巴塞尔协议》 3.2美国的监管 3.3其他一些监管问题 3.4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监管 3.5银行监管与公司治理不同吗 注释 第4章美国储蓄与贷款协会的例子 4.1储蓄与贷款协会防范利率风险的脆弱性 4.2最初的监管应对措施 4.3双重调整过程 4.4联邦储蓄与贷款保险公司和国会的监管整顿 注释 第二篇理论透视 第5章现有的银行理论 5.1减少交易成本 5.2代理监督 5.3流动性提供 5.4银行业的竞争 5.5监管模型 5.6寻求一种补充方法的必要性 注释 第6章理论观点概述 第三篇规范分析 第7章一个简单模型 7.1简单模型 7.2无法实施再谈判:过度干预和不干预 注释 第8章投资者激励方案 8.1债权人和股东的作用 8.2准确实施最优策略 注释 第9章相对偿付能力比率、证券化与市值会计核算法 9.1相对偿付能力比率 9.2证券化 9.3历史成本会计核算法还是市值会计核算法 注释 第10章操纵业绩衡量指标与利得交易 10.1资产组合管理、流动性与证券化 10.2利得交易 注释 第四篇监管框架选择 第11章《巴塞尔协议》分析 11.1巴塞尔自愿调整资本结构方案 11.2调整资本结构或证券化 11.3银行风险资产和安全资产的重新配置 注释 第12章公共监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2.1最优相机性监管 12.2相机性监管的局限性 12.3非相机性监管的缺陷 注释 第13章私人监管 13.1私人存款保险 13.2独立信用评级机构 13.3偿付能力低下时的私人外部控制 13.4衡量资本要求:公私复合型监管 注释 第五篇结论 第14章银行监管的教训 附录A完美再谈判与抽取经理人员租金 附录B衡量业绩指标的操纵:一个例子 附录C风险资产与安全资产之间的资产重新组合 参考文献 出版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