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了环境剧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来影响。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Chineseness)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有效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而且,需要研究的问题永远比答案多。作者刘莉、陈星灿希望,《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有助于打开一扇窗口,能够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8000多年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之为中国。 作者简介 陈星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工作。论著有:《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考古随笔》等。 目录 前言 章中国考古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形成期(20世纪20~40年代) 新中国考古学的发展(1950年至今) 诠释 中国的国际合作研究 结论 第二章环境和生态 地理 河流系统 生态区划 古气候、古环境和人类适应 结论 第三章更新世和全新世之交的采食者和集食者(24000~9000cal.BP) 自然环境和人类的调适 问题和术语 华北地区更新世末期的采食者 华北地区全新世早期的集食者 华中和华南的更新世采食者 华中的全新世集食者 小结 中国陶器的起源 东亚区域背景下的陶器起源 定居在中国的出现 中国其他地区的过渡 结论 第四章动植物的驯化 植物的驯化 动物的驯养 驯化的动因 结论 第五章迈入新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定居和食物生产(7000BC~5000BC) 确定定居与生业策略 中国东北与北方地区 长江流域 华南地区 讨论 结论 第六章社会不平等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中期(5000BC~3000BC) 辽河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华南地区 结论 第七章早期复杂社会的兴起和衰落:新石器时代晚期(3000BC~2000BC) 黄河流域 东北地区 长江流域 中国南部和西部地区 结j沦 第八章中原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二里头和二里岗(1900/1800BC~1250BC) 方法和定义 寻找夏朝 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头国家 二里头国家的近邻 二里岗文化和二里岗国家 二里岗扩张的后果:中商的分权化 结论 第九章公元前二千纪早期北方边疆及其周边地区的青铜文化 环境因素与文化背景 夏家店下层文化 朱开沟文化 齐家文化 四坝文化 新疆东部的早期青铜文化 结论 第十章晚商王朝及其周邻(1250BC~1046BC) 研究问题 商人的世界 殷墟:晚商都城遗址 商及其周邻 讨论和结论 第十一章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文明 阐释中国 古代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 中国文明与文化认同的形成 复杂社会的兴衰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