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课程是对原“电路原理”“模拟电路”“通信电路”和“数字电路”等课程重构形成的新电路原理课程,体系架构为一条主干四个分支。电路抽象为主干,包括端口或支路抽象下的电路基本定律、定理,电路方程列写方法和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开关抽象、数字逻辑、CMOS门电路,有源、无源等。四个分支为线性电阻电路,包括电阻分压、电桥、衰减电路,理想变压、回旋、环行器,理想受控源、负阻、负反馈放大器,噪声、阻抗、传输等;非线性电阻电路,包括二极管、晶体管,反相器、电流镜、差分对、乘法器,CE、CB、CC组态和cascode结构,运放电路及其正负反馈应用,ADC、DAC,非线性失真,线性化处理方法等;一阶动态电路,包括一阶RC、RL滤波器时频分析,半波整流器、张弛振荡器,开关电容,延时、带宽等;二阶动态电路,包括二阶RLC滤波器时频分析,阻抗匹配与变换电路,高频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DC-AC,DC-DC,谐振、匹配等。 作者简介 李国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于1993年、2002年获得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2年入职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电路与系统研究所至今,主要从事电路与系统、电子医疗、人机交互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3年至今,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通信电路”主讲教师之一,该课程于2009年、2010年分获清华大学、北京市和国家精品课称号。2011年至今,教改课程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电子电路与系统基础”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2014年获清华大学第5届“清韵烛光我很喜爱的教师”称号。 目录 第1章绪论 1.1电路及其功用 1.2电子系统构成与功能单元电路 1.3课程内容及课程要求 1.4习题 第2章电阻与电源 2.1基本电量 2.2系统概念 2.3端口抽象与网络 2.4理想电源和理想电阻 2.5各种形式的电阻 2.6各种形式的电源 2.7习题 第3章电路基本定律和基本定理 3.1电路方程列写的基本方法 3.2降低方程规模的电路方程列写方法 3.3降低分析复杂度的等效电路法 3.4单端口线性网络的等效电路 3.5对偶关系 3.6线性受控源 3.7线性阻性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3.8二端口网络的连接 3.9系统传函 3.10网络分类 3.11典型线性阻性网络及其应用 3.12列写电路方程的例子 3.13习题 第4章非线性电阻电路 4.1数值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 4.2分段线性化之单端口非线性电阻:二极管电路 4.3分段线性化之二端口非线性电阻:反相器和电流镜 4.4局部线性化之单端口非线性电阻:负阻放大器 4.5局部线性化之二端口非线性电阻:晶体管放大器 4.6解析法:差分对放大器 4.7741运算放大器内部电路直流分析和交流分析 4.8习题 第5章运算放大器 5.1电压转移特性曲线的分段折线化模型 5.2运放负反馈线性应用 5.3运放非线性应用 5.4习题 第6章电路抽象 6.1电路抽象原则 6.2从场到路的抽象 6.3数字抽象 6.4习题 第7章数字逻辑电路 7.1组合逻辑电路 7.2时序逻辑电路 7.3习题 第8章电容和电感 8.1电容和电感的特性 8.2时域分析:数值法和状态转移干H图 8.3频域分析:向量法分析 8.4习题 第9章一阶动态电路 9.1一阶动态电路的状态方程 9.2线性时不变一阶动态电路时频分析 9.3非线性一阶动态电路之分段线性化分析 9.4习题 第10章二阶动态电路 10.1线性时不变二阶动态电路时域分析 10.2二阶滤波器的时频分析 10.3阻抗匹配与变换电路 10.4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之局部线性化:高频放大及其稳定性分析 10.5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之准线性化:正弦波振荡器分析 10.6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之分段线性化:DC—AC,DC—DC电路分析 10.7习题 附录A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