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压力和苦恼,关键是如何将这些焦虑或压力转变为成长的机会,这是我们父母要给到孩子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安全感,它是孩子终生的关键能力,有了安全感,孩子就有足够的心力去面对未来生活的种种不确定性。世界儿童情绪发展专家斯坦利·格林斯潘博士在《培养孩子的安全感(第2版)》这本书中针对婴儿和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早期儿童、青少年、有特殊需要的孩子这几种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这个年龄段缺乏安全感的征兆,父母可以提供的帮助以及如何建立这一时期的安全感,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斯坦利·格林斯潘,医学博士,世界儿童培养专家。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及小儿医学领域临床教授,他是发展和学习障碍跨学科委员会,创建了“0到3岁:美国婴幼儿及家庭中心”组织,也是华盛顿精神分析协会的儿童心理分析指导专家,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前任负责人,国家心理健康协会婴幼儿临床发展项目主管。 格林斯潘博士获得了很多美国和靠前奖项,包括美国精神医学会颁发的儿童精神医学研究高荣誉。他的著作数量38本,并且被翻译成12种以上文字在全世界传播。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在多变的时代,帮助孩子感到安全的四项原则 四项原则 多和孩子共处·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忧虑·给孩子具体而实在的安慰·帮助他人 第二章如何成就有安全感的孩子 与家人的关系 韧性 有安全感的孩子的特征 依靠重要的人际关系获取慰藉的能力·能全面表达自己情感和需求的能力·解决问题和进行创新的能力·说出想法, 表达各种情绪的能力·推理和思考的能力·能看到事件背后的多种原因并能理解“灰色地带”的能力·塑造个人内在标准并且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 不断发展的安全感 婴儿和幼儿·学龄前儿童·学龄早期儿童·青少年·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未来的愿景 安全感和同理心 第三章婴儿期和童年早期的安全感 安全感的六大心理基础 学会平静并能关注周围的世界·感觉温暖并愿意亲近他人·无须言语的交流·懂得与他人沟通进而获得想要的东西·说出想法,表达情绪·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联结各种想法的能力 婴儿和学龄前儿童苦恼与不安的共同征兆 过分忧伤·好斗和过分冒险·过分害怕和焦虑·回避某些情感·害怕用语言表达情感·身体上的病痛·混乱的行为·被动、无助的行为·封锁情绪·退缩 帮助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增强安全感 “地板时间”·根据每一个孩子的个体特征调整地板时间·设定界限 第四章小学时期的安全感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新能力 三角思考的能力·用相对的观点来看待情感和人际关系·内在的标准和日益增长的自我感知 小学时期不安的征兆以及父母可以帮助的途径 过分害怕和忧虑·过分忧伤和抑郁·在学习和纪律方面存在问题·过分依赖群体·的以自我为中心并颐指气使·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针对自己·和刻板的想法·支离破碎的思维·躲入幻想的世界·否认自己的感受·限制自己的情感范围·身体上不适的症状·冲动和混乱的行为·被动和无助·封锁情感·退缩 小学时期,增强安全感的五项原则 善用“地板时间”·与小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用同理心感知孩子·把挑战分解成若干部分·给孩子设定行为界限 第五章自信且有安全感的青春期 青春期具备的新实力 日益增长的自我感知·预料未来·应对依赖·控制·控制自身的攻击性·为未来做打算的能力·更好的学习能力·亲密关系 青少年苦恼的征兆 缺乏相应的人际关系和兴趣·沉迷于某种兴趣·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性早熟或过多涉入·冒险行为·饮酒和吸毒·恐惧、担心和焦虑·悲伤和抑郁·对未来感到害怕 帮助青少年更有安全感 闲逛时间·解决问题·同理心·循序渐进·设定行为界限 第六章帮助儿童和青少年迎接未来 致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