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京剧唱腔写作(上下)/国家重点学科戏剧戏曲学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作者 | 杨晓辉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上海戏剧学院"国家重点戏剧戏曲学研究丛书"之一,分为三部十章,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京剧唱腔的调式调性,句式,板式,曲式等要素,循序渐进地介绍分析了京剧唱腔从传统戏到新编戏到现代戏三个阶段的发展,并对1977年以后的京剧唱腔创作作品作了重点选例介绍分析。在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书提出了京剧唱腔写作的基本原则:"在原有曲调基础上的再创作",由浅入深地介绍了京剧唱腔的写作技巧,从很初的谭鑫培创立"谭腔",程砚秋创立"程腔"到近现代的各种作曲技巧技法。是从现代音乐科学的高度来分析研究京剧唱腔和教授京剧唱腔写作的重要专著。 作者简介 杨晓辉,1949年出生,上海市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江苏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演奏员。1961年考入北京中国戏曲学校,1969年毕业,专业司鼓。在校期间,得到刘越、王诚、刘宗声、阎宝泉、白登云等名师指教。伯父杨畹农为京剧梅派名家,其自幼耳濡目染深受艺术熏陶。1969-1971年,在北京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得到有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吴式锴等老师的教授,为后来的音乐创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在江苏省京剧院工作期间,先后与多位有名演员合作,伴奏了大批传统剧目,素以伴奏风格严谨、大方著称;曾参加新编剧目《宝烛记》《红菱艳》《红拂传》《西施归越》等戏的创作,设计打击乐,担任司鼓,还参与了音乐创作、配器。1997年8月,随江苏省京剧艺术团赴德国参加中国艺术节演出,获很好演出奖和板鼓演奏大师称号。2001年,任京剧《骆驼祥子》乐队指挥,并为全剧音乐唱腔重新配器。该剧随后在曰本演出获巨大成功,并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2004年,任上海戏剧学院教师,戏曲音乐、作曲教研室负责人。多年来创作的京剧音乐、唱腔及部分剧目的配器作品有:《马前泼水》《长剑歌》《培尔·金特》《墙头马上》《百花公主》《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满江红》《马蹄声碎》《红楼佚梦》等。近年来在《中国京剧》《戏剧艺术》《戏曲艺术》杂志和台湾地区地区《复兴校刊》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万字。所著《司鼓伴奏京剧唱腔技巧》《京剧司鼓艺术与技巧》等专业学术著作,在京剧音乐领域产生广泛影响。2005年。入选《中国音乐家辞典》。2011年,创作的现代京剧《马蹄声碎》音乐唱腔获全国戏剧文化奖作曲金奖。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戏曲作曲教研室主任。 目录 序一关雅浓 序二高一鸣 上册 第一部唱腔基础结构 第一章绪论 一、源流 二、声腔 三、行当、流派 四、编腔基本法则 五、字音 第二章调式、调性 概述 第一节西皮 一、生腔西皮唱腔 二、旦腔西皮唱腔 三、西皮娃娃调唱腔 四、反西皮唱腔 第二节二黄 一、生腔二黄唱腔 二、旦腔二黄唱腔 第三节反二黄 一、生腔反二黄唱腔 二、旦腔反二黄唱腔 第四节辅助声腔 一、南梆子 二、四平调 三、高拨子 第五节更多的落音变化 一、旦腔下句(西皮)影响调式的落音 二、生腔上句(二黄)装饰性的落音 三、生腔、旦腔下句(二黄)润腔性的落音 四、下句转接曲牌 五、生腔下句(二黄)影响调式的落音 第六节调高和声腔音区 一、调高 二、各类声腔的音区 三、准确掌握声腔音区 附:【吹腔】与“杂腔小调” 第三章板式 概述 第一节板式的种类 一、固定节拍板式 1原板 2慢板 3快三眼 4中三眼 5西皮二六 6西皮流水 7西皮快板 8回龙 9碰板 10垛板 11西皮回龙腔 12哭头 二、自由节拍板式 1摇板 2散板 3导板 第二节板式运用的一般格式 一、起唱格式 二、板式的连续与转换 三、唱腔的收束格式 附1:特定唱腔曲调:节节高、九连环、十三咳 附2:唱腔过门、行弦、花梆子、亮弦 第四章曲式 概述 第一节乐句基本结构与变化 一、西皮原板 二、西皮慢板 三、西皮二六 四、西皮流水、西皮快板 五、西皮摇板、西皮散板、西皮导板 六、二黄原板 七、二黄慢板 八、二黄快三眼 九、二黄摇板、二黄散板 十、二黄导板、回龙 十一、反二黄原板 十二、反二黄慢板 第二节乐句字数变化 一、基本词格 二、基本词格以外的字数变化 三、垛字句 四、附加句 五、散板的字数变化 第三节乐段类型唱段组合方式 一、乐段类型 二、唱段组合方式 下册 第二部京剧唱腔选粹 第五章传统戏 第一节老生唱腔 一、谭鑫培、余叔岩、杨宝森 二、言菊朋 三、马连良 第二节旦角唱腔 一、梅兰芳 二、程砚秋 三、荀慧生 四、张君秋 第六章新编戏 概述 第一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新编戏 一、《白蛇传》 二、《柳荫记》 第二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到六十年代初的新编戏 一、《野猪林》 二、《赵氏孤儿》 三、《谢瑶环》 第七章现代戏及1977年以后的剧目 概述 第一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中期剧目 一、《黛诺》 二、《六号门》 三、《雪花飘》 第二节“样板戏” 一、《红灯记》 二、《沙家浜》 三、《奇袭白虎团》 四、《智取威虎山》 五、《海港》 六、《龙江颂》 七、《杜鹃山》 八、《平原作战》 九、《磐石湾》 十、《红云岗》 第三节1977年以后的剧目 一、《蝶恋花》 二、《曹操与杨修》 三、《宰相刘罗锅》 四、《江姐》 五、《马蹄声碎》 第三部基本写作技巧 第八章腔词关系 概述 第一节依字设腔 一、四声调值 二、字腔关系 第二节腔词结构变化 一、扩展法 二、紧缩法 三、摆字移位法 第九章行腔变化手法 概述 第一节本行当内唱腔的重新组合 一、调换分句位置 二、腔系融合 第二节不同行当唱腔的融合 一、生腔 二、旦腔 第三节吸收新的音调 一、曲艺音调 二、其他剧种音调 三、民族音调 四、歌曲音调 第四节特性音调与主调贯串手法 一、在乐曲中运用特性音调 二、在过门中运用特性音调 三、在唱腔中运用特性音调 四、主调贯串手法 第十章调式、调性变化手法 概述 第一节调式变化手法 一、宫调式的引入 二、腔系合用 第二节调性变化手法 一、转调 二、离调(暂转调) 三、不同行当唱腔的衔接 附:唱腔过门的运用 一、传统唱腔过门 二、过门的运用与变化 三、过门的创新 谱例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