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结合现实中的罪刑失衡困境,通过分析罪刑相适应的价值地位、理论基础、规则根据、思维范式、量刑规范试点,并贯穿“常识、常理、常情”这一现代法治基本立场于其中,探讨罪刑相适应的问题。 作者简介 刘邦明,法学博士,1975年5月出生,四川达县人,199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四川大竹中等师范毕业后农村支教,西南政法大学法学本科、刑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2004~2013年重庆市不错人民法院刑事法官,经济犯罪刑事审判专家,具有丰富的刑事审判及实践经验;现应用法学特色课程《审判策略与庭审技能》建设负责人,《审判学》副主编,担任多个政府部门、律师事务所不错法律顾问;在《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等重量(CSSCI)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学术领域主要从事刑法基础理论与刑法应用、经济刑法、企业市场经济犯罪预防及风控、应用法学与法律适用方面的研究。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罪刑相适应的价值、地位与困境 第一节罪刑相适应的价值 一、公平正义与罪刑相适应 二、报应、功利与罪刑相适应 第二节罪刑相适应的地位 一、罪刑相适应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实质内容 二、罪刑相适应是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罪刑相适应的困境 一、理论困境 二、现实困境 第二章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罪刑相适应思想的历史源流 一、罪刑相适应的信念形成 二、神权基础上的神意报应 三、集权基础上的刑罚威慑 四、人权基础上的罪刑相称 第二节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理论形态 一、启蒙时代 二、古典学派 三、近代学派 第三节罪刑相适应理论形态的启迪 一、个性与共性 二、经验与创新 第四节罪刑相适应的刑罚发展趋势 一、重刑主义的源与流 二、刑罚历史发展评价 三、刑罚历史发展脉络 第三章罪刑相适应原则的学理阐释 第一节犯罪本质与罪行 一、犯罪概念及评析 二、犯罪本质的内涵 三、犯罪本质的核心 四、罪行的实质蕴含 第二节罪刑相适应的立法确认 一、犯罪的轻重 二、刑罚的轻重 第三节罪刑相适应的司法体认 一、法律解释 二、刑事政策 三、刑罚个别化 四、社会情势 第四章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法律实现 第一节罪刑关系及传统刑法思维的认识 一、罪刑关系的事实与法律之维 二、事实评价与法律评价的关系 三、传统刑法思维的局限与反思 第二节以刑定罪的学理基础及其功能 一、应受刑罚惩罚性的以刑定罪要求 二、应受刑罚惩罚性的刑罚制约作用 三、以刑定罪对以罪定刑的互补功能 第三节以刑定罪的法律理解与适用 一、以刑定罪的多层次法律评价 二、以刑定罪的经验与规范整合 三、以刑定罪的法律体系性理解 第四节罪刑相适应的裁判思维 一、裁判思维下的罪刑相适应 二、刑事裁判思维的现实形态 三、罪刑相适应思维模式构建 第五章量刑规范的罪刑相适应探索 第一节量刑规范改革的实证分析 一、量刑规范改革实证考察 二、试点工作的经验与难题 三、量刑规范化考察的启示 第二节量刑规范化的学理阐释 一、国外量刑规范运动与启示 二、量刑规范化的规范性基础 三、量刑规范改革的逻辑前提 第三节刑事裁量权的运行规范 一、没有自由的裁量权 二、刑事裁量权的运行 三、刑事裁量权的规制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