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原来如此的故事(全译插图本)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作者 (英)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鲸鱼的咽喉为什么很小

啊,我亲爱的孩子,很久很久以前呀,大海里有头大鲸。这头大鲸吞吃海里的各种鱼和其他动物。它吃鲽鱼、鳐鱼、鲭鱼、梭鱼、硬鳞鱼、比目鱼和雅罗鱼,也吃海星和螃蟹,还吃总扭动着长长身子的鳗鱼。总之,它用它那张大嘴巴吞食它能在大海中找到的所有的鱼!吃到最后呀,大海里就剩下一条小鱼了。那是一条非常机灵的小鱼,它灵巧地游在大鲸的右耳朵后面,这样鲸就没法吃到它了。鲸竖起尾巴直起身子说:“我真饿呀。”小鱼机灵地低声问:“高贵而仁慈的鲸,你尝过人的滋味吗?”

“没有,”鲸回答说,“那滋味到底如何?”

“好吃极了,”小鱼说,“只是有点枝枝权权的。”

“那就去给我弄些人来吃。”鲸说着,用尾巴把海水搅得泡沫四溅。

“你一次吃一个人就够了,”小鱼说,“如果你游到北纬50度、西经40度的地方(这一点真是不可思议),你就会发现大海中有只救生筏,救生筏上有个从沉船逃生的水手,水手光着膀子,只穿一条蓝色帆布裤,帆布裤有一副吊裤带(亲爱的孩子,请你千万别忘了这吊裤带),身边还有一把大折刀。不过我得清楚地告诉你,那水手是个足智多谋的人。”

于是,鲸便以最快的速度向北纬50度、西经40度的地方游去。它游啊,游啊,最后它果然看见大海中有只救生筏,救生筏上果然有个水手,水手果然只穿着一条蓝色帆布裤,裤子果然有一副吊裤带(亲爱的孩子,你必须特别记住这副吊裤带),另外还有一把大折刀。鲸发现那个水手的脚拖曳在水里。(他是经妈妈允许才用脚划水的,要不然他绝不会把脚伸进水里,因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人。)

鲸张开了它的大嘴巴。它张呀,张呀,张得嘴唇都差点碰到尾巴了。接着,它一口吞下了那个水手,连同水手乘坐的救生筏,还有他穿着的那条蓝色裤子,还有那副吊裤带(你可千万要记住这副吊裤带)和那把大折刀。它把这一切都一口吞进它那热乎乎、黑洞洞的肚子里面。然后它咂了咂嘴巴,直起身子转了三圈。

但那个水手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一发现自己真被吞进了鲸那热乎乎、黑洞洞的肚子,他马上就开始在里边蹦呀,跳呀,碰呀,撞呀,腾呀,跃呀,敲呀,砸呀,咬呀,叮呀,刺呀,戳呀,捶呀,顶呀,滚呀,爬呀,吵呀,闹呀,总之是手舞足蹈、拳打脚踢,弄得那头鲸难受死了。(你还记得那副吊裤带吗?)

于是鲸对那条小鱼说:“这个人真是枝枝杈杈的,他弄得我直想打嗝。我该怎么办呢?”

“那就叫他出来呗。”小鱼说。

鲸只好对自己肚子里边的那个水手说:“出来吧,规矩点,我现在直想打嗝。”

“不行。那可不行!”水手在它肚里说,“我不能就这样出来。送我到我家乡的海边,送我到不列颠的白崖下面,到那时我再考虑出来的问题。”说完他更加猛烈地拳打脚踢。

“你最好送他回家吧,”那条小鱼对鲸说,“我早就警告过你,他是个足智多谋的人。”

鲸不想再打嗝,于是便使足劲儿划动它的鳍肢和尾巴。它游呀,游呀,游呀,最后终于看见了那个水手家乡的海岸,看见了不列颠的白崖。鲸把前身一下冲上海滩,张开大嘴说:“出来吧,从这儿可以去温切斯特,可以去阿舒洛特,可以去纳舒厄,可以去基恩,还可以去弗契堡铁路沿线的火车站。”当它刚说到“弗契”两个字时,那个水手走出了它的嘴巴。(P1-4)

作者简介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作家。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出生于印度孟买,幼童时代的生活犹如田园诗,所见所闻充满印度的异国情调,五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十七岁时重返印度,到一家报馆工作并开始写作。以印度的大自然、社会生活以及英国殖民者的日常为背景创作了大量的小说、诗歌、随笔和儿童文学作品。其“敏锐的观察力、新颖的想象力、雄浑的思想和杰出的叙事才能”,为读者留下了大量珍品。而《丛林故事》和《原来如此的故事》很受全世界的孩子们喜爱。
曹明伦,四川自贡人,有名翻译家;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很好专家;《中国翻译》《英语世界》《翻译论坛》等刊物编委;主要从事高校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著有《英汉翻译二十讲》《翻译之道:理论与实践》和《英汉翻译实践与评析》,译有《爱伦·坡集》《弗罗斯特集》《威拉·凯瑟集》《培根随笔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司各特诗选》和《伊丽莎白时代三大十四行诗集》等多种英美文学经典,论文一百余篇见于《中国翻译》《外语教学》《外语研究》《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
目录

鲸鱼的咽喉为什么很小

骆驼为什么有驼峰

犀牛皮为什么有许多褶皱

豹子身上的黑斑是怎样来的

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

袋鼠变形记

犰狳的来历

第一封信是怎样写成的

字母表是怎样造出来的

关于禁忌的故事

玩弄大海的螃蟹

独来独往的猫

跺脚的蝴蝶

序言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是著名的英国作家。他于1865年1 2月30日出生在印度孟买(因为他父亲当时是孟买艺术学校校长),幼童时代的生活犹如田园诗,所见所闻都充满了印度的异国情调,五岁时被送回英国上学,十七岁重返印度,到一家报馆工作并开始写作。他以印度的大自然、社会生活以及英国殖民者的日常生活为背景写了大量的小说、诗歌和随笔,很快就在读者圈和评论界确立了大作家的地位。1907年,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英国作家。1936年1月18日,这位著名作家在他晚年定居的萨塞克斯郡乡间逝世,后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与英国许多伟大的作家、诗人长眠在一起。

在吉卜林繁多的文学作品中,有两颗令全世界的孩子们都神往的明珠,其中一颗就是于1902年出版的《原来如此的故事》(Just soStories)。该书中的故事是他早年为了回答女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鲸鱼的咽喉为什么很小、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以及骆驼为什么有驼峰等等)而“杜撰”的答案。吉卜林于1892年1月与美国姑娘卡罗琳·巴莱斯蒂尔结婚后曾随她移居美国,其间他们的两个女儿约瑟芬和埃尔西分别于1892年12月和1896年2月出生。他于1896年8月携妻女返回英国,定居在萨塞克斯郡,但在1899年访问美国期间,六岁的约瑟芬不幸因病夭折,从同一种疾病中勉强幸存的卜林被丧女之痛击垮。从伤痛中稍稍恢复后,他便着手将他早先为心爱的女儿讲过的故事写成这本书,一本关于世界起源、关于世界上最早的动物的书,一本由幻想故事构成的书。书中的全部故事都保持了作者当初讲述它们时的基本原貌,因为每当他想改变讲故事的方式,似乎他心爱的女儿约瑟芬就会来拦住他说:“不是那样的,爸爸。该这么讲!”所以书中有多半故事都以一声深情的“我亲爱的孩子”开头,而且好些故事里都点缀有父女间曾私下分享过的笑话趣话。

吉卜林这些故事是为了给孩子解释我们所见的事物为什么会如此,但作者并不是用科学道理来解答孩子提出的问题,而是充分运用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和童趣十足的幽默感。所以一百年来,随着这本小书被翻译成各种文字,这些故事以其独特的神秘性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各国儿童,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了他们种种美丽的幻想。《原来如此的故事》成了全世界的孩子都爱不释手的读物,具有非凡而神奇的艺术价值。

《原来如此的故事》于1902年初版时只有12个故事,但作者在1903年的美国第一版中又增加了一个故事(使那个叫塔菲的小姑娘和她父亲的故事成了完整的三部曲),不过后来的大多数版本都只收录了初版时的12个故事。为了替这些充满幻想的故事增色添彩,有绘画天赋的吉卜林还亲笔为每个故事都配了颇具超现实主义意味的黑白插图,并为这些插图写了妙趣横生的说明,而且还在每篇故事后附了一首风趣幽默、童心洋溢的歌谣。

总之,《原来如此的故事》照顾到孩子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写得有声有色、通俗易懂、风趣诙谐并极富寓意,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才能。既然是故事,那就要能读、能讲、能听,而且要讲起来娓娓动听,听起来津津有味,为此,作者在语言的节奏和韵律上都特意下了一番功夫,因此有评论家把这部儿童作品称为“音乐性语言的典范”。

三十多前(1981至1982年),笔者曾据美国艾尔蒙特出版公司(Airmont Publishing Company,Inc.)于1966年出版的普及版Just SoStories翻译出了《原来如此的故事》。鉴于当时图书出版不易,拙译几经辗转才于1986年由山西希望出版社出版,后又重印两次,共发行39490册。近年中国读者对这颗“令全世界孩子都神往的明珠”兴趣陡增,拙译又先后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年)、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年)和东方出版社(2010年)出版。但随着拙译发行量的增加,笔者越来越觉得欠了读这本书的小读者们一笔债。由于笔者当年功力未逮,对翻译的认识不足,加之原文版本欠佳,拙译旧版《原来如此的故事》有以下缺陷:一、因艾尔蒙特版原著只有12个故事,每个故事只保留了一幅插图,而且删除了吉卜林为那些插图写的说明文字,故拙译旧版也照样残缺;二、拙译旧版没翻译作者附在每篇故事后的那首歌谣;三、因片面强调趣味性和可读性,拙译旧版省略了原文中有关西方历史知识和世界地理知识方面的内容,削弱了这部名作的知识性;四、拙译旧版中还有其他漏译和误译的现象。

最近又有出版社要求出版拙译旧版《原来如此的故事》,但由于上述缺陷使笔者的负债感日益加重,所以笔者拒绝了出版社的要求,并下决心重译这本小书。工作之余历时数月,笔者做了如下工作:一、补译了艾尔蒙特版没有的第13个故事和原来12个故事后面那首歌谣;二、根据完整的原著恢复了全部插图,并翻译了吉卜林为插图撰写的说明文字;三、补译了原文中有关西方历史知识和世界地理知识的内容,并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为部分内容附加了适当的注释;四、全面校勘了拙译旧版中的漏译和误译。

能亲笔匡正自己造成的舛误,能亲手抹去这颗明珠上的一些瑕疵,对译者来说实乃一件幸事,希望对中国的小读者们也是一件幸事。

曹明伦

2014年仲秋于四川大学

内容推荐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著,曹明伦译的《原来如此的故事(全译插图本)》是一本关乎世界起源、物种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幻想故事书,献给满心好奇的孩子和热情不灭的大人!

鲸鱼的嗓子眼为什么很小?骆驼为什么长着驼峰?犀牛皮为什么褶褶巴巴?大象的鼻子为什么很长?犰狳为什么长得既像刺猬又像乌龟?袋鼠的弹跳力怎么那么棒?猫咪为什么不像狗狗那样黏人?第一封信是怎么写成的?字母表又是怎么造出来的……英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吉卜林通过幽默十足和充满想象力的叙事语言,及一幅幅亲笔绘制的奇趣插图,一一揭晓他的答案。

编辑推荐

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著,曹明伦译的《原来如此的故事(全译插图本)》共13篇故事,是作者早年为了回答女儿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鲸鱼的咽喉为什么很小、大象的鼻子为什么那样长,以及骆驼为什么有驼峰等等)而“杜撰”的答案。书中有多半故事都以一声深情的“我亲爱的孩子”开头,好些故事里都点缀有父女间曾私下分享过的笑话趣话。吉卜林充分运用了他非凡的想象力和童趣十足的幽默感,给孩子解释我们所见的事物为什么会如此。本书另配有多幅吉卜林手绘插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