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需悉心呵护孩子的先天之本
什么是孩子的先天之本?孩子的先天之本在于母体的健康程度。我们知道,胚胎的生长、发育都依赖于母体的营养供应,所以孕妇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这就好比是一粒种子,只有种在肥沃的土地上才能长出健壮的小树苗,日后也才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否则土壤过于贫瘠,这粒种子也就只能长成细弱无力的小树苗,能不能长大都成问题,说不定还没等到长大,就被大风刮得夭折了。所以,我们说土壤的肥沃与贫瘠决定了种子能否长成大树,而母体是否康健也决定了孩子是否能够茁壮成长。
相对于人体而言,母体是否“肥沃”说的就是气血是否充足,营养是否全面、均衡。除了那些患有先天性遗传疾病的孩子,绝大多数孩子生下来都是健康的,但却存在着强弱之分。如出生时体重4斤的婴儿与7斤的婴儿相比,在同样的喂养条件下,通常4斤的孩子抵抗力差,容易生病,要比7斤重的孩子难养得多。这就好像一阵大风吹过,那些粗壮的树苗顶多是摇一摇、晃一晃,而那些细弱的树苗就很有可能被吹弯、吹倒,甚至吹折。
一般来说,如果孕妇体内寒气重,或在怀孕期间吃了太多寒凉食物,那么她生下来的孩子身体内也会寒气重,并且容易得腹泻、感冒、咳嗽、哮喘、黄疸等病症。这些病不仅在孩子小的时候常常出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只要没有彻底根治,都会影响其健康。
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也会导致孩子出生后体弱多病。一般来说,造成孕妇营养不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孕妇原本就体弱多病;二是妊娠反应过大,经常呕吐,胃口不好,挑食、偏食严重等。
准妈妈的身体情况以及营养状况是决定孩子先天之本的关键因素,因此从备孕起就要关注母体健康,调整饮食的同时也要注意日常保养,给孩子储存良好的体质基础。
如果说孩子已经先天不足了,那么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一辈子都得在健康上输给别人呢?当然不是。只要父母加强对孩子后天的营养和锻炼,其先天的不足还是可以弥补的。但这类孩子的消化功能很弱,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母亲的气血补足,通过提高母乳的质量来改善、提高孩子的体质。当孩子身体出现不适时,也可以通过母乳的调整治愈孩子的病症,让妈妈优质的奶水保证瘦弱的婴儿健康成长。所以只要方法得当,先天不足的孩子也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弥补先天不足,巩固后天之本
一项关于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调查显示,近20年来,青少年体质持续下降:八成青少年体形不良,走路时探颈、驼背、窝肩的比率高达46.1%;另有17.7%的青少年是X形腿或O形腿。
这是多么令人揪心的数字啊!长此下去,作为“早上八九点钟太阳”的他们又怎能挑起国家栋梁的重任?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现代,是什么让孩子们的体质变得越来越差?答案很简单:先天不足兼后天巩固不够。
在上一节中我们讲到了,孩子的先天体质完全取决于母体的健康状况。一般来说,如果母亲气血足,生出来的孩子体质就好;如果母亲自身体弱多病、胃肠功能差、面黄肌瘦、气血不足,孩子体质就差。
P2-4
高智波,“暖男”医师,就职于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从事普儿及新生儿的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致力于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养育理念,让孩子健康成长。
“为什么有些孩子很少生病?要是我家孩子也那样就好了……”
“我家孩子很乖很听话,就是不好好吃饭,体重比同龄的孩子要轻很多,真是愁人啊……”
“我和我老公个头都不高,真怕孩子以后也长不高,该怎么办呢?”
孩子寄托着我们心中最美的希望,而孩童阶段是人成长过程中最具可塑性的阶段,古话说“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孩童既容易生病,又拥有强大的恢复能力。怎样在寒暑交替、减衣添食中养出一个体质矫健的孩子,是所有为人父母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的天生体质比较强,有的相对比较弱。不同孩子的先天体质特点不同,因而容易发病的倾向、日常保健的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我们首先要了解、接纳我们的孩子,然后才能尽可能地调理他们的身心。
“病”是孩子生活总体质量的呈现,“胃口”是孩子当下精气神的评判依据,“个头”在某一方面可以说是父母辛勤养育的成果。我们养孩子,就是在立足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的同时,过好当下每一天。
要想孩子不生病、少生病,就要注意让孩子阴阳协调。我们人体内外所有的活动都逃脱不了“阴阳”二字,而人体的很多不平衡现象也都可以从阴阳方面来解释。正如家庭和谐有助于事业顺利、、孩子健康成长一样,阴阳和谐,孩子才能气血顺畅、内外协调、脉和骨坚。
人体是一个整体系统,内外相连,脏腑相应。如《黄帝内经》所言,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之间各有特定联系。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持孩子生长发育的潜力,必须要增强脏腑的生理功能。
为什么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孩子的病却没有因此变少,甚至变得更多呢?原因之一就是乱吃东西,伤了脾胃。孩子缺少自制力,这是我们家长要格外注意的地方。“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将水谷等物转化成为精微物质,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筋肉等组织器官,是我们生命得以延续的后天基础。因此保护好孩子的脾胃,我们就能事半功倍。
此外,还要有意识地在孩子的生活内容和生活节奏上给予科学的安排,形成一种合理的生活制度,这会让孩子更健康、更快乐、少生病、少哭闹。如此一来,整个家庭都能进入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中。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是自然的产物,大自然一年四季的变化,对万物生长产生着不同的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也随季节不同而变化。所以有智慧的家长一定会遵循四季的阴阳变化、寒暑不同而调整孩子的作息起居,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就不能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的许多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家庭、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尤其是父母长辈的精神状态、生活方式、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形成了孩子生活中的核心环境,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因此,为人父母者要修身养性,仅仅作为衣食父母是远不合格的。
能全心全意保护孩子身心健康的人,永远只有父母;孩子的健康大事,必须由父母亲自掌控。没有人天生就会做父母,“活到老,学到老”,愿这本小书能让你在育儿路上少走一些弯路。
高智波等编著的《妈妈这样做孩子不生病胃口好长得高》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养生保健的参考读本,并非医疗手册。书中所提供的信息可帮助读者树立保健的意识,而不能代替医生所开的治疗处方。如果您怀疑您的孩子身患疾病,建议您及时带他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
俗话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怎样在寒暑交替、减衣添食中,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是所有家长都关心的话题。
孩子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很容易生病,尤其是关于脾胃、肺方面的疾病。这就要求父母要懂得一定的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方面的育儿智慧。
高智波等编著的《妈妈这样做孩子不生病胃口好长得高》集结了专业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针对孩子挑食、吃饭不香,脾虚、感冒、咳嗽、长得慢等常见问题做出中肯的指导,提供实用的家庭调养方案,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家长安心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