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灵长类视觉》并非一部研究“灵长类动物学”或“灵长类视觉”的著作,而是关于灵长类动物学话语如何被建构为一种秩序化“视觉”的批判之作。此书的抱负是非凡的,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想让这本书对灵长类学学者、科学史家、文化理论学家,对广义的左派,对反种族主义者、反殖民主义者和女性运动,对动物,并且对严肃故事的爱好者产生影响”,此书的叙述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理论综合的产物,涉及文化生产理论、科学和技术的历史和社会研究理论以及女性主义和反种族主义理论的运动和理论。作为唐纳·哈拉维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文化研究的方法将批判的触角深入到了通常被现代科学话语视为脔的“生物学科学”及其历史之中,并深刻地推动了当代文化研究版图的改变。 作者简介 唐娜·哈拉维(Donna J.Haraway),1944年生于美国丹佛市,后在科罗拉多学院主修动物学和哲学,同时修读英语专业的课程。1966年获富布赖特奖学金资助,赴法国从事为期一年的进化哲学研究。1972年,哈拉维于耶鲁大学生物系以关于隐喻在20世纪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特征的论文获博士学位。哈拉维先后任教于夏威夷大学、加州大学圣鲁斯分校,从事妇女研究和意识史研究。哈拉维长期从事对现代科学话语的文化解构工作,著作颇丰,其中很重要的著作当属《灵长类视觉——现代科学世界中的性别、种族和自然》《类人猿、赛博格和女人》等,其科学文化解构工作已经构成了后现代文化批判当中的重要资源,被当代女性主义奉为经典,特别是她提出的“半机械人(又译赛博格)”概念,为人们审理后现代语境中人与机器、自然的“混血”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 赵文,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和当代批评理论的思想史研究,出版译著《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合译),《法兰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上海人民出版社,合译)、《他者女人的窥镜》(河南大学出版社,合译)等。 目录 致谢 1.导言:视觉存留 第一部分 猴子和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灵长类研究 2.灵长类实验群落和价值的起源 3.泰迪熊父权制:伊甸园,纽约城里的标本剥制术,1908~1936年 4.人类工程学的一个试验场:罗伯特·亚尔克斯和耶鲁灵长类生物学实验室,1924~1942 5.自然领域中的符号学:从C.R.卡朋特到S.A.奥尔特曼,1930~1955 第二部分 去殖民化和跨国灵长类学 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体制化的西方灵长类学 7.伊甸园中的猩猩,太空中的猩猩:科学家为《国家地理》特别节目当妈妈 8.重塑人类生活方式:舍伍德·瓦什伯恩与新体质人类学,1950~1980 9.深植于硬件中的隐喻:哈里·哈洛和爱的技术 10.多元文化领域中的生物政治 第三部分 是女性之所是的政治:灵长类学是女性主义理论中的一种 11.女人在丛林中的位置 12.珍妮·奥尔特曼:做母亲的双重职业的时间—精力预算 13.琳达·玛丽·费迪甘:介入的模式 14.阿德里娜·齐尔曼:性与性别的古人类学 15.萨拉·布拉弗尔·赫蒂:雌性灵长类进化资产组合的投资策略 16.重奏:科幻、科学虚构和灵长类学 玛丽的晨歌 SOURCES(原始资料) Bibliography(原文参考文献) 译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