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滋兰笔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沐斋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春心不老 2015年3月8日

自乡归京,打开门,一团香风扑面而来——条案上的竹叶石斛不知已开了多久,她摇曳婆娑的姿态、金灿灿的花朵和这熟悉的清甜气味仿佛又带我回到了和平里的春天。

拍照发于网上,母亲赞曰:“好漂亮的花儿!它初开一朵时我们欣喜的情景,好像就在昨天,其实已过六七年了。感叹人生苦短,岁月如梭,请珍惜每一天,快乐地生活,愿你像花儿一样幸福地生活!”

六七年前,和平里的旧时光,日子流淌如沙漏,朴素、缓慢而温馨;那时候母亲的脸上笑容灿烂却没有皱纹,父亲头发乌黑好似青年时;那时候朋友们斗酒啸聚,舞文弄墨,问道论剑,夸夸其谈;那时候我只有数十盆兰草,不能够四季花香,但每一朵花开都令我鼓舞欢欣;那时候还有阿唐,与我朝夕相伴,如今它留在了那个春天,在那片长满青草和树木的院子里长眠。

曾经,我带着那群激扬文字的小伙伴们郊游白鹿岩,我们带着笔墨在山涧的石头上作诗文,如今大家早已散去,那些青春的墨迹应该已干。当时的诗句还在,“簪取幽花一盏,扮春心不老”,彼时自以为老,何如今日之视昨日!

就像眼下的石斛,昔年的独花小草,今日已繁花满枝。心中春光常驻,心底之花无时不开。我说:“谢谢妈妈,您辛苦了,也愿您如花儿一样,经冬历夏,笑迎春风!”

出门万树尽着花 2015年3月20日

闭门读书,深居涉事,足不出户半月。读诗绘诗,一年来《诗经》写意系列,现已完成大半,唯文字欠奉矣。

绘事不易,作文尤难。要知拈毫染墨间,尚有生趣出,恰如花间独酌,或似卧游云山;故纸堆里爬格子,遥想千古,钩沉索隐,抚今追昔间只有心事沉沉。试看古往今来,诗人多夭而画者长寿,良有以也。

窗下盆盆兰芽郁郁芊芊,鲜亮可人,户外早是春光一片。午间为兰草浇灌毕,与新华赴琉璃厂访荣宝斋,沿途玉兰芳菲,桃李绚烂。黄昏至高碑店,老街杨柳依依,屋舍内与老田、老王、刘东等重逢畅饮。唯酒饮无多饮品多,遂戏作打油诗云:

春来十日浑不见,出门万树尽着花。

春宵饮酒无须酒,可乐橙汁柠檬茶。

幽芬在字 2016年3月9日

新草人户,夜色正好。上盆毕,沏茶翻书。案头绿云静放,菖蒲恬然,风兰袅袅。绿云一种,近乎传奇,与宋梅并举,有“国兰皇后”之美誉。虽历数百年兰人世代繁衍,至今真品老种极难得,此花真若天际流云,总在灯火阑珊处,兰影依稀。

子美诗:“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兰之为卉,芳种传承百代不绝,非君子之操焉得如此。反观野草稗类,一时喧嚣,炫人耳目,秋风遽过孰念及之?又子瞻有云:“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滚滚红尘,如沧浪之水,濯缨濯足,直令人生和光同尘之想。每睹兰花,悄然动容,戚戚然复超超然。“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天天如也。”此非兰之心欤?

固庵饶宗颐公谓琴可载道,琴有琴心五德,夫兰何尝不如是哉!一心之所向,一身之所往,君子御风而行,所取者远矣,所就者大矣。譬诸幽芬在宇,人不闻其香也不愠,至若龊龊萦纡何足道哉!

球花石斛 2016年3月13日

京城早春,春寒料峭。兰草数盆萎落,兰香几多飘摇。栽培近五载的球花石斛终于初绽花蕾,观此斛兰,萼白如雪,瓣心似金,密集花序成团,若撷取水仙花成串然。

四五年前早春时节,余得此斛,即选一球形盆植之,取其与花名相应也。昔日绿叶冠顶,今已老态龙钟。然一朝怒放,暮气尽扫,炳然来兹。黄公望出生乃身托老父,其翁叹曰:“吾望儿久矣!”乃以名之。唯胸次间存一念,含辛茹苦,朝夕乾乾,终不负此生意。手培心养之趣其在此乎?

花解意,人有情,昔大学时室友,间隔十五年杳无音讯,二十载故人重逢。杯酒续前缘,浮生似尘梦。俱往矣,新岁益新,旧情依旧。

名士与名妓 2016年3月16日

春兰万字连发数朵,万字别名鸳湖第一梅,清同治年间下山于余姚而得名于嘉兴。国兰梅花名种,而日本兰界尤其推崇备至,将之替代汪字,而列入“四大天王”。

观其花,骨峻神清,鲜丽端庄,确春兰名品之出类拔萃者。然其兰味过“硬”,不似宋梅尚能添几分柔情,遂少温和敦厚之相。又譬如书法,一味骨力雄强,则少右军之媚,不复存飘洒之姿,苦其有骨少肉而乏韵也。

家妹携来桃花几枝,剪取万字一茎,皆插于瓶。静夜里并观二花,红绿互衬,动静相宜,真似秦淮河畔之名士与名妓,琴笛声浪里,相谑为乐然。

P46-50

作者简介
沐斋,本名宁锐,字风云、移白,号沐斋,别署畹庐。当代有名文人、学者、作家、画家,现居北京。倡导新士人主义,人谓其“活在当下的古人”。自幼承家学,诗、文、书、画兼擅,花鸟山水人物皆能,近年在北京、杭州、上海、南京等地举办数次大型画展,反响热烈。平日深居简出,著述丰厚,在士界影响深广。沐斋种兰三百余盆,画兰“格兰”法,以写意笔墨写实,不同今古。
著有《温文尔雅》《空色》《兰花旨》《勾阑醉》《月移花影》《兰气助道――沐斋兰画集》《道德经精读》等作品。
目录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明

谷雨

立夏

小满

芒种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

序言

黄山谷词:“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寻常数语道尽人生况味。于我而言,这《临风曲》便是《猗兰操》,“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余爱兰成痴十数载,猗兰是我的生活,也是我的生命。王阳明诗:“临流欲写猗兰意,江北江南无限情。”这些年来,我以稚笔写兰画兰,以拙舌说兰道兰,千回百转,逝者如斯,唯情字一以贯之。

兰奴生涯,寄情十载,日常琐记,今萃成一编,题曰《滋兰笔记》。

种兰日滋,拜屈子所赐,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后世沿用此,遂成约定。然《九章》尚有句:“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芳。”可见屈原本意,“滋”非兰专属,菊花之辈皆可当之。唯兰地位既尊,盛名久负,究竟成其独享矣。

“滋”通“孳”,即滋生、繁殖之义,皆由“兹”衍生而来。《说文》:“兹,草木多益也。”甲骨“兹”字,其形为蚕丝(幺)由一生二;篆籀之“兹”又上加“□”,表示草木滋生,譬若积丝成缕,仍不离繁殖本义。又《尚书》有“树德务滋”句,德行也要靠经年累月的滋养修成,这大概给“滋”多少又赋予了思想教化的意味。再联系起传为孔子加诸幽兰以君子品行的那些话,“滋兰”一语于是固定下来,也与君子修身密不可分,成为一世之功课。

常有高客光顾畹庐,论曰:“人养兰,亦兰养人,是仁也。”仁者安仁,吾岂敢,唯经年自乐于此,或有斯文在兹。从这个意义上说,鄙人年复一年于纸上积丝成缕,记录多少与兰相关的思想、情怀与人事,最后再以廿四节气为经,十度春秋为纬,凑泊成集——此书不是写出来的,倒真是滋出来的。

说完滋兰,再说笔记。书中小文实皆日记,以笔记命名,一是尊重传统,二是对这种特别有中国特色的体裁形式之强调,三是作者多少有些自许的意思。

历代文人笔记著作浩繁卷帙,不胜枚举,而内容、风格、功用、性质各异,是中国文学、思想及文化事业独特而绮丽的奇观。笔记可以抒情,可以叙事,可以记史,可以治学,可以言怪,可以考据,其共性在于篇短而意长,言简而味足,语浅而情深;须文人高士纵才放情,任性驰骋,大开户牖,冲破藩篱;成文其时,或幽居,或困顿,或放浪,或砥砺,或工余闲暇,或告老归田,要在“无一事横于胸中”,提笔洋洋洒洒,数岁积箧乃成。苏轼《东坡志林》、沈括《梦溪笔谈》、洪迈《容斋随笔》、张岱《陶庵梦忆》、李渔《闲情偶寄》……皆个中翘楚,书中妙文吉光片羽时现,是妇孺皆知者。至若范成大撰《梅谱》、《菊谱》,述名卉栽培之法,王应麟作《困学纪闻》、顾炎武修《日知录》,继往圣之绝学,如此之类士人思想与实践之文化遗珍,皆以笔记体成全。

笔记之最大特点乃在全书看似不成系统,缺乏组织与逻辑性,实则这恰是中国式写作之优势所在,其用意而不刻意之妙,须读者细细咀嚼,慢慢领会。好比中国画,写意之可贵正在寓匠心于漫不经心之中,寄情思于不假思索之外。再者,人多以文人之随笔漫谈为笔记而不甚重视,是不知儒学圣经之《论语》其实亦笔记也,道家之《老子》又何尝非笔记欤!

明代有植物学著作《群芳谱》,然而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里,自有一套群芳谱。兰花无疑在其中占据着至高的位置,人们对它的青睐和投入,千百年来唯有梅花堪与媲美。这就是中国人的逻辑,它以任性的感性和纯粹的主观拒绝了植物学的理性和客观,正是这份随性的集体无意识,历经千载,始终散发着思想的温度。儒家之仁,沙门之空,道教之隐,尽现一花一世界;庙堂之高,江湖之远,闾巷之迩,可读一叶一精神。

这是中国人的草木情怀。

感谢责编丛丛,近一年来从近万张兰花照片中择其善者,将十年来散乱的日记重新编排规整,条分缕析,厘清头绪,实在是作者和编者互相纠缠、折磨之苦事。感谢我的夫人,默默支持和关怀我的身体和事业,哪怕面对众多“兰妾”的争宠而依然无怨。感谢我的母亲,数十载荣辱与共,冷暖浮沉,伴我走过与兰潜行的生涯里的每一天。感谢所有出现在这部笔记中或隐没于文字背后的每一位师友,是你们的热爱与支持勉励我向前,是大家与我共同完成了此书,这些照片、书画和文字,属于所有人。

丙申大雪于故乡海城沐斋

内容推荐

沐斋著的这本《滋兰笔记》以生活记录的形式,按照春夏秋冬的二十四节气里,养兰人的日常生活及与兰花的互动铺陈开来,边写边画,读者展卷宛如完成一次滋兰树蕙的人生体验和愉悦历程。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辅以兰花品种介绍与养护知识,兰画与兰花跃然纸上。

编辑推荐

《滋兰笔记》是作者沐斋的一部散文集。集子按照一年二十四个节气的顺序编排,内容涉及养兰人的日常生活、兰花品种及其养护知识等,以生活记录的形式呈现。图、画互动。

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篇短而意长,言简而味足,语浅而情深。适合读者细细咀嚼,慢慢领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