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蟒之灾
贪心不足蛇吞象
什么动物没有脚,却能把人直接吞食?
现实中的确有无脚的爬行动物能有这么大的肚量和实力,那就是蟒蛇。
蛇长到能够吃人的地步,必然要足够大才行,因为蛇是无法咀嚼食物的,如果蛇要吃掉一个人,它的嘴得能装得下一整个人才行。那么最大的蛇有多大呢?在中国古籍中记载有一种“修蛇”:头蓝身黑,生活在湘楚洞庭湖附近,体长将近90丈,也就是差不多300米。有人远远地目睹过它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将象骨头吐出来。当然,这是一则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声称在南美见到过长达20米的蚺蛇皮,可惜查无实证。话说回来,即使蛇没有大到这么夸张,它们中的一些大型个体,仍然有吞食人的能力,如果它在河岸寻找食物时一个人正好出现在它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目前已知现存的蟒蛇中,长度最长的超过8米,体重或许超过300公斤,这么大的蛇,任谁见到了估计都会吓得屁滚尿流。根据新闻记录,印度尼西亚近年曾捕获一条长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属东南亚本地物种网纹蟒。到目前为止,这条蛇是世界上人们已知的最大的蟒蛇,这条巨无霸被取了个很温柔的名字:桂花。就整体而言,网纹蟒并不是最大的蟒蛇。南美洲的森蚺,普遍身型粗大,性情凶猛,虽然没有网纹蟒那么长,但是它们胜在够粗,在南美的莽莽原始森林里,它们是人类的噩梦。
所谓蟒蛇,并不是只有一个种类,它是蟒和蚺的统称,在学术上,关于如何严格区分蟒和蚺专家们至今争论不休。从外表上区分蟒和蚺可能很难,看上去都是粗大的一条蛇,但是它们的生理构造和习性有着本质区别,蟒是卵生,会下蛋,而蚺是卵胎生,不会下蛋,而是直接将小蛇从肚子里生下来。几年前美国公路上过往车辆碾死了一条大蛇,后来人们发现从大蛇的肚子里爬出来很多小蛇,由此一点来看,这蛇无疑就是某种蚺了。
任何一种蟒蛇,一旦体长超过5米,就可以吃掉一个人——如果它饿了,且当时天气温暖。这种情况下,你要是接近了它的进攻区域,那你就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蟒的攻击模式一般是先潜伏,然后悄无声息地靠近,最后突然闪电般跳起来,紧紧缠住对方,直到猎物毙命。
蛇长到能吃人这么大是很不容易的,前提是它必须要长寿。现在的地球,生存环境如此恶劣,蛇是很难长寿的。如果你遇到一条长5米以上的大蟒蛇,那么恭喜你,你中大奖了,愿上帝保佑它没想把你当点心。但是,谁知道呢?
最危险的蟒蛇是森蚺,它们喜欢在沼泽或浅水处出没,奉劝各位千万别在这种地方游泳,因为它们会静静而有耐心地观察人类,然后悄无声息地潜入水里,悄悄从水底靠近人类,瞬间把人拖下去,然后紧紧缠绕着人的躯干。被袭击的人一旦被缠上,很难再有回天之力。
森蚺拖人下水后,它杀人的办法不是淹死人(因为蛇也要呼吸),而是浮在水面像车轮一样翻滚并紧紧地缠绕住人,和其他蟒蛇捕食的方法一样:蛇身呈螺旋形缠住人的躯干,人呼出一口气,它就收紧一点,直到人完全不能吸气而窒息死亡;而且它会监听人的心跳,直到心跳停止才会松开人的尸体,然后慢慢地享用。一些体形稍小的蟒蛇大都通过这种方式使猎物身体麻木窒息死亡以便吞食,而体形更大一点的蟒蛇,可能没有耐心等到猎物窒息而死,它们会直接用粗大的身躯将猎物的肋骨绞断致死。总之,被蛇缠死是非常惨烈的。在缠死人之后,森蚺慢慢地松开身体,张开大嘴从头部把人囫囵地吞下去,即使那人是个大胖子——它们总会在发起进攻前估计好猎物的尺寸是否适合自己。森蚺的下颌能与头骨脱开,加上周围极富有弹性的皮肤、肌腱、韧带等组织,就能将嘴巴张开到极限,这个极限一般相当于蛇头的好几倍大,同时依靠牙齿与颌骨的协作运动将嘴里的人慢慢咽下去。如果你看到一条蛇在吃一个大家伙,一定会担心它们的肚子会被撑爆炸,其实不然,它们嘴巴和身体的柔韧性及弹性都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它的嘴巴可以撑开到180度,吞下比自身头部直径大三倍的食物。蛇吞完人后,你也不必担心它的消化问题,因为它的胃酸都是浓度很高的盐酸,腐蚀性非常强,连粗大的腿骨都能消化。另外,蛇是冷血动物,并不需要太多的热量,所以吃完这一顿人肉大餐,估计好几个星期都可以不吃东西专心睡大觉了。蟒蛇需要很长的时间来消化一个人,最终将尸体化成粪便排出,粪便一般是灰白色,它们没有专门的尿道,尿液和粪便都由肛门排出。有时有些蛇也会把没有消化完的骸骨吐出来。
并不是所有的蟒蛇都有足够的经验和耐心,偶尔也会出现猎物还没死透但冒失的蟒蛇就开始吞咽猎物的情况,这时候猎物肯定没有生还的机会,但是拼死的挣扎能给蟒蛇带来可怕的伤害,那就是真的会令蛇肠穿肚烂。有科学家就观察到蚺吞食活的大个水豚的情景,被吞进蛇腹的水豚出于本能,使劲挣扎,把蚺的肚子弄破一个大洞,水豚的腿露在了蛇肚子的外面。最后水豚还是死在蚺的肚子里,而蚺也因肚皮爆开而一命呜呼??如果人还没死透就开始被蟒蛇吞咽的话,那么非常悲催的是:人将无法避免被活活地吞进去。因为蟒蛇的牙齿尖利且数量众多,全部倒向喉咙的方向,就像鱼钩的倒钩一样,扎进肉里不可能松脱,也就是说,猎物到了蛇的嘴里,只能进不能出,任人如何挣扎都只能向着蟒蛇胃的方向移动。在吞食了人这么大的食物后,蛇的身体会变得非常沉重,失去了灵活性,一般情况下,它们会就地消化食物,然后留下一摊蛇粪或者呕吐物离开。但是如果在消化的过程中受到惊吓,蛇会被迫吐出未消化完全的食物以便逃离危险,这会极大地伤害蛇的消化道,挤压其内脏,其结果很可能是虽然它吐出了被胃酸腐蚀严重的尸体,但它也会很快因为内伤而死亡。
P2-5
峻舞涛,科普作家,编剧。果壳网语言领域达人,天涯社区“科幻奥秘”首席版主,江苏卫视《一站到底》人气选手。《科幻立方》杂志社签约科幻作家,作品《无名生机》获2016年星云奖提名。
自从《严肃的问题: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开始在天涯论坛连载,曾有无数读者激动地告诉我,这是他们看过最带劲的科普文,但是也有专业人士表达了质疑:这篇连载存在不严谨之处,恐怕会误导读者。我必须承认这一点确实存在,甚至因此对这本书的价值产生了怀疑。
幸运的是,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张劲硕博士以及恐龙专家邢立达博士都对这本书的出版表示了支持:不严谨的地方可以改,但有趣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这本书完全具备出版的价值。在这里,我要向两位专家致敬。
尽管如此,这依然是一本可能存在错漏的科普书,我不会因为你在这本书中找到了困扰你的问题的答案而高兴,但是如果这本书让你有了好奇心和求证精神,我却真会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我甚至要告诫喜欢这本书的读者:“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不是一名动物学专家,这本书也不是因为具有学术价值而出版,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通过一个触动人心的平等视角,让读者重新审视人类自己和动物、和大自然、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在我看来,提出“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这个问题就是要告诉我们,我们人类不是世界的主人,不是世界之王,人类只是自然界中一个动物物种,属于自然的一部分。
物我两立目前依然是主流的世界观,这种思维方式从根本上让人类缺乏对大自然的真正谦卑和恐惧之心。
“物我两立”的思维方式,总是把人类放在主导和优先的位置,自以为是世界之王,莫名的优越感让人类有这么一种傲慢——“一切生灵存在的意义在于它们是否对我们人类有用有益。”哪怕人们在宣扬环保主义时,出发点也是“如果我们破坏了大自然,那么这对我们人类有害无益”。
这种以人类自私利益为核心的世界观,最终必将导致我们无可挽回地摧毁整个生态圈,因为正是这种思维背后的逻辑导致了诸多无耻的行径:
我烧光这片树林,屠杀这些动物,污染天空和河流,是因为相对于保护它们,破坏它们对我们人类目前更有用更有益,所以保护这件事可以暂且缓一缓。
就目前人类所知,放眼宇宙,只有地球有生命,而且如此绚烂美好,但是很多善良和拥有想象力的人们并不是想着未来如何通过保护地球走向文明的终极,而是想着,如果有一天地球被人类搞得无可救药,那么最后只能移民太空,在另一个星球重建人类文明。
这个想法的荒谬之处在于:明明现在的地球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保护好地球家园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最佳方案,也是最容易的方案,有些人却已经从内心放弃了这份责任感,毫无羞耻地幻想自己会弄好另一颗星球。
如果人类以智慧和文明而骄傲,那么就应当承担起让地球变得更美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热爱动物吧,你会发现,你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乐趣……
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科普,如果你不被此书吓死,那么,你应该会被本书笑死……
坦白说,从吃的角度看,人肉的味道是相当可以的,营养丰富程度也估计是肉中之冠。古人把人肉安了别名,为的是避讳。直接大喊说吃人,也就是他鲁迅老人家敢这么做,古人对此忌讳很多,因为“吃人”二字实在疹人,而且和我们心目中的仁义慈爱的普世道德非常违和,但是这阻止不了我们人类丰富的想象力,即使在避讳的情况下我们仍然创造了很形象的词汇来形容人肉。我们知道,羊肉是很鲜美的,古代的吃货就形象地把人比拟为羊,称为“两脚羊”,而且细分了不同品种,“不羡羊”“绕把火”“和骨烂”说的分别是女人肉、老人肉、小孩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500万人被蛇咬伤,其中30万人永久致残,大约l0万人死亡。根据美国热带医学和卫生学会的数据,仅在印度,每年大约有Z5万起毒蛇伤人事件,4.6万人由于来不及医治而死亡。根据权威数据统计,被狗咬死的人数,在我国每年是2000多人,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6万~20万人被狗直接咬死或者因感染狂犬病而死;被动物园的动物攻击而导致死亡的人每年20个左右、被鲨鱼吃掉的人每年8个左右,被鳄鱼、熊等大型食肉动物咬死或者吃掉的人,每年见诸报端的就超过l。人,而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会是上千人……如果把每年所有被动物侵害而死亡的人数加到一起,这个数量将超过50万。
从不那么恐怖的实际情况看,如果不算立即致死的食人行为,大部分情况下,你其实正处在被动物们食用的过程中。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处在食物链当中,即使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也不可能超凡脱俗到完全摆脱食物链,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人类被动物或者其他生物吃掉,实乃稀松平常的自然现象而已。
本书就详细阐述了我们人类存在于哪些动物的食谱中,这些动物的习性、品行如何,以及应当怎样才能避免被这些动物列为食用目标。另外此书还详细地介绍了一旦与食人动物正面交锋,人应当如何发挥潜能,爆发能量小宇宙与它们进行勇敢斗争,而不是束手待吃……从可能性来说,人就是动物的一种,说好听点,也就是高级动物而已,既然是动物,就不可能完全摆脱食物链。人类和动物一样都是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结合体,完全可食用,说得再简单点,人类天然就是一种食物。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其实正是我们人类摆脱被捕食的历史,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处心积虑避免被动物吃这种来自本能的恐惧和智慧,其实早巳融化在我们的血液中,渗透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居安思危,为了不忘本,我们人类很有必要重温如何不被动物吃掉这个问题。你只有设身处地地从动物猎食的视角来思考我们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才能全面深刻地体会什么是大自然法则,人生究竟有多少种意义。从这个角度和意义看,此书实乃居家旅行、思考人生之必备读物。
峻舞涛著的《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是一本关于人与动物爱恨情仇的有趣读本,一本关于人与动物微妙关系的“糗事百科”。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你只有打开这本书,才知道如何迅速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发挥自己的潜能,不再因为单纯害怕动物而束手待吃,而是爆发小宇宙与他们进行勇敢斗争。
重温人类不被动物吃掉的真相和糗趣,一个个紧张又好玩的故事,讲透隐藏千年的动物与人的秘密和恩怨。看过此书要么被吓死,要么被笑死……
惊心动魄的食物链之战,千奇百怪的超酷冷知识;用吃顿饭的时间,来掌握不被动物吃掉的自救法则;休闲时刻博你一笑,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翻开此书洞悉人与动物之间的奥秘。
《人类怎样才能不被动物吃掉》由峻舞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