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九歌·山鬼》
“我,是屈原。你,是谁?”
晨雾氤氲的草地上,望眼即是盛开如披彩流霞般的繁盛花朵,绵延似长长漫漫的汐潮,一袭卷着一袭,漫过山峦,向着远方扑去,直抵那视线已将息未息的尽处。
森峭的悬崖向着深谷中直切下去,仿佛能看得到那冥冥中的刀刃锋利而绝决,执意在谷底的深潭中激起一悚悚怆然的咆哮。
咆哮之中,却隐隐悠悠地荡出一缕笛音。一声攀着一声,似分明,又复恍惚,只觉流雪回风般渺渺从天际传来。
崖边,一袭白色深衣的袍角软软垂在朝露盈盈的花瓣间,依稀可见袍上穿插蟠叠的双人对舞鸟兽纹经,细长清晰,在日光下隐隐竟栩栩若生。袍子的主人是一名丰神朗朗、面目清俊的少年,宽大的深衣将他的双脚没在了花草之下,山风掠过,袍裾翻叠,更显得长身玉立。然而,此时的他整个人只如泥胎木塑一般,直愣愣站在那里,眼望着笛音清明传来的方向,口中欲启还闭,似是失了魂魄。阵阵冷冽的山风裹挟着谷底激溅上来的冰凉潭水吹打在他身上,他却是不觉,不动,亦似不知。仿佛自开天辟地以来,他便已惶然伫立在这里。
良久,少年终于轻吁一声,似是堪堪回了魂。但眸中的惊异与渴望却是再也掩饰不住。笛音的源处此刻隐在了深谷下激荡出的氤氲水雾之中,一时间教人看不真切。只听得那音调清丽幽婉,恍若孑然呜咽,又似娓娓道来。其中更缠绕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凄然,令人怜意顿生。
他望着那片雾已是挪不开眼睛,目光落处,水雾竟仿佛有了灵犀,借着风意,渐渐向两边散去。少年的呼吸不觉急促起来,那殷殷如星子般的目光,就这样不顾一切地投了进去。一缕清寒的绿色,他立刻辨认出薜荔女萝那消瘦的叶片和流水状盘绕的曲线,目光便惴惴向着更深处探去。拂过叶缘处凝结又欲滴落的水珠,穿过云意春深的雾气,终见一抹侧影自深处浮现,斜坐于崖边,低低垂首,瀑布般的长发如墨如云地自她身边卷落垂下,发梢温婉的青丝被风吹得翩然翻起,自透出一股令人心悸的美。
少年呆立当场,如遭雷击,只有眼底的光芒依旧亮如星辰。他双手微颤,缓缓抬起,片刻又颓然落下。好似一身勃发的英气此刻全都胆怯了,恐怕惊扰了画中人,终究要随那雾霭散去。“我,是屈原。你……是谁?”少年又一次喃喃问出了这句已在他胸中百转千回的话语。
日光耀眼,清风徐来,江水如丝如绸的徐徐荡漾。兰舟凌波划过,倒影映在水中粼粼而动。
船中有浓郁的酒香在空气中渐渐弥散开,船身随水波轻晃,悬挂于舱内蓬壁上的一轴画卷也相应着微微摇摆。画中一名女子斜倚山石之上,身披薜荔、女萝为衣裳,下摆石兰、杜衡作罗裙,长及曳地,腰若扶柳。她的身下伏着一只通体暗红几乎呈墨色的纹豹,在这般凶悍野性之气的相映之下,更显女子肤若凝脂,口若含丹,只教观者痴痴凝神如坠梦中。画者落笔看似写意洒脱,却暗含了坚韧笔劲。卷轴左上首落着他的款印:屈原。正上首三个劲草之笔:山鬼图。
画卷之下,蓬舱的正中摆着一张矮矮的乌木漆桌。桌上零落散置一些银盏和铜荚,几个描金双鸟双兽纹漆盘中的瓜果小食已经见底。显然,筵席已至阑珊。
沿着桌边,闲闲是五六个青年,皆是身着续衽钩边的深衣袍服,一瞧便是楚国贵族中最为盛行的款式。只有席首的位置空空,主人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客人们各自惬意,或是围桌跪坐,或已和衣半躺在近旁的雕花漆木小案之上醉意正浓。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的眼神总是忍不住逡巡在那幅画卷之上。
……
P2-4
梁振华,有名编剧,教授,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靠前写作中心副主任,北师大“很受大学生欢迎靠前教师”。发表各类文艺作品数百万字,出版学术专著、随笔集、长篇小说等著作十余种。
代表作品:电视剧《密战》《新青年》《我的博士老公》《冰与火的青春》《神犬小七》电影《我的青春蜜友》《谍·莲花》《柳下惠》,纪录片《伟大的历程》《大三峡》,小说《新青年》《我的博士老公》。
代后记
美人如梦
梁振华
记不起几时头一回读到《楚辞》了。
如果可能,我宁愿重新想象这样一个时刻:或高山之巅,怪石嶙峋,云气氤氲;或江河之侧,波涛汹涌,一泻千里。那是与天地对话的时刻,是我,非我,已然不知。
明代文人蒋之翘这样说道:
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
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
风夜雨之际,哀蛩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
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鬼习人语来向人拜;艳逸处,似美人走马,
玉鞭珠勒,披锦绣,佩琳琅,对春风唱一曲《杨白华》;仙韵处,
似王子晋骑白鹤,驻缑山最高峰,吹玉笙作凤鸣,挥手谢时人,
人皆可望不可到。
人皆可望,而不可到。哪里还容得怠慢和亵渎?
当然,可望不可到的,不止《楚辞》里的诗章,更是屈子其人。
思美人兮安在?此情寄兮何方?
斯人
凝望干载,总教人忍不住遥想,历史中那是怎样的一个人?
司马迁笔下寥寥数百字的记述,实在难以概括彼人的绚烂一生。有时候甚至觉得,若不是当年那义无反顾的决绝一跃,将一切尽付滔滔江流,也许,反而能留下些许蛛丝马迹供后人索考。也难怪,连太史公都“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之人,我等后世之俗子凡夫,又该怎样去顶礼?
他是司马迁笔下“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的政治家?
还是如闻一多所猜度, “在科举尚未施行的战国时代,没有独立的社会地位和生存条件,只有依附于当时的国君与贵族才能生存”的文学
“弄臣”?
茫茫青史,关乎他的记载却寥寥无几。倒是在百姓口耳相传的故事中,他的童年,他的少壮,他的盛年,他的迟暮,甚至他身后的归宿,都生发出了无数浪漫的细节。如同李太白磨针的铁杵,他的秭归故里传说有神奇的井水,能照出人心清浊;如同精卫鸟填海的坚贞,据说西陵峡至今响着“我哥回”的鸟鸣,是他民间的义妹在唤他归来……或许也如伍子胥那般,他早已化作江神,护守着所挚爱的荆楚山川大地;而这片大地上的生民,也早已将他的轶事融入骨血与生命,长流不绝。
真幻,实虚,已然分辨不清。其实,为何要去分辨呢?不过是寄予,不过是怀想。
他未能实现的愿望,有人期冀为他实现。清人周乐清,在自己创作的戏曲中,写他被渔父救活重返楚国政坛,献策楚王,最终,楚国联合赵国击败秦国,以雪前耻。
他挥洒不去的悲愤,干百年后依旧有人与之共鸣。郭沫若写于1942年的话剧《屈原》里,向风及雷电发出了这样的咆哮:
炸裂呀,我的身体!炸裂呀,宇宙!让那赤奈条的火滚动
起来,像这风一样,像那海一样,滚动起来,把一切的有形,
一切的污秽,烧毁了吧!烧毁了吧!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
暗烧毁了吧!
他早已不是单纯的他自己,他已穿越时空,化为图腾,在华夏的广袤天宇,将灵魂附身给了每一个能够感知他心灵的人。
既如此,他是何人,还重要吗?
即便不是高阳苗裔、楚国宗室,难道又能减损他的高贵?即便没有辞赋传世,难道又能消弭他的雄伟?这个名字,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民生结成了一体,它是千千万万个生命、千千万万种理想与信念的集合。这个名字也并非仅属于中华,四海之阔,九州之遥,凡汉字所到达的地方,就有他的诗,他的故事.以及纪念他的节。
故土
奇土,孕生奇士。
这片奇土,在他之后,造就了更多叱咤睥睨的人物。而他,是不可否认的源头。这片奇土上的芸芸众生,流着从他身上承继而来的血脉,冲接万灵万物,生生不息。
荆楚湖湘,古陆浮沉。传说祝融一脉开疆拓土,遂成就华夏中这一片与众不同的方国。是烟涛浩淼,婷婷如黛的洞庭,有多少鱼龙水精蹈舞其间,光怪陆离共绘一幅神鬼传奇;是一泻千里,东流不返的长江,……
隔了两干个端阳
从远古的悲剧里隐隐传来
龙子龙孙列队在堤上
鼓声和喝彩声中
夭矫矫竞泳着四十条彩龙
追逐一个壮烈的昨天……
余光中作于1980年端午的这首《竞渡》,远不如《乡愁》闻名。但这份别样的乡愁,或许比那湾浅浅的海峡更催动人心。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的端午习俗,是炎黄子孙凝聚在血脉中的共同记忆,而这跨越时空、直抵心灵的情感,不正是因屈原而缔结下的恒久追思?
历史与人生是统一体。每一个人,即便傲岸如屈子,当初也并不会觉得自己会在历史中写下气象如此阔大的章节。他所在的时代和世界,暗夜如磐,他只是执着地燃烧了自己。而这燃烧的炬火,从凋敝颓败的楚国以降,辉映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夜空,也为那许多心中有光的同路人照亮了行途。
是的,时至今日,他仍未死。
真正的历史,是将过去、现在、未来贯通的一体。不遮眼于现实浮华,力求在苍莽的时间中寻找永恒,这是生命最高贵的价值。当然,又有几人拥有与时间抗衡的意念和力量?这也正是经历时光淘洗,只有寥寥无几的名字留下来的原因。
真正的历史,也不只是写在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图表方框。每个人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鲜活的历史。每一个人生都是一部历史,每个人都在亲历它,但它的色和味、它存在的价值,却常不为自己所知。面对两干多年前的这具生命,幸而为写作者,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在史著、诗章、传说、逸事的夹缝间,填充自己的想象,如履薄冰般完成了这个故事。
“思美人”——取自《楚辞·九章》的这个诗名,从下决心书写故事那一刻起,就牢牢盘踞在心底,不可更易。
这个专属美人的世界里,有灵均,有楚王,有湘君湘夫人,有庄周、孟轲,有云梦大泽、九层之台,也有合纵连横的金戈、家国兴亡的烽烟、变法图强的呐喊;自然,还有盈野的香草和袅袅秋风,有潇潇洞庭水、清清汨罗江。
而今,像梦一样,这个世界“复活”了。通过许许多多朋友和同道的协力,居然化作了可观看的画面、可聆听的旋律、可评说的剧情。
要特别感谢张辉、胡雅婷、秦文,谢谢你们对这个故事的卓越贡献。也感谢邓婧和颜西,促成四卷本小说以让我欣悦的方式问世。
思美人兮长在,此情寄兮不悔。
美人,如梦。
2017年3月25日
于北京双井
梁振华的《思美人(典藏版共4册)》是《芈月传》《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后再度引爆关注百万字虐心长篇小说,包括《思美人·山鬼》、《思美人·湘君》、《思美人·天问》、《思美人·离骚》。
《思美人·山鬼》讲述了战国时期,楚国内有三大家族把持朝政,外有崛起之秦国虎视眈眈。位列百臣之首的屈、景、昭三家是为楚国大鼎之三足,维系着朝堂势力。屈原身为屈家次子,此时已因诗才名满天下,然而因为一个不能明言的身世秘密,他被限制于一方天地,不得施展文治武功。自少年起,他的梦中总会频频出现一个身披薜荔带女萝的绝色女子,因为立于云山之巅,潜游深潭之底而被成为“山鬼”。然而令屈原没想到的是,他在楚国祭祀当天,于闹市与梦中“山鬼”——莫愁女意外相遇。至此,他与莫愁女开始了一段相互羁绊、百转千回的爱情,而他们走向至美爱情的每一步,都让他逐步陷入虎狼环饲之险境,却也因此开启了他为生民立命的胸襟与志向。与此同时,秦国拜张仪为相,开启了灭楚的步伐。权斗、宫争、争霸天下,卷入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无可言说的命运与问天之抗争。
《思美人·湘君》 讲述了楚怀王喟叹于屈原之才,与他引为知己。为酬怀王,屈原誓去楚国最幽暗与鬼魅丛生之底当一县之尹,他废农奴,削权贵,触犯了朝堂无数人的利益,几成众矢之的,唯有楚怀王信之任之。幽篁之地,暗箭难防,两度生死劫波,幸得莫愁女舍命相救。相爱相许,却被无数力量撕扯,痛斩情缘,心死何伤。与此同时,张仪勾结子尚,安排田姬入宫,阴谋阳谋,秦楚大战一触即发。屈原一家征战沙场,而秦相张仪利用几十年前的一个秘密,志在击溃屈家十万精锐。楚宫中,也并不安宁,妖姬郑袖联合皇叔子尚,也欲置屈家于死地。虎狼环伺,屈原如何脱险?而那个隐藏于身旁,一次又一次冒死相救的人又会是谁?
《思美人·天问》讲述了屈原被困秦营,暗中守护他的莫愁女献计相救。千里沙场,再相逢时已是物是人非,彼时屈原已娶昭碧霞为妻,两人心中裂痛却无力靠近。屈伯庸发现皇叔子尚暗通秦国,写密报给楚怀王,使者半路却被子尚的人劫杀。为除屈伯庸,子尚串通张仪,以几十年前屈由身世挑拨挑起屈家军内讧。屈由心中愤恨,战场上罔顾屈伯庸与军士性命,一念之差致使十万屈家军战死疆场,最后关头幡然醒悟冲入敌营,却已无力回天,命丧敌营。屈伯庸重伤回朝,死于楚王面前,屈母亦含恨而亡。屈家满门仅剩屈原独行于世,幸有昭碧霞在最痛苦的时候陪伴身侧。恰在此时,楚怀王偶遇莫愁女,宣旨进宫。莫愁女万分不愿,却无奈一步步卷入后宫争斗……爱情既无,理想又该放置何处?面对这千疮百孔的楚国河山,屈原又将如何九死不悔,变法图强?
《思美人·离骚》讲述了战国时期,群雄争锋。生于名门的天才少年屈原,机缘巧合爱上了民间女奴莫愁女。然而,身处内忧外患、危机重重的楚国,二人虽相知相恋,却不能相守相依。为了冲破命运的桎梏,二人不畏门第之别,相爱相惜,在同恶霸与权贵的斗争中卷入了宫斗权争、家国情仇的漩涡。
与此同时,身负宏才大略的屈原,一步步踏上了拯危救国、九死不悔的旅程。有心报国,无力回天,屈原终万念俱灰,痛沉于汨罗江;莫愁女则驾舟去远,从此荡舟江湖。
《思美人(典藏版共4册)》是莫言亲笔题写的书名,是北师大教授梁振华历时五年,倾无量心血创作。
这里有一次穿越时空的浪漫冒险;有一段凄美虐心的千古奇情;是一部青春瑰丽的诚意巨作。
它再现战国秦楚争霸、权斗宮争之诡谲无情,为你讲述乱世羁绊重重、虐心哀婉的至美爱情;并刻画屈原天地君子、命运流转之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