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19世纪以来,中国出版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外来刺激与内在需求相结合,促使中国出版业从传统向近代转型,现代化是研究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的新视角。《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研究(1800-1949)》试图提出认识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的有益框架,从图书流通体系、出版技术、出版法律、出版企业制度、出版业同业组织、编辑出版家等方面讨论中国出版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主要标志,并通过对出版物的分析统计,揭示了出版业现代化对出版物数量和类目的影响。 作者简介 邓咏秋,女,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图书馆学专业,2005年在北京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近现代图书出版史。现为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编审、民国文献编辑室副主任。参与编写《中国出版通史·民国卷》(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编有《民国时期私家藏书目录丛刊》(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年)、《京报副刊:总目、索引》(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等图书,在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书评、编辑札记等20多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现代化的含义 第四节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研究的新视角:现代化 第五节资料准备与研究现状 第六节本书创新之处 第七节本书主要内容 第二章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的背景 第一节中国社会逐步开放 第二节中国出版业现代化的经济背景 第三节城市化的发展 第四节现代教育的发展 第五节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第六节汉语的现代化 第三章出版业主体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第一节传统出版业主体的转型 第二节现代出版业主体的兴起 第四章图书流通体系的现代化 第一节古代的图书流通体系 第二节图书流通体系现代化的前提:交通和邮政的现代化 第三节全国性图书发行网络的建立 第四节图书价格和销量的变化 第五章出版技术的现代化 第一节现代印刷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冲击 第二节出版技术现代化的动力 第三节印刷技术现代化对中国书籍制度的影响 第六章现代出版法律的形成 第一节现代出版法律立法的进程 第二节稿酬制度的建立与职业作家群的产生 第三节现代版权观念的形成 第七章现代出版企业制度的形成 第一节出版企业组织形式的现代化:股份公司的兴起 第二节中国现代出版企业制度建立的特点 第八章出版业同业组织的现代化 第一节出版业同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现代出版同业公会的功能 第三节出版业同业组织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第九章现代编辑家出版家的形成 第一节现代编辑家出版家的出版理念 第二节现代出版家的市场意识 第三节现代编辑家出版家的生存状况 第四节编辑家出版家与作者、读者 第十章出版业现代化对出版物的影响 第一节译书 第二节图书数量的变化与图书分类法的演进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