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量误差理论
1.1观测值与观测误差
1.1.1观测值及其函数
1.1.2观测误差
1.2误差分类
1.2.1误差来源
1.2.2误差分类
1.2.3粗差特点及其处理办法
1.2.4系统误差
1.2.5测量平差的任务
1.3偶然误差统计特性
1.3.1偶然误差的表示方法
1.3.2偶然误差的分布特性
1.3.3偶然误差的意义
1.4精度指标
1.4.1精度、准确度、精确度
1.4.2精度指标
1.5误差传播律
1.5.1线性函数协方差传播律
1.5.2非线性函数协方差传播律
1.6协方差传播律的应用
1.6.1协方差传播律的应用步骤
1.6.2算术平均值的中误差
1.6.3水准测量误差传播律
1.6.4方位角误差传播律
1.6.5极坐标误差传播律
1.6.6三角高程测量误差传播律
1.7权与定权
1.7.1权
1.7.2定权
1.8协因数与协因数传播律
1.8.1协因数与协因数阵
1.8.2协因数传播律
1.9由真误差计算观测值的中误差
1.9.1测角中误差
1.9.2往返观测值的中误差
习题
2测量平差原理
2.1测量平差概述
2.1.1测量平差的观测值
2.1.2多余观测
2.2测量平差函数模型
2.2.1必要观测
2.2.2函数模型
2.3最小二乘法测量平差
2.3.1平差原理
2.3.2精度评定
习题
3条件平差
3.1条件平差原理
3.2水准网条件平差
3.2.1确定水准网必要观测值数
3.2.2水准网中条件方程的列立方法
3.2.3条件平差实例
3.3测角网条件平差
3.3.1条件方程个数的确定
3.3.2条件方程的列立
3.4测边网条件平差
3.5导线测量条件方程
3.6精度评定
3.6.1v’PV的计算
3.6.2单位权方差的估值公式
3.6.3协因数阵
3.6.4平差值函数的协因数
3.7条件平差算法与算例
3.7.1条件平差算法
3.7.2务件平差算例
习题
4间接平差
4.1间接平差原理
4.2水准网间接平差
4.3三角形网间接平差
4.3.1非线性误差方程的线性化
4.3.2测角网误差方程
4.3.3测边网误差方程
4.3.4参数近似值计算
4.4精度评定
4.4.1y’P’,的计算
4.4.2单位权方差
4.4.3协因数阵
4.4.4参数函数的中误差
4.5间接平差算法与算例
4.5.1同接平差算法
4.5.2间接平差算例
习题
5误差椭圆
5.1点位误差
5.2位差的计算
5.2.1点位中误差和协因数的计算
5.2.2任意方向∞上的位差
5.2.3位差的极大值E和极小值F及极值方向
5.2.4用极值E、F表示任意方向函上的位差
5.3误差曲线
5.3.1误差曲线的概念
5.3.2误差曲线的特点
5.3.3绘制误差曲线的方法
5.3.4误差曲线的用途
5.4误差椭圆
5.5相对误差椭圆
习题
6测量平差软件应用
6.1平差易软件应用
6.1.1系统简介
6.1.2系统功能菜单
6.1.3平差易控制网平差计算流程
6.1.4平差易平差的数据文件组织
6.1.5平差易控制网平差实例
6.2科傻系统应用
6.2.1系统简介
6.2.2系统功能菜单
6.2.3控制网测量平差计算
6.2.4平差设置
6.2.5图形显绘
6.2.6报表输出
6.3MATLAB软件应用
6.3.1MATLAB简介
6.3.2MATLAB的基本界面
6.3.3MATLAB矩阵运算
6.3.4MATLAB在平差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