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人
余夙与同里黄痴相友善。痴,胖夫也,饮食兼数人。兄某太史,能文章,落笔有光气,每会文,辄倾其曹。家有林亭池榭,至幽邃。每荷花开时,红白竟池。余时荡小舣其中,或居竹中读书竟日,主客至不相知,食时始聚。子女五六人,长者十馀龄,乃不知其皆革命巨子也。
痴三子二女。长者驯善,顾有内疾,西医言其疮在肠,不剖且死,剖之或可得生。而痴终以顾惜不之许,已而果死。其仲与叔遂挟其妹留学于东瀛。妹日建人,合“人”与“建”为“健”,自谓健过男子耳。
建人美秀而通文,顾见前清中衰随会,外侮凌践,而亲贵方广纳赇赂;复严种族之辨,兵要财源,皆操贵近之手;天下汹汹,而政府耳若聩而目若瞑也。则喟然日:“建人今日殆与满清不两立矣!”痴乃不审其女所抱,则为嫁之伧家。伧亦衣冠胄裔,顾冒利而多疑,闻建人洒脱有大志,目以为荡,定情之夕,竟以语箴之。建人怒日:“若意不我贞也,请从此绝!”遂归外家,久不与伧相见。亲族或有谏者,辄拒,即痴亦不能屈也。或独身挈皮箧,往来汉上。其两弟亦勇鸷有胆干。
时张氏督粤,众谋于粤中起事。建人纳炸弹、手枪于空楷中,白衣而斩,痛哭扶楷。自舟登陆,馆于城中,设幕而受吊,号丧夫也,枪弹遂续续入城。建人弟洞,尤骁捷善斗。当众人节署纵弹时,城兵已四合,众寡势殊,而主将某前遁,洞果杂众中行者,亦免。洞抱纛不去,弹贯其胸,拟仆。而建人亦于乱军中掷二弹,炸数人,竟以智计自脱。
痴方居汉上,闻洞死,意女子皆烬矣。已而建人及其仲弟至,始闻叔之丧,已而又闻叔之残骨瘗黄花岗矣。伧家伟女所为,复以人来请。建人笑日:“余出入万死中,合壮士谋建大业,知与死亲耳。伧不我贞者,何为念及弃妇?顾虽与伧绝,然曾挂名其家,余终不更嫁,以败余贞。伧家若更娶者,听伧所为,不惟弗恚,且出之诚款,告伧勿余廑也。”时武昌事起,或云建人亦奔走其间。事平,仲亦一至京师,得武阶。顾不直新政府所为,抑抑南归。而建人者,今乃不知所向矣。
畏庐日:若建人者,可云雌中之英矣[28]!顾当时谋革命,出入万死而不蹶者,今皆雌伏不出;其出而开会号召徒侣者,皆雌而非英者也。真谋革命者,宁有所图,功成而犹计利禄,往往败不旋踵。则宜乎开会而号召徒侣者,其中终不见有建人者。
注释
[1]本篇选自《畏庐漫录》,是林纾的笔记小说。民国元年(1912)11月1日,《平报》在北京创刊,开辟“践卓翁短篇小说”专栏。林纾陆续发表短篇小说,后来由都门印书局结集印行,书名即为《践卓翁短篇小说》,共出版三辑。后易书名为《畏庐漫录》,于1922年10月由商务印书馆印行。“短篇小说”易名“漫录”,暗示了小说的创作风格。
[2]太史:古代官名,明、清时称翰林为太史。
[3]光气:光彩,此处指文采。
[4]曹:众人。此句指每次结会作文,都能使同僚为之倾倒。
[5]红白竟池:红色、白色的荷花争相斗艳,开满了池塘。
[6]舰(shuung):小船。
[7]顾:只是。内疾:体内的疾病。《汉书·吴王濞传》:“吴王身有内疾,不能朝请二十馀年。”颜师古注日:内疾,谓在身中,不显于外。
[8]东瀛:日本。
[9]中衰阮会:中道衰落,灾难不断。《汉书·李寻传》:“寻见汉家有中衰阮会之象。”
[10]亲贵:皇室至亲。赇(qiu)赂:即贿赂。
[11]辨:辨别,分别,“严种族之辨”,谓在我国各族间严格划分等级界限。
[12]伧(cang)家:蛮横之家。下文“伧”,即伧家省称。
[13]衣冠胄裔:世家子弟。冒利:贪利。
[14]箴:规诫。
[15]汉上:泛指汉水至长江一带,此应指荆襄,亦称荆州,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16]张氏:此指张鸣岐(1875~1945),字坚白,号韩斋。山东无棣县人,举人出身。曾为陕西巡抚、四川总督、两广总督岑春煊幕僚,是岑春煊的心腹亲信。后任广西布政使、广西巡抚,宣统二年(1910)署两广总督,第二年兼署广州将军。1911年4月黄兴发动广州起义,张鸣岐调兵镇压。武昌起义后,张鸣岐逃亡至香港、日本。袁世凯执政期间回国,任袁世凯的高级顾问,辅佐袁世凯称帝,被封为一等伯。袁世凯死后,离京赴上海定居,后迁居天津英租界。抗日战争期间投敌,1945年病死于天津。
[17]槽(hui):粗劣质陋的小棺材。
[18]斩:即斩衰(cui),此作动词,不缝左右两边和下边的丧服。
[19]节署:官署。指督署,总督衙门。纵弹:投弹。
[20]纛(da0):军中大旗。
[21]瘗(yi):埋。黄花岗:由红花岗改称,在广东番禺(今广州)城东北白云山麓。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前先有广州起义,死难者八十余人,其中七十二人合葬于此,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22]伟女所为:以女(指文章中的黄建人)所作所为为伟,即钦佩女子的所为之意。
[23]不惟弗恚(hui):不仅不怨恨。恚,怨恨。
[24]勿余廑:勿廑余,不要只守着我,意谓还可再娶。 [25]武昌事起:指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26]武阶:军职。阶,官阶。
[27]不直新政府所为:不以新政府所做的事为然。不直,不以……为直。直,正,无阿曲。
[28]雌中之英:女中英杰。雌,女性。
[29]不蹶:不死。蹶,僵毙。
[30]雌伏:屈居人下。此为退隐之意。
解读
宣统退位,林纾欢呼;袁世凯称帝,林纾不齿;女子革命,林纾赞美。无论诗或小说,林纾爱国之心可鉴。难能可贵的是,林纾在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女革命者的形象,且对其赞赏有加,显示了他的革命态度。建人出场,作者没有像才子佳人小说那样挥毫泼墨渲染她的美貌、才识,只以“美秀而通文”一语带过,语言精练至极。但刻画女子的思想性格,作者不吝笔墨。建人身为女子,但巾帼不让须眉。面对“天下汹汹,而政府耳若聩而目若瞑也”的形势,此女子拍案而起:“建人今日殆与满清不两立矣!”而且言必信,行必果。革命者粤中起事,建人将炸弹、手枪装在棺木里,伪装丧夫,白衣扶柩痛哭,运入城中。身临险境毫无惧色,“掷二弹,炸数人,竞以智计自脱”,女豪形象跃然纸上。而且建人投身革命,不为功名利禄,“则宜乎开会而号召徒侣者,其中终不见有建人者”。追求道义,淡泊名利,功成身退,可以说是林纾对革命者的理想建构。
这篇小说,可以作为林纾向往革命,歌颂革命的例证。婚姻在建人眼里居于革命之后,她不愿受家庭羁绊,只想与革命同仁并肩战斗。伧家不了解她的胸怀,“目以为荡,定情之夕,竞以语箴之”。建人断然绝之,“即痴亦不能屈也”,显示了建人捍卫人格尊严的果敢。建人虽然自尊自强,但她同意伧另娶,自誓不嫁他人,“顾虽与伧绝,然曾挂名其家,余终不更嫁,以败余贞”,如此刚烈,令人扼腕。从父嫁伧,抗夫分居,逆父不返,却走不出“从一而终”的贞洁怪圈,生动地展示了黄建人思想性格的复杂性,也表现了林纾女性审美思想的复杂性。
小说不足一千字,语言简洁明快,人物形象生动。“天下汹汹,而政府耳若聩而目若瞑也”,民间与官府形成强烈反差,十几个字,极尽政府之丑态,极抒作者之愤慨。“痴,胖夫也,饮食兼数人”,“每会文,辄倾其曹”,寥寥数语,一个心宽体胖、乐观开朗、才气纵横的“痴”触手可及。虽然父亲“不审其女所抱”,然建人之豪气有其父之风范,建人有见识有胆魄,亦得益于家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小说选自《畏庐漫录》,“漫录”乃创作风格,叙事无拘无束,情节环环相扣,写人声东击西,因果合情合理。
(吴毓鸣)
P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