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哈赤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是科尔沁如花的女子们给自己带来了好运。据史书上的客观数据显示:纵观清朝这一代,满蒙皇家贵族间的联姻竟然高达五百八十六次之多,这个数字实在是让人瞠目结舌。
满族在关外的三十二年中,有过八十四次的联姻。在人主中原的二百六十八年间,则发生过五百零二次的联姻。其中,清皇室女子出嫁给蒙古上层贵族的联姻四百三十次,东北时期二十七次,人主北京后四百零三次。清帝王及宗室子弟迎娶蒙古族贵族女子一百五十六次,关外五十七次,人关后九十九次。这样两族间大规模、长时间的联姻活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布木布泰的祖父莽古思,堪称这场联姻活动中目光独到的精明人,俗话说:“女人事业做得好,不如嫁得好。”把这句话用到他和他身边的女人身上,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他所操作的数次联姻的质量,竟然维系了博尔济吉特氏的百年兴衰,这一点恐怕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
莽古思王爷嫡传的五代女子中,陆续进驻大清王朝的宫殿中,产生了四位皇后、三位皇妃以及十余位的亲王福晋。
莽古思兄弟三人在科尔沁蒙古人中都很有势力,莽古思自己是老大,老二是那个被努尔哈赤追赶得“赤条条”的明安,三弟叫孔果尔。三兄弟决定与建州女真人联姻后,二弟明安、三弟孑L果尔做出了非常实在的选择:他们各自把自己的一个女儿嫁给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努尔哈赤做侧福晋。
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的春天,即布木布泰出生第二年,她的祖父莽古思,把打扮得花团锦簇的十六岁的爱女哲哲,也就是布木布泰的亲姑姑,亲自送入了建州女真的地界,与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贝勒成亲。
努尔哈赤对这位德高望重的科尔沁王爷非常重视,特意让这场婚事的男主角皇太极带领一支盛大的迎亲队伍,走到数百里之外的辉发河流域迎接。当时,他们就在辉发的扈尔奇山城,大开城门,迎接来自草原各方的嘉宾。
在鲜花盛开的草场上载歌载舞,大宴亲朋好友,那一场婚礼的精美与华贵,在那征伐无度的战乱年代实在难得一见。
皇太极与哲哲结婚之前,已经有原配福晋乌拉纳拉氏,并已经生下一个儿子,名叫豪格,当时豪格已经六岁了。虽然哲哲进门晚,但是她被视为科尔沁蒙古的使者,地位要高于皇太极的原配乌拉纳拉氏,所以刚一进门就当上了大福晋(正福晋)。皇太极登上汗位后,哲哲就被封为中官大福晋,主持后宫,掌握大权。后来涉及布木布泰和她的儿子福临命运的大事,都得益于哲哲的大力支持和襄助。
在姑姑哲哲嫁为人妇的时候,皇太极生命中另一位重要的女人——布木布泰,还在襁褓之中沉睡着。当然,她并不是这个家里唯一的女儿,她之前还有一位从小就出落得仿佛淡白梨花般婉约的姐姐——海兰珠。
哲哲虽然是她们的亲姑姑,但是因为路途非常遥远,再加上春天的气候寒热难测,海兰珠与她的小妹妹布木布泰无缘姑姑哲哲的结婚盛典。可是,她们姐妹早已经命中注定,会在若干年后,在清官那雕檐溢彩的华美建筑中,与姑姑哲哲相逢。
就在布木布泰还在静静成长的岁月里,她命中注定的夫君皇太极,却早已经展现出了雄才大略。他不但文采好而且力气很大,很得努尔哈赤器重。
万历四十四年(1616)正月初一,皇太极和他的众位兄弟为努尔哈赤举行了庄严的仪式。努尔哈赤尊号“覆育列国英明汗”,建立金国,也称大金或后金,年号“天命”。
P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