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广泛搜集传世文献和考古证据,综合运用历史学与科技史研究方法,以马具、日用工具、纺织技术等案例为切入点,讨论了古代历史时期科技知识沿着以丝绸之路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网络传播的诸多问题。本书通过贸易、战争、宗教等各种途径,各个领域的技术知识通过适应新的环境以及目标文化中的习惯传统,在跨文化之间历经差异性,很终形成相似性的传播过程。无论是传统上认为的边缘或中心文明,均在古代丝绸之路科技传播上扮演了积极角色。可以说,科技知识的传播是前现代世界优选性的重要方面。 作者简介 陈巍,1985年生,2007年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随邹大海研究员攻读硕士(数学史),2010年随张柏春研究员攻读博士(技术史),2013年获博士学位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为中外技术交流史、数学史。已在《自然科学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导言 章 技术传播视角下的丝绸之路 节 环境、物产与经济带 第二节 民族的变迁及其相互交往 第二章 丝绸之路上的蹄铁 节 发明蹄铁的知识语境 第二节 关于蹄铁的文献史料 第三节 考古发现的蹄铁实物 第四节 与西方早期蹄铁的比较 第五节 讨论 第三章 丝绸之路上的马镫 节 谁发明了马镫 第二节 马镫的早期传播 第三节 讨论 第四章 丝绸之路上的系驾法 节 系驾法的原理 第二节 误传的先进性 第三节 古代系驾法的分类 第四节 再议靷的功能 第五节 靷在欧亚大陆上的源流 第六节 讨论 第五章 丝绸之路上的剪刀 节 剪刀的技术知识与境 第二节 10世纪前的中国剪刀 第三节 从交股剪刀到双股剪刀 第四节 欧亚大陆早期双股剪刀 第五节 讨论 第六章 丝绸之路上的提花机 节 提花机的技术知识与境 第二节 提花机与中国古代工艺传统 第三节 提花机的传播脉络 第四节 余论:提花机与信息技术 第七章 丝绸之路上的缂织技术 节 关于缂织传播的已有观点 第二节 接受视角下的知识传播 第三节 缂织应用的技术与文化语境 第四节 缂织的初步中华化:隋唐至五代 第五节 缂织于中华周边的扩散 第六节 缂织中华化的完成:宋代 第七节 讨论 结论 节 多样性技术知识的分布 第二节 技术知识传播的方式与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