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郭文炯,1965年,教授,硕士生导师,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城乡统筹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城镇与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地理学会城市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智库专家,山西省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校工委联系专家。一直从事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煤炭资源型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空间协调布局研究”等国家、省部级研究课题20余项,参与了多项全省性城镇化研究与规划项目,出版论著5部,发表论文50余篇,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8项。 姜晓丽,1985年,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发展相关研究,以靠前作者在《地理科学》《地理研究》《人文地理》等重量刊物发表多篇论文。目前主持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汾河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对策研究”。 张侃侃,1983年,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地理与城乡规划。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先后在国家正式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 目录 丛书出版前言 / 王尚义 代序:从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出发 / 侯甬坚 第一章 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研究的历史流域学视角 / 1 第一节 流域特征与历史流域学研究 / 1 第二节 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的研究重点 / 8 第三节 国内流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研究进展 / 11 第二章 汾河流域城镇发展的区域环境基础 / 23 第一节 区域自然环境基础 / 24 第二节 区域社会环境特征 / 30 第三节 区域资源概况 / 53 第三章 汾河流域城镇变迁的历史过程 / 58 第一节 城镇的起源与产生 / 58 第二节 明清以前的城镇变迁 / 60 第三节 明清时期城镇发展与布局 / 72 第四节 先秦至明清城镇变迁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 75 第四章 1949年以来汾河流域城镇化进程与动力机制 / 89 第一节 1949年以来汾河流域城镇化的阶段划分 / 89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的流域内部差异 / 92 第三节 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 103 第五章 汾河流域城镇规模分布与职能组合 / 110 第一节 城镇等级规模理论及研究方法 / 110 第二节 城镇等级规模分布现状及演化 / 114 第三节 城镇职能类型与演进特点 / 120 第六章 汾河流域城镇空间布局与空间联系 / 138 第一节 城镇空间分布的演进特征 / 138 第二节 城镇空间分布与联系的现状特征 / 143 第三节 城镇空间组织模式 / 151 第四节 城镇密集区发育程度与空间组织 / 154 第七章 汾河流域城镇发展的水土资源保障 / 168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的用水保障 / 168 第二节 城镇发展的建设用地保障 / 181 第八章 汾河流域滨河城市空间形态与文化特色 / 195 第一节 滨河城市空间形态的一般解析 / 195 第二节 太原市滨河空间形态特征分析 / 206 第三节 滨河城市文化环境特色及营建 / 216 第九章 汾河流域城乡生态空间格局的区域案例 / 226 第一节 城乡生态本底与建设现状特征 / 227 第二节 城乡生态建设思路与空间格局 / 233 第三节 城乡生态建设的重点与机制保障 / 241 第十章 汾河流域城镇化背景与协调发展策略 / 248 第一节 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 / 248 第二节 城镇化的战略取向 / 256 第三节 城镇协调发展机制和对策 / 265 后记 / 271 内容推荐 城镇体系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内不同职能城镇组成的整体。我国目前城镇研究多以行政单元或经济区(城镇群)为地域单元。实际上,流域既是一个自然单元,也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单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特征,以流域为单元,开展城镇体系演进、结构、功能研究,不仅具有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