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那年,我在书上看到一幅很精美的画,那本书的内容和原始森林有关,书名叫《丛林奇遇记》。画中有条大蟒蛇正要吞食野兽,这里是那幅画的副本:
书上这样描述:“大蟒蛇会把猎物整个吞进去,完全不用咀嚼。然后它们就无法动弹了,要花长达六个月的时间在静卧中进行消化。”
从此,我对丛林中的奇遇产生了无穷尽的遐想。我也用彩色铅笔描绘出了我的第一幅图画,这就是我的第一号作品:
我把我的这幅杰作拿给大人们看,我问他们能不能看出来我画的是什么,是不是让他们感到害怕。
他们回答我说:“一顶帽子有什么可怕的?”
可我画的不是一顶帽子,是一条巨蟒正在消化着一头大象。于是,我又把蟒蛇肚子里的情形画了出来,以便能够让大人们看懂。这些大人们总是需要解释。我的第二号作品是这样的:
大人们劝我,别画这些打开肚皮的或没打开肚皮的蟒蛇的图画了,还是把心思放在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文上。就这样,在六岁的那年,我就放弃了当画家这一美好的愿望。我的第一、第二号作品没有得到大人们的认可,让我感到十分沮丧。这些大人们自己什么都不懂,总是需要孩子们来给他们解释,这真让我们累得够呛。
后来,我只好选择学习另外一门职业,我学会了开飞机,我差不多飞遍了整个世界。的确,地理知识帮了我很大的忙,我一眼就能够分辨出中国和亚里桑那。要是在夜里迷失了航向,这是非常有用的。
这样,在我的生活中,我跟许多严肃的人有过很多接触。我在大人们中间生活过很长时间。我仔细地观察过他们,但这并没有使我对他们的看法有多大改变。
每当我遇到一个头脑还算清楚的大人时,我就拿出保存着的、随身携带的第一号作品来试探他。我想知道是否有人能真正地理解这幅画。但,他们总是这样回答我:“这是一顶帽子。”如果对方这么回答,那我不会再和他们提起大蟒蛇、原始森林和星星。我会迁就他们的话题。我会跟他们谈论桥牌、高尔夫、政治或者领带。这些大人会很高兴,觉得他们结识的这个人真是善解人意啊。
我就这样一直孤独地生活着,没有一个能真正谈得来的人,一直到六年前,我的飞机在撒哈拉沙漠上空发生了故障,发动机里的某个部件损坏了,我被迫在撒哈拉沙漠降落。身边没有机械师,也没有承载旅客,我只能试图独自完成这个困难的维修工作。这对我来说是个生与死的问题,我随身带的水只够饮用一个星期。
第一天晚上,我就睡在这远离人间烟火的大沙漠上,我感到自己比大海中坐在小木排上的遇险者还要孤独。而在第二天朝霞初露,当一个细细的奇妙的声音把我唤醒的时候,你不难想象我当时多么惊讶!这细细的奇妙的声音说道:“请你给我画一只羊,好吗?”
“啊!”
“给我画一只羊……”
我就像是受到了惊雷轰击一般,猛然站立起来。我使劲地揉了揉眼睛,仔细地看了看。
我看见一个十分奇怪的小家伙正严肃地凝视着我。这是后来我给他画出来的最好的一幅画像。
可是,我的画当然要比他本人的模样逊色得多。这可不是我的过错。六岁那年,我那个成为画家的梦想就被扼杀了,除了画过开着肚皮和闭着肚皮的蟒蛇,后来再也没有学过画画。
我非常惊奇地瞪大眼睛,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别忘了,我当时处在远离人烟千里之外的地方。而这个小家伙给我的印象是,他既不像迷了路的样子,也没有半点疲乏、饥渴、惧怕的神情。他丝毫不像是一个迷失在荒无人烟的大沙漠中的孩子。当我在惊讶之中终于能开口说出来话的时候,对他说道:
“……你在这儿干什么?”
可是他却不慌不忙地,好像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一样,轻轻地对我说道:
“请你……给我画一只羊……”
当一种神秘的东西使得你心惊肉跳的时候,你是不敢不听从它的命令的,尤其是在这荒无人烟的沙漠上。在面临死亡危险的情况下,尽管这样的举动使我感到十分荒诞,但我还是掏出了一张纸和一支钢笔。P3-11
安东尼·德·圣埃苏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1900—1944),出生在法国里昂,是法国文学历史记录神奇的作家。同时,他还是一位飞行员,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1944年,在一次飞行任务中失踪。除了飞行,用写作探索灵魂深处的寂寞是他的另一终生所爱。他生平发表了5部作品:《南方邮件》《夜航》《人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和《小王子》。而《小王子》问世后获得一致好评,优选销量超过2亿册,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较佳读物”。
张睿君,出生于灵韵之乡陕西汉中,热衷于汉文化与中西方文学的学习和研究。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专业,以其精深的外语造诣翻译长篇国外名著,《Chinese Characteristics》译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性格》;《The Yearling》译名《周岁》,其同名电影曾获美国电影金球奖,译本《周岁》荣居2014年1月中国好书榜。
《小王子》是“为了大人而写的一部充满激情的寓言”。尽管《小王子》是一部“为孩子们写”的书,尽管作者请孩子们原谅,他“把这本书献给了一个大人”,尽管他声称献给“懂得给孩子们写的书”的大人,或者曾经是孩子的大人,然而,这本书究竟是为了大人还是为了孩子的问题还是提了出来,并且一直争论不休。
——《纽约时报》
我说《小王子》是天才之作,说的完全是我自己的真心感觉,与文学专家们的评论无关。我甚至要说,它是一个奇迹。世上只有极少数作品,如此精美又如此质朴,如此深刻又如此平易近人,从内容到形式都几近于完美。却不落丝毫斧凿痕迹,宛若一块焕然天成的美玉。
——周国平
在它(《小王子》)富有诗意的淡淡的哀愁中蕴含着一整套哲学思想。
——莫洛亚
1900年6月29日,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幼年时的他聪明伶俐,写诗歌,摆弄机械,好遐想,功课平平。青年时的他,在法国空军服役,先是后备飞行员,后成为民航驾驶员。他利用飞机将邮件邮递到高山和沙漠中,并先后参加了开辟法国一非洲一南美洲国际航线的工作。他在各种艰苦的条件下都飞行过,还曾经因为飞机失事被困雪山七天。
他首先是一名出色的飞行员,其次才是一名作家。复员后的他流亡美国,在美国流亡期间,他坚持写作,相继发表了《战机飞行员》《给一个人质的信》以及这本精华之作《小王子》。1944年7月31日,酷爱飞行与正义的圣埃克苏佩里驾着他的飞机出航任务,从此再也没有归来。就像他笔下的小王子,他的离开给我们留下的是无限的遗憾与怀念。
有些作家,一被发掘,就立即为人们所爱,圣埃克苏佩里就是这样的一位作家。他一生的作品不多,但是每一部都有一种惊心动魄的力量,因为这些作品是他一生的思想写照和行动记录,是他人生价值的最全面的诠释。
在法国,人们一直把圣埃克苏佩里当作民族英雄,在他逝世的第五十周年,把他的肖像印在五十法郎的票面上。而对世界各地的小读者来说,他的盛名来自《小王子》。这部20世纪流传最广的童话,从1943年发表以来,已被译成上百种文字,据说在西方世界被誉为仅次于《圣经》的、经久不衰的畅销书。它陪伴很多人成长,成为他们人生中一个美好的印记,也影响了许多成年人,触动他们深藏的童心。
2004年,法国公开了63幅极其珍贵的《小王子》作者原手稿插画,这些插画从十多个国家收集而来,真实地展现了《小王子》的整个创作过程。汇集这些图片的书一经出版,立刻成为全球小王子迷争相购买的珍藏品。
如今,圣埃克苏佩里已经诞生115年了。如果他还在世,他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人,因为他用自己的笔尖教会了许多人,包括那些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的大人们懂得更多有关生命的意义。那些在岁月里沉淀出的精华更像是一首美轮美奂的诗,吟唱时不觉流露出永恒的感人情愫。因为,我们不能不承认, 《小王子》是一个世纪传奇。
读过这个童话的人无一例外地被那个小人儿感动着。从他嘴里诉说出的那些带着一丝哀愁但却又甜甜淡淡的话,像是在努力帮助每一个已经长大的人回忆起童年时代的童真。就像小王子离开玫瑰时说:我太年轻,以至于不知道怎样去爱。就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真理:年轻的时候如果不好好去爱,等到老去时就一定会为曾经的轻狂而悔恨。假如小王子知道怎样去爱,也许他就不用到最后用生命去实践爱。假如圣埃克苏佩里和康苏罗知道如何去爱,那么他们的婚姻生活也许一直会像在尼斯的时光一样,甜美而惬意。假如我们都懂得如何去爱,那么那些情歌里的哀婉旋律就会少了许多悲戚。
《小王子》是一个童话,但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童话。它充满了对我们生活状态的思考,是一个“哲理童话”。但它没有讲任何大道理,甚至没有“娓娓道来”地讲任何道理。它与说教无关,一切都蕴藏在这个如诗如画的故事里,蕴藏在星星、沙漠和清泉里,蕴藏在小王子银铃般的笑声里。它就像真理本身那么朴素动人。合上书,你会觉得甜美而忧伤,也许还会有点想哭的冲动。有人说这是一个沉重的童话。也许是吧。深者见其深,浅者见其浅,这正是一切好故事的品质。
你可以选择做一朵任性的玫瑰,把爱隐藏在你的骄傲后面。
你可以选择做一只等爱的狐狸,让自己被驯服,然后用金色的麦浪印证你永远的等待。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飞行员,安慰在沙漠里迷路的孩子,给他画一个装羊的盒子。
你可以选择做一个小王子,怀着童心去迷惘,去寻找。
关键,就是要真实地活着。能够感受生活的美好,能够接触生活的本质,而不是像小王子看到的那些“大人”,为权势、虚荣、欲望之类表面的东西忙忙碌碌。那个自以为很有权威,其实却成了对权威的追求的牺牲品的国王;那个要求别人向他不断脱帽和鼓掌的自负的人;那个为喝酒感到惭愧,为忘记惭愧而拼命喝酒的家伙;热衷于统计星星数目的商人;从不自己出门的地理学家;拘泥于职责的劳累的点灯人……他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真正美好的东西忽略掉了。
小王子认为:不要买一星期吃一颗就行的止渴药丸,而应该消消停停地去找泉水。
小王子说:“使沙漠如此美丽的,是它在某处藏着一眼泉水。”
也许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单理解为:使生活如此美丽的,是我们藏起来的一点真诚,一点童心。
小王子还说:“这就是我的秘密。其实很简单:我们用心才看得见。本质的东西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
这也是指出了读这本书的一个秘密。用眼睛,也要用心去看它。
还有,我们都愿意相信小王子还活着,和他的玫瑰、他的小羊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像银铃一样笑着。
圣埃克苏佩里编著的《小王子》叙述者是个飞行员,他在故事一开始告诉读者,他在大人世界找不到一个说话投机的人,因为大人都太讲实际了。 接着,飞行员讲了六年前他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遇见小王子故事。神秘的小王子来自另一个星球。飞行员讲了小王子和他的玫瑰的故事。小王子为什么离开自己的星球;在抵达地球之前,他又访问过哪些星球。他转述了小王子对六个星球的历险,他遇见了国王、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园、扳道工、商贩、狐狸以及我们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 飞行员和小王子在沙漠中共同拥有过一段极为珍贵的友谊。当小王子离开地球时,飞行员非常悲伤。他一直非常怀念他们共度的时光。他为纪念小王子写了这部小说。
圣埃克苏佩里编著的《小王子》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简单明了,主要以“我”和小王子进行对话的方式讲述了小王子的经历。两个孤独的人成了好朋友。小王子给“我”讲了他来地球之前的经历。他因为一朵玫瑰花而离开了自己的星球,先后到过六个星球,见到了国王、爱慕虚荣的人、酒鬼、商人、点灯人和地理学家等六种人。在我们看来,这六种人都是很普通的、理所当然存在着的,但在小王子眼里,他们都是古怪的大人。小王子在对六个星球都失望了以后才来到地球,想看看大名鼎鼎的地球是个什么样子。结果,按照作者描述的样子,地球上充满了那六种古怪的大人。小王子在地球上认识了一条毒蛇、一朵三瓣花,一个开满玫瑰的花园、一只狐狸、一个扳道工、一个商人,较后来到沙漠里认识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