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优选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 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12卷)。 目录 项羽 一 贵族与流氓 二 项羽的毛病 三 韩信的错误 四 刘邦的长处 五 项羽之死 曹操 一 做能臣,还是做奸雄 二 天才与蠢才 三 宽容与报复 四 几桩谋杀案 五 无情未必真豪杰 六 可爱的奸雄 武则天 一 这个女人不寻常 二 大尾巴羊 三 血染的皇冠 四 左右开弓 五 进退两难 海瑞 一 屡被罢官的官 二 不合时宜的人 三 无法医治之国 四 难以成功的事 雍正 一 如此父子 二 如此兄弟 三 如此君臣 四 如此朋友 五 如此皇帝 六 如此帝国 七 谁是赢家 文化与人 后记 再版后记 内容推荐 易中天著的《品人录》是品读中国书系之一。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人物或知名品牌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 与此同时,历史人物也都按照一种简单的善恶二元化论而无一例外地脸谱化了,中国历史则变成了一个大戏台。但我们从来就不知道舞台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白脸和白鼻子,也不知道红脸的和黑脸的什么时候才能出现,因为我们不知道编剧和导演是谁。 我们只能寄希望于运气和等待,却不肯承认每一次的“善报”,往往也差不多意味着下一次“恶运”的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