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的目的在于将学术性探究转移到这些先锋导演的教育背景、家庭背景、宗教信仰、社会归属,以及电影创作上的影响,电影制作的态度和经验等方面。对于一个研究者来说,通过一种自传的式的叙述来分析一个导演和他的电影创作是很好有必要的。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漫长的创造性过程的很终结果,这个过程通常与那种使拍电影成为一种激情的创造性没有多少关系。另一方面,拍电影过程中的创造性其实是一种二元性的话语过程,涉及品质的技术和创造力。 作者简介 裴和平,1978年生,山西太原人,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戏剧影视文学博士。现就职于西南政法大学优选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东方电影、电影美学。在靠前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目录 迪巴卡尔·班纳吉 “反愚蠢电影”的环境、技术和逻辑 基兰·拉奥 偷窥者——意义的美学 芮玛·卡葛缇 合作与商业——如履薄冰 卓娅·阿赫塔尔 无悔的都市——卓娅·阿赫塔尔的电影 索娜丽·波丝 失去和拯救——有意义的电影 阿努沙·里兹维 内容为王——故事怎样成就导演 阿那班·奥尼尔 边缘政治——宝莱坞的另类导演 提格曼殊·都里亚 一个主流的另类导演——模糊了电影传统界限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