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在系统考察靠前援助领域尤其是卫生发展援助领域趋势的基础上,本书作者靠前次系统地考察了中国对非洲一个国家的卫生发展援助,创新性地提出了考察这类援助的“双边四重嵌入”分析框架,对我国的对外援助有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邱泽奇,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至今),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创办主任(2006-2011),“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的设计、试调查(2008)以及靠前次调查(2010)的组织者,靠前任PI组组长;兼任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首任院长(2012-2016)、名誉院长(2016-2020);致力于信息技术应用与社会变迁的研究、调查方法的研究、社会项目的评估研究。 目录 引言 第1章“选点”: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 第一节来自中英全球支持项目的命题作文 第二节有关援助的议题 第三节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2章“布局”: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双边四重嵌入” 第一节社会学人类学视角 第二节卫生发展援助的“嵌入性” 第三节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双边四重嵌入” 第四节评价DAHcu有效性的视角与维度 第五节文献的收集、整理与分类 第六节实地调查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第3章援助何为:理论与实践中的争议 第一节援助何为? 第二节援助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第三节对外援助格局的转变 第4章双边之一:受援方视角 第一节非洲接受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二节乌干达接受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5章双边之二:援助方视角 第一节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第二节中国对非洲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三节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 第6章中国对乌干达的卫生发展援助 第一节乌干达与乌干达卫生体系 第二节派遣援乌医疗队 第三节援建中乌友好医院 第四节其他数据源的补充刻画 第7章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有效性 第一节国际援助格局变化中的中国对非洲的援助 第二节资源有效性:送炭效应一补充效应一聚集效应 第三节结构有效性:支点效应一邻近效应一示范效应 第四节连接有效性:结构洞效应一节点效应 第五节溢出有效性:后备效应逐步增强 第8章“点目”:中国对乌干达卫生援助的再认识 第一节从双边到多边: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再理解 第二节沧海一粟:中国对乌干达卫生发展援助的位置 结语从援助到合作发展的契机 第一节从提供援助出发 第二节迈向合作发展:对发展援助和卫生发展 援助趋势的判断 第三节中国的机会 附录 附录1乌干达国内大事、中乌及中非关系大事 附录2乌干达分地区的人口、面积与大区属性表(2002、2014) 附录3中国同乌干达的关系 附录4美国对乌干达提供的卫生发展援助项目表 附录5援助乌干达医疗队第1~16批队员名单 附录6中国援助乌干达医疗队工作纪实(1978~2014) 附录7中国援非医疗队派遣情况一览表(1963~2009) 附录8中国对非洲的卫生发展援助事件(2000~2014) 附录9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事件(2000~2014) 附录10中国对乌干达的援助项目(2000~2015,AidData数据库) 附录11中国对乌干达的卫生援助项目(2000~2015,AidData数据库) 附录12访谈数据索引 附录13金贾医院民族志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