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220)春正月,曹操去世,太子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年号改称延康。秋天,魏将梅敷派张俭来要求孙权安抚、接纳他们。南阳郡所属的阴、掷、筑阳、山都、中卢五个县的五千家民众都来归附孙权。这年冬天,新任的魏王曹丕称帝,改年号为黄初。黄初二年(221)四月,刘备在蜀地称帝。孙权从公安迁往鄂县,并在那里建都,把鄂县改称武昌,把武昌、下雉、寻阳、阳新、柴桑、沙羡六个县划为武昌郡。同年五月,在建业宣称天降甘露。八月,修建武昌城,孙权对诸将下令:“在生存时不可以忘记灭亡,在安全的时候务必考虑到身边的危险,这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有益教导。从前有个叫隽不疑的人,他是汉朝名臣,生活在和平年代,但是刀剑从不离身。这说明君子认为武力的准备是不能荒废的。何况我们如今住在国境的边缘,坏人犹如豺狼虎豹一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近我们,难道我们能够轻率大意,不考虑突然会出现的灾难吗?我最近听说将军们在外出时,都喜欢谦逊简朴,不带上随从的侍卫,可以说这样做便是忧患不周、不爱惜自己。要爱惜自己,建功扬名,使得君主与亲人都可以放心,为什么要使自己遭遇危险与侮辱呢?应该加强警戒,真正重视这个问题,按照我的建议去行事。”从魏文帝曹丕称帝以来,孙权派使者对曹丕说自己是魏国的属国,又把于禁等人遣送回去。
十一月,曹丕下达奖励孙权的诏令,诏书中写道:“圣明的君王的律法,依照道德的标准确定封号及官位,以功劳的大小来确定俸禄等级。功劳大的人可以享受到的俸禄就好,道德素养高的人就能得到更高的尊重。所以周公有辅佐武王、成王的功劳,太公有施展才华使得周朝强大的功劳,他们被分封土地,接受各类赏赐,都是为了表彰其雄伟功业,对卓越的人物加以特殊对待。近代的汉高祖最初称帝的那年,大量分封肥沃的土地,让非刘姓的八位功臣身居王位,这是前代的盛况,后代的帝王更应该作为借鉴。我个人的德操并不与帝王相称,只是承受天命,身居帝王的位子,治理天下,掌握国家的大权,很想把天下治理得像前代的盛世一样繁盛,所以日夜操劳。鉴于你本性忠诚淳厚,在天下声名显著,有辅佐帝王的才能。考察一下历代王朝更替的次序,就能知道汉朝废魏朝兴起,使臣大多是从潜水、汉水派来的。你得知我称帝的消息,立即归附于我,且献上文书,自称是我的属国,并呈献丝绸麻布等江南特产作为贡品,把各位将军遣送回本朝。你的忠诚恭敬是发自你的内心的,也明显地表现在外表上。你的信誉可以铭刻在金石上,普盖山河大地,我对此表示赞赏。现在封你为吴王,派遣使持节太常高平侯邢贞,授予你印章、诏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授命你为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兼任荆州牧;赐你青土,外面包有白茅;要答复、称赞我的任命,将国家的东部地区治理好。要上缴前骠骑将军南昌侯的印章和诏书。再加赐你九种赏赐,要听我以后的命令。因为你使国家的东南部安定,把长江中下游南岸地区治理得很好,使汉人与夷人安居乐业,没有人怀有二心,所以赐你大车、兵车各一辆,黑色公马八匹。你重视财富的积累,奖励农耕,积存的谷物装满了仓库,所以赐予你王侯穿的礼服礼帽,还有与其相配的红色着木的复底鞋。你用德操感化民众,鼓励礼教的推广,所以赐予你三面悬挂的乐器。你发扬美善、祥和的社会风气,善于笼络、安抚百越之民,因此特准你在有红色涂门的住所里居住。你发挥出了你的才能智谋,任用贤良纯朴的人做官,因此赏赐你拥有纳于檐下的殿坛台阶。你能发扬忠厚勇敢的精神,除掉奸诈邪恶的坏人,所以赏赐你百名勇士。你扬威于山区之外的海疆,在荆南表现出强大的威力,清除掉凶恶残忍的丑类,抓获了有罪的人,所以赏赐你黑色的铁钺各一件。你的文臣在朝内和睦,武将在外信服,因此赏赐你一张红弓、一百支红箭、十张黑弓、一千支黑箭。你能够把忠诚、肃穆、恭顺、俭朴作为道德修养的根本所在,所以赏赐你用于祭祀的美酒一卣,还有与盛这种美酒相配套的玉柄勺。要恭敬地执行你的职务啊!要真正遵行训导,服从命令,尽力辅佐我治理国家,永远保住你的显赫的功绩。”
这一年,刘备率军进攻吴国,到达巫山、秭归,派使者前去诱降武陵山区的百姓,假装说给予印章、符信,并且许诺封官赏赐,于是武陵各地以及五谿的百姓都反对吴国拥护蜀国。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率领朱然、潘璋等将迎战。孙权派都尉赵咨出使魏国。曹丕问道:“吴王是什么样的君主?”赵咨回答说:“吴王聪明仁慈,是一个有雄韬大略的君主。”魏文帝又接着问这种评价的具体内容,赵咨回答说:“在众多平凡的人中唯独接纳鲁肃,这是吴王广泛听取建议的聪明之处;在众多的士兵中,越级提拔吕蒙,这是吴王亲眼视察所得的聪明之处;俘虏了于禁,但是不加害于他,这是吴王的仁慈之处;没有伤亡一个人就夺取荆州,这是吴王有智谋的一面;占据荆、扬、交三州,像猛虎一样观察天下的局势,这是吴王的雄才;对于您,他委屈自己向您称臣,这是吴王的谋略。”魏文帝想要封赏吴王的儿子孙登,但是孙权认为孙登的年纪还小,上书辞谢了,又派西曹掾沈珩表达自己的谢意,还进献江南的特产。立孙登为王太子。
P282-284(《三国志(升级版)》)
陈寿《三国志》有古良史之风,其所著述,文义典正,皆扬于王廷之言,微而显,婉而成章,班史以来无及寿者。
——【明】崔浩
陈寿笔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縁饰尔,要终胜固也。
——【明】叶适
然自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东汉)班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中国古人“修身”的两条基本途径,晋代著名史学家陈寿给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万卷楼”。此后,历代以“万卷楼”命名的书斋,由宋至清有数十家,宋代有方略、石待旦等;元代有陈杰、汪惟正等;明代有项笃寿、杨仪、范钦等;清代有孙承泽、黄彭年等。可见,“读万卷书”的理想在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当中是何等的根深蒂固。
读“万卷书”不仅是古人的理想,当我们懂得了读书的意义,都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强烈的“博览群书”的愿望。然而,人类历史悠久,书籍多如汪洋大海,时代发展到今天,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更使得人类的精神领域空前丰富,获取信息与知识的途径不断增加。“万卷书”早已不再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如何从这“万卷”之中,找到最值得细细品读的作品,已经成为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爱因斯坦曾说过:“在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这正是在阐述读书时选择的重要性。而他所说的把我们“引到深处的”东西无疑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深度阅读的作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经典作品。
卡尔维诺对经典作出的定义之一是:经典就是我们正在重读的。的确,在对经典作品反反复复的品味中,人们思想得到了升华,从浅薄走向思考,最后走到通达。我们都曾有这样的感触,面对海量的书籍和信息,一方面,人们在向着功利性浅阅读大张其道,另一方面,我们的精神深处又在不断地呼唤能够滋养自己内心的深度阅读。因此,经典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为浅阅读时代的到来而有所损失,反而更显示出其珍贵来。
在惜字如金的中国传统典籍当中,从来不乏这种需要反复品味的经典。从先秦诸子到历代的经史子集,这些经典为一代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滋养,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建立了基础。我们把这种包蕴中国文化的学问称为国学。国学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含了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音韵等在内的一系列内容。
包罗万象的国学经典为我们提供了广泛的教育。阅读国学经典,也就是在与我们的“先圣先贤”对话和交流,一步步地楔进我们的历史和传统。这个过程可以让我们领会先贤的旨趣,把握他们的神髓,形成恢宏的历史意识,可以让我们通晓文义、熟习经史、学问通彻,让我们成为博学之士。另一方面,国学经典所代表的传统学问,更是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阅读国学经典的过程,不仅是增进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熏陶气质、改善性情、提高涵养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着行谊谨厚、品行端方、敦品厉行的谦谦君子。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学早已不再是人们追求事功的唯一法典,我们也不赞成对国学的功能无限夸大。但毫无疑问,阅读国学经典,必能促进我们对真、善、美的崇敬之心,唤起我们对伟大、深邃、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惊奇,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先贤们在探寻知识过程中思考的重大课题和运用的基本原则。这些作品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周易》所阐述的“自强不息”的君子人格、《论语》所强调的“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诗经》所培养的温柔敦厚的情感,《道德经》所闪耀的思辨智慧,等等,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范式。品读先贤留下的经典,恰如与他们进行一次次心灵的直接触碰,进而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见贤思齐,激浊扬清。
正是基于对国学经典的这种认识,我们精选了这套《万卷楼国学经典》系列丛书,以期引导步履匆匆的现代人走近国学经典、了解国学经典。在选编过程中,我们希望能够体现这样一些特点。
首先,我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最具代表性。在选目中,我们注重于最经典、最根源的作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那些最具影响力,最应该知道的作品提交给读者。四书、五经、先秦诸子、唐诗宋词等这些具有符号意义的作品无疑是最应该为我们所熟知的,因此,我们首先推出的30种作品都是这些经典中的经典。
其次,我们希望能够做出好读的经典。在面对国学作品时,佶屈的文言和生僻的字词常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所以,我们试图用简洁易懂的形式呈现经典,使普通读者可随时随地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来进入阅读。因此,我们为原著精心添加了大量的注音、注释和译文,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无障碍阅读”。需要说明的是,我们对部分作品做了一些删减,将那些专业研究者更关注的内容略去,让普通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经典概况。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也许你会常常感慨,以前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读更多的经典,如今没有机会或能力来细读,但实际上,读经典什么时间开始都不算晚,“万卷楼”就是一个极好的途径。重读或是初读这些经典,一样可以塑造我们未来的生活。
第三,我们希望呈现一套富有美感的读物。对于经典而言,内容的意义永远排在第一位,但同时,我们也希望有精彩的形式与内容相匹配,因而,我们在编辑过程中选取了大量的古代优秀版画作为本书的插图,对图片的说明也做了精心设计,此外,图书的编排、版式等细节设计都凝聚了我们大量的思索。我们希望这套经典不只是精神的食粮,拥有文本意义上的价值,更能带来无限美感,成为诗意的渊薮。
“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是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卡尔维诺经典的评论让人击节叹赏,我们也希望这套丛书能够彰显经典的价值,使读者在细细品读中真正融化经典,真正做到“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同时,经典,又是可以被享受的。当我们走进经典之时,不能只作为被动的接受者,也可用个人自我的方式进入经典,做精神的逍遥之游,对经典作品贴近个体生命的诠释和阅读,在现实社会之上营造自由的人生意境和精神家园,获取一种诗意盎然的人生。
在司马迁、魏徵、陈寿、司马光著的《史籍经典(升级版共6册)》套装中,收录了“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系列中的史籍经典品类,也是该系列在市场中销售最好的品类。包括《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史记全本·上》《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史记全本·下》《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二十四史精华·上》《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二十四史精华·下》《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三国志》《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资治通鉴》等六种。试图用简洁易懂的形式呈现经典,使普通读者可随时随地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速度来进入阅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司马迁、魏徵、陈寿、司马光著的《史籍经典(升级版共6册)》是一套富有美感的读物,不但便于读者对史籍经典的阅读,也更便于国学爱好者馈赠亲友使用。本套装为原著精心添加了大量的注音、注释和译文,使读者能够真正地“无障碍阅读”。还对部分作品做了一些删减,将那些专业研究者更关注的内容略去,让普通读者能够更快地了解经典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