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黄蓓佳,1955年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主要儿童文学作品包括《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遥远的风铃》《你是我的宝贝》《艾晚的水仙球》《小船,小船》《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芦花飘飞的时候》《中国童话》等。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优秀儿童文学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有多部作品被翻译为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 书评(媒体评论) 黄蓓佳的作品始终充溢着一种令人怜惜、牵挂、 心疼和难以释怀的感情。那是一种温柔、宽容和细心 的母性始终在场。 ——徐鲁
目录 作文上的红双圈 童年的水码头 我的求学生涯 永远的心愿 月亮坐在屋檐上 家乡盐煽鸡 煮海晒盐的故事 宜兴印象二则 扬子江边河豚美 黄桥旧时光 黑暗时代的光亮 长江三鲜 也叫“朝花夕拾” 珍藏北大 名叫中村的小伙子 书法和日本女人 榴槤的滋味 演员与看客 槟城海滩 俄罗斯姑娘 褐色眼睛的乔巴 窗口的风景 儿童天堂 漂泊异域的中国主妇们 我的保加利亚邻居 欧洲的流行艺术节 欧洲的马拉松 在英国雷丁过春节 良宵 曼德琳妈妈 挪威的滨海小镇 志愿者海伦 地图上的行走者 最温柔的眼睛 镜子里的小人儿 凯撒有了小妹妹
精彩页 作文上的红双圈 是在1972年的5月,我清清楚楚记得那个日子,那一次中学里举办“红五月”征文比赛。 我投了稿,作文题目叫《补考》,有五千来字吧,是篇很长的作文。我的语文老师同时也是班主任,他总是给我的作文打高分。 一天上午,我正在操场劳动,有人奔过来告诉我:“征文在报栏里贴出来了,有你的,上面打满了红双圈。”我很兴奋,即刻就想去看看,却又矜持,不愿在同学面前显出我的迫不及待。挨到中午,校园里寂静无人时,我像做贼一样地溜过去,独自站在报栏前,欣赏我的打满红双圈的作文。我带着心跳,从头到尾一个个数下来,一共是98个红双圈。这是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价。 98个!多么吉利的数字。冥冥之中,这仿佛是对我的命运的一种昭示,一种生命密码的解读,一种诱导我、指引我的宇宙气息。 带双红圈的作文在报栏里贴了很久。一天,县文化馆的同志路过这里,偶然看见了,就揭下来带走了,不久发表在县办刊物上。县办刊物送到扬州地区,被地区刊物选中,第二次发表。几经周转,次年,《补考》竟赫然刊登在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正式刊物上。 其时,我已经下乡插队。父亲鼓励我说:既有一,何不能有二?我想想也是,就接着往下折腾,就发表了很多小说,就成了作家。 没有当年作文上的98个红双圈,会有我今天的一切吗?人生的路上有无数条轨道可走,之所以选择了其中的一条,是必然,也是偶然。 永远感谢我的老师,感谢母校的报栏,感谢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父亲是我文学道路上的第一个老师。当初跌跌爬爬走上这条路时,父亲是我身边最有力的扶持者。我写第一篇小说时,根本不懂什么叫“构思”,弄不清小说和作文的区别。父亲亲自帮我列提纲,必要时动手修改。父亲年轻时也曾是文学爱好者,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圆了他的文学梦,所以他把一腔热忱浇铸在我的身上。 父亲指导我如何投稿,怎样选择适合我文章特点的报纸和刊物,怎样收集和剪贴自己的作品。我十七八岁出门参加笔会,父亲替我买票,把我送上汽车、轮船。父亲保存着我的每一篇作品,比我自己收集得还要详尽。他对亲朋旧友说起我的创作成绩,笑得满面生花。 俗话说,栽什么树结什么果。父亲当年栽下我这棵文学幼苗时,心里是寄予了很多厚望的,他收获了他应该获得的果实。每一想到此,我心里有一种对得起父亲的欣慰。 高中毕业之后,有几个月时间我在县城的小学里代课。我的学校里有一个拄双拐的残疾学生,上三年级。每天有几个同学把他背进校,又背回家。每天我上下班从他家门口过,他总是一声不响地坐在门口台阶上,双拐放在身边,无言注视着过往的行人。我几乎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但我永远记得他的眼睛——很大,很亮,一言不发地望着你,好像他什么都懂,什么都藏在心里。那真不像是个孩子的眼睛。他家门口就是一条弯弯的小河,春天河岸长满了青青的芦苇,秋天芦苇开花,白絮在他身前身后飘荡。不知怎么,每每想起这个孩子,我心里就有一种酸酸的哽咽的感觉,有一种要为他做点什么的欲望。后来,我写了篇儿童小说《小船,小船》。小说在当时受到很多孩子的喜爱,那段时间我收到无数小读者的来信。我记得有个农村中学生,他在信上说,他也是个拄双拐的残疾孩子,他从我的小说里看到了他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子,他感谢我替他写出了心里想说的话。这篇儿童小说得过奖,也改编过电视剧,改成的电视剧还获得了国际电视大奖。 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人,总是渴望生活中的美好、真诚和善良。 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有两年曾经发疯一样地喜欢写儿童文学。其动力来自当时《少年文艺》的编辑顾宪谟老师。 P1-3 导语 作品荣获了当今儿童文学界全部的大奖。其中《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艾晚的水仙球》《亲亲我的妈妈》荣获“五个一工程奖”,还获得过“中国好书”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奖、宋庆龄奖、总署推荐百种优秀图书奖等等。 《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小船,小船》等多本为专家、学校、老师等阅读推荐必读书目。 《作文上的红双圈》《小船,小船》等篇目入选语文教材,多篇文章在各种语文阅读理解出现。 作者以关爱之心,体察童年的澄澈与忧伤,用文字之美,演绎成长的感动与温暖,值得一生阅读。 序言 从我的手心里飞出去的鸟儿 作家们最爱说的一句话是:我最好的作品是下一部。 下一部作品在哪儿呢?在作家的脑子里,脑子里的东西永 远是好的,值得期待的,因为它尚未成形,还有余地,是 一团或隐或现的光,离地五尺,离作家的手指尖也有五尺 ,让你总觉得就要抓住了,再一努力就抓住了……在抓住 和没抓住之间,垂涎的感觉多么奇妙。 我不敢这么讲,我是个怯懦的人,一辈子都没有对自 己的作品大声地说一个“是”,哪怕在黑暗中,悄悄地对 着浴室里的镜子。我只能说,我这几本书,是我所有作品 中发行量最大的几本,出版几年、十几年、二十年之后, 仍然能够让我的读者们喜爱和传播的几本。有时候我自己 重读其中的一些篇章,我自己会笑,会感动,也会想,那 时候我写得还真不赖,放在今天,我大概写不到这么活泼 ,这么有趣。古时候的哲人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如果今天让我再写《我要做好孩子》,我写出来的会 是另外一个故事,另外一种格调,因为我的年岁增长了, 时代不一样了,心境就差得更大了。是从前的《我要做好 孩子》好看,还是现在的《我要做好孩子》好看,这是完 全没把握的事。 好的故事,好的作品,应该是历久弥新、魅力永存的 ,可以让读者们一代一代地读下去,不断地被感动、被浸 润的。真希望我有作品能够排进这个行列中。 很多年前我就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作品如同我攥在 手心里的鸟儿,手一松,鸟儿就会扑棱棱地从我身边飞起 来,眨眼间不见了踪影。我永远都不知道它们最终会飞到 谁的家里,和哪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结为好友。 编辑是那根牵着鸟儿的无形的绳子,在我和读者之间 ,他们愿意把线放得无限地长,无限地远……
内容推荐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创作的中短篇精选,多为对故乡对童年的回忆和成年后在异国他乡的见闻。流畅细腻的行文、生动形象的描述带你领略作者心中最柔软的情感、如花的风景、美妙的疼痛的成长和源自童年的天籁般纯粹的声音。其中多部作品曾获儿童文学奖,《作文上的红双圈》一文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