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文化与诗学》是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综合性学术丛刊,该基地为全国百余个重点研究基地中专享的文艺学学科研究基地。 本书是《文化与诗学》2017年靠前辑总第24辑《中西诗学新探索》,设四个栏目,分别是“中国古典诗学”、“西方文化与诗学”、“中西会通”、“学人研究”。由李春青、赵勇主编。 作者简介 李春青,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术委员会主任,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古代文论和文学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六项、项目三项。独立著述、合著、合译、主编著作三十种,发表论文二百余篇。 赵勇,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理论与批评、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著述、合著、合译、主编著作十余种,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 中国古典诗学 心性乌托邦:孟子诗教及其儒学理路 船山诗论“俱以意为主”与“俱不在意”新探 佛教视阈下的钱谦益诗论体系探微 “體”之“禮”——论“文体”的“体势”层次及其规范性 永恒的夜与月——细读《春江花月夜》 西方文化与诗学 阿甘本思想探源之一种:福柯对阿甘本的影响 诗化的政治革命——让·热内《爱之俘虏》中的巴勒斯坦民族解放运动与美国黑豹党运动 孟德斯鸠趣味学说断疑一 论歌德的“象征”观与审美现代性批判 萨义德的态度与指涉结构溯源与辨析 讲述与展示的诗学——跨媒介叙事的两条路径 浅谈互文性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的方法论启迪——以伪译研究为例 从文本到事件——兼论“世界文学”的事件性 “表现”的概念史初探 中西会通 美德、社会与现代性:18世纪中英小说比较 历史书写与西方想象:“为人生”文论话语试析 从英译剧本反观高行健禅剧的意义建构 学人研究 王西里《中国文学史纲要》在俄罗斯汉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与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探索 跨文化视域下对西方文明观念的反思——评刘禾主编的《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 “在多语言中做哲学”——理论概念的可译性和不可译性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