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 1910-2005),江苏吴江人 ,有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
一个大学教授有权利要求大学给予进行研究工作的时间和设备,他也有义务去发展他所专长的学科。现在各大学中各自聘请教授,每个教授必须担任若干不同的课程,以致他们并不能专心在一门课程上努力提高它的内容,这是不合理的。如果我们有一天能把各大学间的门户打开,一个教授尽可在不同大学中授同一课程,换一句话说就是增加一门课程中的学生数量。用以集中教授所教的课程,而达到提高品质的效率。
大学的任务就在提高文化水准去配合社会的发展,所以它必须站在时代的前线。在大学里当教师的决不能学成了一套,在课堂上搬出来讲给学生听就算了的,他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因之,为了提高大学的水准,教师们有双重任务,一方面是教,一方面是学。一个大学在教师不应当太注意数量上的效率,以多教几个学生就认为是增加了效率,而应当同时照顾到他自身学习和研究的成绩……如果一个教师确是有真才实学,即使一时没有几个学生,大学里还得看重他;他可以是教师的教师,有为大学提高水准的作用。
《大学的改造》由费孝通著。
《大学的改造》是费孝通担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期间(1945—1952)期间思考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文集,1950年5月由上海出版公司出版,当年8月再版。作者从高考制度、大学的职能与管理体制、大学的学制、院系设置、课程体系、学分制,以及节俭办学等多方面阐述新中国的大学与旧中国大学的区别和新中国大学的发展方向,其中很多观点有先见之明,有些问题至今仍未真正解决,所以本书的许多观点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长远来看,本书还可以看做是新中国高等教育史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