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马知遥
出版社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爸爸的黄羊

我不知道没有了动物的山梁还是不是我的故乡

——作者题记

我之所以要到依麻木来是因为父亲说:他可以带我打到黄羊。

大片的白杨树窜得比天还高,比我在城里见到的白杨树高多了。而且有河,那水是真正的水,闪着金子一样的光彩从土里从眼前的沙石中长出来。河两岸趁势长了好多的青草,疯了一样紧紧地贴着泥长,生怕被河带走又怕不能把这所有的水都霸占了。野鸭子停在河中心的一片小岛上,成群结队,像是秃子头上的疮。褐色的野鸭总是引诱我们用石头丢它,它们时不时会被我奋力摔出的石子惊得飞起来又落下。

“为什么不打几只那东西呢?”

“那家伙的肉太酸了,恁难吃恁难吃的。”

“那你带我打的黄羊肉好吃吗?”

“那肉可好吃了,比什么肉都好吃。”

“你吃过吗?”说完就抬头看看父亲,几绺头发耷拉在他的额头,父亲的头发总是这么湿漉漉的。父亲刚才从河里走出来,他看了看他昨天晚上放下去的钓钩现在钓上了鱼没有。那些鱼张狂得很,有时候把整个鱼线都扯断了,把钓钩咽到肚子里走。给人玩呢。那是最气人的了。

“日他个妈的——又让那龟儿子跑球掉了,下次我要把鱼绳弄得结实一点。好几回了,都让这鱼跑了。”

“你怎么知道是一条鱼干的。”

“我知道是一条鱼,那家伙太狡猾了。每天都要来惹我一下,把钓钩咬断或者就带着钓钩跑了。不是它,老子早就钓到很多鱼了。”

“爸——他是不是鱼头呀。许多动物都有头,他们的头很狡猾,也很厉害。”

“可能吧——那这鱼头看样子都成精了。”

依麻木是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小镇。在山上我可以发现依麻木其实就在一片的戈壁深处,戈壁滩上的顽石滔滔不断地包围着它,那些个老石头从远看像千军万马,像长着翅膀的马,在大风里往这边来了。好在有这么多的比天还高的窜天杨死死地守在依麻木的外面,马突然停了,他们的脚在窜天杨的威势下放慢了速度,风速也就减下来,却因为惯性的力量将整个杨树林吹得仰天直嘶。在杨树林的里面,父亲弯下腰,不住地将从潮湿的水草里爬出的小癞蛤蟆装进随身的玻璃瓶,那么多不知死活的癞蛤蟆刚刚做完蝌蚪的梦,我还能看见他们从水凹里拖着蝌蚪的残迹往上爬,那低低的浅浅的坑几乎成了一坐高崖,它们奋力爬上来就进了父亲的手里就进了玻璃瓶。我用手碰碰,湿糊糊的,怎么身上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就缩了手蹲在一边看。

“快点动手抓,抓了这些东西晚上咱们回来以后就可以把他们装到钓钩上了。鱼好吃它们。”  “那鱼吃了身上会传染疙瘩吧。真恶心。”

“快抓,这东西其实很干净,现在它们刚刚从蝌蚪里来,还不脏呢。就像刚刚从蛋壳里出来的小鸡仔。”

就看见那无数从水坑里往外爬的家伙们冲着我笑。那眼睛天真地看着,那些青草那些暖暖的沙地一定吸引了它们。然后它们看见我就冲我来了,因为它们没有见过这么大的东西,它们想大树下面好乘凉。于是,比我拇指还小的家伙们就进入了我的大拇指和食指的交错中,那接触的一刹吃惊的不是它们而是我,我的鸡皮疙瘩在我轻轻的拿捏中排山倒海地来了。

“还是打黄羊吧,晚了咱们就打不上了。”

“不着急,那家伙不是咱们说打就打得上的,它跑得快着呢。咱们要碰运气,守在它的家门口才行。”

骑在马上过来的是阿依夏姆,这姑娘老爱骑着马不远不近地跟着我们。父亲朝她喊了话,她也回了话就是不过来。她骑一匹白色的马。女孩子就是喜欢白色就是喜欢白马。白马肯定也喜欢让女孩子骑。干净而且安静。绿草在杨树林里,阿依夏姆就在杨树林和绿草里穿行。

就像在这片土地上飘,那整个依麻木小镇就是她自己的船。她肯定看见我和父亲向林子外面去了。

我们走到了林子外面就碰见了那停驻的千军万马,那漫漫的黄沙和石头其势汹汹。父亲这时候把一只手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看见阳光刺眼地照着我们,我们的影子很矮小。我们面对的是一望无际的大戈壁,我们从心里成了一两只可笑的蚂蚁。试探性地往前走,试探性地从嘴里哼出歌。

P3-5

作者简介
马知遥,70后诗人、评论家。文学博士,建筑学博士后。天津大学靠前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民俗学、文化遗产保护前沿理论、当代艺术批评。业余从事诗歌、散文、小说创作。作品见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散文海外版》《人大复印资料·当代文萃》《杂文选刊》等各大报刊杂志约400万字。
后记

这是我的第二本随笔集,尽管在近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我写下了大量的随笔。通过阅读这本书,大家基本上可以通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活动和成长,看到他从一个多梦少年长大到成年的漫长历程。他可能放弃了过去的梦想,从天空逐渐落在地面,开始和土地亲近,开始注意了柴米油盐,他的历程可能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而他的世俗化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人总是要梦醒的,只要不忘初心就好。

我们无法总是活在梦中,我们需要开始认识世界的复杂,认识到诸多不可能的现实,认识到我们需要健康而且有尊严的生活,这都需要从生活中获得营养。

这本书可以和我的学术著作作互文观看。认识一个人,基本上可以断定他的哲学思想,他对世界和文化的认识,一个学者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怀,是很难获得高贵的境界的。而境界是不论地位高低的。有时候我们从一个民间艺人那里获得的领悟,远多于一个道貌岸然的权贵,这是一个基本事实。

马知遥于天津听雨斋

2016年7月

目录

自序

童年的色调

 爸爸的黄羊

 白色鸟

 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让童年回忆

 想象一匹马

离别和他乡

 阿克苏(之一)

 回家

 冥想:疲惫时刻的那些感动

 我想有一天我们会飞

 命运:那些若有若无的琴音

 长途车、戈壁滩和家

心理治疗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

 白杨的故乡

 一大碗拉面

 陌生的星空

 乌鸦

 美丽的伤口

 玉米在成长

 可怕的拒绝

 人间的灯火

漂泊者

 在济南

 游牧城市

 平原上的城市

 海边那座城

 高山仰止中的校园

 过节

 呼吸和触摸那些进行的脚步

 激情而快乐的时刻

 户口

 北京

 铁轨……方便面

艺术和生活

 流亡的人:但丁

 为梦找一个家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我和她的小故事

 乡愁的明月

 报童

 子欲养而亲将逝

 游走在婚恋中的女人们

 眼:被岁月打磨的铜镜

 感觉中的青岛

 健身之思

 漂泊者手记

 去看别人的女人

 让我们快乐地伸伸腰吧

 双赢的智慧

 无言

 假日旅游常用名词词典

 字条集(选章)

 球友记

游历 阅读 田野

 孔范今:点点滴滴,师恩难忘

 刘铁梁:传道授业,铁汉赤心

 民俗学者剪影

 南行记

 山东荣成院夼村田野手记

 阿克苏(之二)

 阿合奇

 清明寒食节、五月端午的清官崇拜

 三大“鬼节”的人文情怀

 七夕拜月和女儿讨巧

 财神崇拜

后记

序言

这是一本持续了二十年的随笔,这二十年间文学梦一直未断过。

尽管其间我从事着很多与文学无关的工作。

文字多写在深夜时。那时才感到自己和文字相亲相爱。所以,这里有童年,有小城阿克苏,有幻想的“白色鸟”,有我西部的理想。而我终究从那里走出,从戈壁深处,那个小小的城子。漂泊的主题一度成为深夜不眠的元凶,从西到南,从南到东。从阿克苏到西安,从西安到喀什,从喀什到深圳到石狮,从石狮到淄博到济南,我在中国的版图上转了一个大大的圈。我在画地图,我也在找自己。

我心有万丈,却往往彷徨。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新鲜的事物新奇的世界引发着一片浮躁的气息。我们被牵引,被拉拢,被舍弃,然而内心却固执坚守着:做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一位充满创造力的艺术大师。

时光是最好的裁判。当二十余年过去,我已步入中年,当年的梦想似乎还遥不可及,内心却开始平和。

不是对失败的认可,而是追求之后的慰藉。在一个个北方的寒夜里,在一个个简单而艰苦的日子里,文学从未离弃。你学会和她交朋友,并认为她可以疗伤。你在创作中找到快乐,也将快乐传达给需要的人。

你更接近一个学习思想的人。文字的华彩消失,更喜于单纯,明白地表达。你甚至学会了祈祷。当需要安抚内心的时候。学会了将曾经获得的美好继续传递。

你是一个善于跨界的人。从文学中的诗歌到小说;从民俗中寻找艺术之趣;从家族的历史里亲近人类学的内核。从那个遥远处走来的野孩子,那个流鼻涕爱哭的小男人,终于拥有了坚强的内心。

二十年后拿出一本随笔,点滴记录下一个缩影或一个侧面。而更多的是试图以一部个人生活史为一个时代的历史汇入一丝亮光。个人史本质上就是时代史、族群史。

2016年7月26日凌晨

内容推荐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是一部原创抒情散文作品集,收录了作者马知遥近年所著的各类抒情散文,分别涉及乡情、爱情、人与自然、童年记忆、文明与乡愁、爱心、哲思、亲情等主题。全书的唯美风格和书卷气息,在当今的学者散文里具有独特的韵味。

编辑推荐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是作者马知遥的第二本随笔集。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通过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活动和成长,看到作者从一个多梦少年长大到成年的漫长历程。他可能放弃了过去的梦想,从天空逐渐落在地面,开始和土地亲近,开始注意了柴米油盐,他的历程可能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年轻人的梦想,而他的世俗化也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