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民国申报征婚广告镜像) |
分类 | 经济金融-管理-市场营销 |
作者 | 张艳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张艳,1980年出生于内蒙古包头,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北省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北省文化产业与社会服务研究基地研究员,先后在《靠前新闻界》《中国出版》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序 引言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一章 征婚广告:一种特殊的广告形态 第一节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一、征婚广告 二、社会镜像 三、都市与都市文化 第二节 关于征婚广告的研究 一、征婚广告的多面向研究 二、《申报》征婚广告的研究 三、近代上海史的相关研究 四、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婚姻问题研究 第二章 《申报》征婚广告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1912—1918:征婚广告在争论中成长 一、中国近代婚姻变革及征婚广告的出现 二、《申报》征婚广告的曲折发展 三、《申报》征婚广告发展初期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1919—1926:征婚广告的快速增长与发展 一、五四运动对中国婚姻变革的影响 二、五四运动后《申报》征婚广告的快速增长 三、快速成长期《申报》征婚广告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节 1927—1937:报业发展与征婚广告的繁荣稳定 一、“黄金十年”市民阅报风习与《申报》的繁荣 二、征婚广告进入稳定繁荣期 三、稳定繁荣期《申报》征婚广告的阶段性特征 第四节 1938—1949:硝烟中征婚广告的异常波动 一、战争时期《申报》的几经沉浮 二、征婚广告的异常增长与变动 三、动荡波折期征婚广告的阶段性特征 第三章 媒介呈现:《申报》征婚广告的嬗变 第一节 广告数量与刊载分布的变化 一、广告数量的阶段性增长 二、广告刊载分布愈发密集 三、广告刊载变化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申报》征婚广告形态的嬗变 一、广告表现渐趋简化 二、广告篇幅的媒体规约变迁 第三节 《申报》征婚广告叙事演变 一、广告标题叙事的“个性化”到“程式化” 二、广告叙事语言的“具象化”与“现代化”转变 第四章 广告生产:征婚者自我形塑与异性想象 第一节 征婚者自我形塑与群像特征 一、征婚者形塑之表述倾向 二、征婚者身份特征群像 第二节 异性想象:征婚诉求与择偶观念 一、理想伴侣之诉求与期盼 二、征婚者择偶观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征婚者自我表述及诉求转向 一、传统到现代:征婚者自我表述的转向逻辑 二、征婚者理想伴侣的诉求转变 第五章 《申报》征婚广告镜像中的上海都市文化透析 第一节 上海都市场域中的异质文化 一、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异化心理的生成 二、家庭“伪组织”:婚姻异化形态的表现 三、入赘广告:传统男性气质的“他者”书写 第二节 新型都市与大众媒介文化需求 一、大众媒介对上海都市居民的社会化作用 二、连结私人与公众:大众媒体的中介角色 三、都市叙事:个体的媒介呈现与性别认同 第三节 都市生活中婚姻文化的新旧融合 一、征婚广告中的新观念与旧道德 二、新旧婚姻形态的交叠并存 三、新式择偶与旧式婚俗文化的观念认同 第四节 民国上海都市文化的复杂与多元 一、上海的国际化环境与本土地域认同 二、陌生人社会中的“交相利”关系 三、都市发展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呈现 结语 一、《申报》征婚广告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 二、《申报》征婚广告演进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 三、征婚广告生产对婚姻实践特征的现实呈现 四、《申报》征婚广告是上海都市文化的时代投影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由张艳主编的《媒介呈现生产与文化透析(民国申报征婚广告镜像)》对1912年至1949年《申报》征婚广告进行完全统计,共发现2624则征婚广告。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文献研究法与个案研究等方法,对这类征婚广告进行研究,总结出《申报》征婚广告各阶段发展特征,分析其广告数量、刊载分布、广告形态以及广告叙事等方面的媒介呈现,并纵向梳理其媒介呈现的嬗变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征婚广告背后的生产者,即征婚者,通过对征婚者自我表述与征婚诉求等分析,总结其群体特征及择偶观念,以深刻理解征婚广告背后的生产与社会意义。最后结合社会镜像理论,对《申报》征婚广告镜像中的上海都市文化进行透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