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智者的眼中出乾坤
第一节 万方乐奏有于阗
和田古称于阗,位于新疆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昆仑山北麓,境内东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且末县交界,南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相邻,西与喀什地区的叶城、巴楚、麦盖提县相连,北入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阿克苏地区的阿瓦提县、阿克苏市、沙雅县接壤。
和田地区所辖七县一市,包括和田市、和田县、皮山县、墨玉县、洛浦县、策勒县、民丰县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及所属的昆玉市、一牧场、四十七团、皮山农场、二二四团。
和田历史悠久,据《山海经》和《穆天子传》记载,早在蛮荒时期,这里便有人类栖息活动,到公元前60年,即西汉神爵二年,西汉政府即在西域设立西域都督府,将和田纳入中国版图,之后中原历代政府都对和田多有管辖治理。尼雅遗址出土的东汉时期“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和“千秋万岁宜子孙”的织锦就是最好的例证,在中国历史上西域有4次大的屯田时期,分别是汉代、唐代、元代和清代,这4个时期几个朝代都派有军队驻扎在和田,为和田带来先进的冶金技术、农耕技术和水利技术,极大地促进了和田的农牧业生产发展。
和田对外人来说一直是一个非常神秘、非常特殊的地方,它是西域最早建立佛教文化的中心区域,佛教从印度传人中原的第一站就在和田,从汉到唐,中原人到印度学习佛教被称为“西天取经”,而和田寺庙林立,僧人云集,香火旺盛,则被人们称为“小西天”,有些由于种种原因去不了印度的僧人,能跋山涉水来到和田,回到内地全身也罩满了“小辉煌”。
外国学者一直对和田的汉唐文化十分着迷,自从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英国人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和日本的大谷探险队在这里发现大批佛教文物以来,至今和田地区已经发现200多处汉唐时期的古城、古村、古寺遗址,其文物和遗址的密集度为世界所罕见。
和田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尤其是汉唐时期,作为绿洲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和田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曾经名声显赫,几番沧海桑田,如今这里是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土家族、锡伯族、乌孜别克族等21个民族。从起居饮食到婚丧嫁娶,从歌舞娱乐到劳作休息,都显示出浓郁的地域色彩。
和田文化底蕴非常丰厚,饮食文化中有令人馋涎欲滴的香馕、米肠子、面肺子、烤包子、拉条子、手抓饭、烤全羊、烤全牛、酸奶、烤鹅蛋等,无不令食客大饱口福,心生向往,饮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任何一个地区都不能比。
在中国的民族文化中,维吾尔族是最为五彩缤纷的,在任何一个小山村,总能看到鲜艳的服饰和精美的用具,无论是一块纱巾、一顶花帽、一件坎肩、一条裙子,还是一只木碗、一把手洗壶,都会被他们用非常的想象力制作得精美绝伦,和田尤为突出,这是和田维吾尔族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与时俱进的必然。
走进和田,你还会看到葡萄的壮观、核桃王树的奇特、古街的幽深、居室里的斑斓色彩。
爱美的和田人从未改变对生活的不断创造和扬弃,且看中外驰名的和田特产艾德莱斯绸的斑斓,有人这样写道:“织的分明是丝,却织进了阳光的七彩,蝴蝶一样的梦想,彩虹般的希望;编的分明是线,却编出了山的巍峨,水的灵秀,人的精神,物的韵致,时代的畅响。
最值得一提的是和田的维吾尔医药产业,其历史底蕴就源自回鹘医药,回鹘医生曾经作为大唐御医而闻名于世,回鹘医药一度流行于中原大地,对祖国医学有巨大的贡献。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