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潘雅茹,女,1985年10月生,山东青岛人。201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效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教育厅人文项目1项、武汉科技大学青年项目1项,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基金项目。在《华东经济管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等核心杂志发表论文6篇。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现状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第一节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改革与发展历程回顾:1978—2013年 第二节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第三节 基础设施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初步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 第三节 基础设施投资的资本配置效应 第四章 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变量设定及说明 第三节 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础设施投资对技术进步的门槛效应 第一节 基础设施投资对自主创新、技术外溢的实证检验:基于交叉项检验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对自主创新、技术外溢的门槛效应:基于面板门槛检验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区域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中国各省市资本配置效率的测算 第二节 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地区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潘雅茹著的《基础设施投资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技术进步与资本配置的视角》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生产要素引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即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各种计量分析方法,实证检验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及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为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介绍本书研究相关的基础理论,并对国内外关于基础设施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第二章对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现状及发展阶段进行描述,同时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全国各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并从统计描述的角度对二者关系进行初步判断。第三章为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从理论上讲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效应分为溢出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本配置效应。第四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生产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构建基础设施投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模型,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法,分别从全国及地区层面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的实证检验。第五章利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从自主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角度考察基础设施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效应及其门槛值,探究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有效途径。第六章利用分地区分行业的数据,采用行业投资弹性系数法测算各地区资本配置效率,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法验证基础设施投资对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探索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另一种途径。第七章对全书进行总结,指出书中研究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的不足,并为我国利用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