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也钻出来,蹲在他身边。他向外望去,只见那座不久前吓得他惊慌失措的树林完全变了样。坑洼、洞穴、陷阱、池塘,以及其他一些恐吓过路人的东西,全部消失了。一层晶莹闪光的仙毯,盖住了整个地面。这仙毯看上去太纤巧了,粗笨的脚都不忍踩上去。细细的粉末漫天飘洒,落到脸上,痒痒的,很舒服。黝(y6u)黑的树干,就如被一片来自地下的光照亮,显得异常清晰。
“嗯,嗯,没办法,”河鼠想了一会儿说,“我们还是出发碰碰运气吧。糟糕的是,我分不清咱们的方位。因为这场雪,一切都变了样子。”雪中的獾屋
果然如此。鼹鼠简直认不出这就是原来的那座野林了。但是,他们还是勇敢地上路了。他们互相搀扶着,选择了一条看似最有把握的路线,装出一副所向无敌的样子,每遇见一棵阴森沉默的新树,就把它当作是一位老朋友;或者面对那千篇一律的黑色树干和白茫茫的雪野,都硬装作是看到了熟悉的通道、豁口或空地。
过了一两个小时,他们已完全失去了时间概念。于是他们停了下来,又迷惘,又倦乏,又沮丧,坐在一根横倒的树干上,喘着气,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办。他们已摔得遍体鳞伤,累得气喘吁吁,好几次掉进洞里,弄得浑身湿透。树越来越稠密,也越来越难以区分。雪已经积得很厚很厚,小小的腿几乎拔不出来。树林仿佛无边无际,没有差别,也没有尽头,最糟糕的是没有一条走出去的路。
“我们不能久坐,”河鼠说,“得再加把劲儿,采取别的办法。天太冷了,雪很快就会积得越来越厚,到时我们就膛(tOng,从浅水中走过去,也指从雪地、草地等走过去)不过去了。”他朝四周张望,想了一阵,接着说:“听着,我想到这么一个办法:前面有一块谷地,那儿有许多小丘冈、小山包。咱们去那儿找一个隐蔽的地方,一个有干地面的洞穴之类的,避避风雪。咱们先在那儿好好休息一会儿,再想法走出树林。咱们都累得够呛了。也许雪说不定会停下来,或者会出现新的情况。”
于是,他们又站起来,踉踉跄跄走下谷地,去寻找一个干燥的角落,或者一个山洞,可以抵挡飞旋的雪和刺骨的风。就在他们察看河鼠提到的一个小山包时,鼹鼠突然大叫一声,脸朝下摔了个嘴啃泥。
“哎呀,我的腿!”他喊道,“我可怜的小腿,哎哟!”他翻身坐在地上,用两只前爪抱住那条腿。
“可怜的老鼹!”河鼠关切地说,“你今儿个好像不大走运,是不是?让我瞧瞧你的腿。”他双膝跪下来看,“没错,你的小腿受伤了。等等,让我用手帕来给你包上。”
“我肯定是被埋在雪里的树枝或树桩什么的绊倒了,”鼹鼠可怜兮兮地说,“哎哟!哎哟!”
“伤口很整齐,”河鼠再一次仔细检查他的腿,“不应该是树枝或树桩划破的,倒像是被什么锋利的金属划到的。怪事!”他沉吟了一会儿,观察着附近的山包和坡地,“唉,管他是什么干的,”鼹鼠说,痛得连语法都顾不上了,“别管是什么划的,反正一样痛。”⑨
但是,河鼠用手帕仔细包好他的伤腿后,就扔下他,忙着在雪里挖起来。
他又掘又铲又甸j,四条腿忙个不停,而鼹鼠在一旁没有耐心地等着,时不时插上一句:“唉,算了吧,河鼠!”
突然,河鼠喊了一声:“啊哈!”跟着又是一连串的“啊哈!啊哈!啊哈!啊哈!”
他竞在雪地里跳起舞来。
“鼠儿,你找到什么啦?!鼹鼠仍抱着自己的腿问道。
“快来看哪!”河鼠一边心花怒放地说,一边还跳着舞。
鼹鼠~瘸一拐地走过去,看了又看,好一会儿,才慢吞吞地说:“嗯,这类东西我以前也见过,见得多啦。我管它叫家常物品。只不过是一只大门口的刮泥器!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围着一只刮泥器跳舞?”
“难道你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你这个傻瓜,你呀!”河鼠不耐烦地嘁道。
鼹鼠回答说:“我当然明白啦,这只不过说明,有个爱忘事、粗心大意的家伙,把自家门前的刮泥器丢在了野林中央,正好就扔在什么人都会被绊倒的地方。”
鼹鼠生起气来:“我说,这家伙也太缺德了。等我回去后,我一定向……向什么人……告他一状不可,等着瞧吧!”
“天哪!天哪!”看到鼹鼠反应这么迟钝,河鼠无可奈何地喊道,“好啦,别贫嘴了,快来和我一起刨吧!”他又动手干了起来,掘得四周雪粉飞溅。
苦干了一阵子后,他的努力终见成效——一块破旧的擦脚垫露了出来。
“看,我说什么来着?”河鼠扬扬得意地欢呼起来。
“什么也不是,”鼹鼠一本正经地说,“好啦,我想你一定很开心,你像是又发现了一件用坏了被扔掉的家用杂物。”
P43-46
肯尼斯·格雷厄姆(Kenneth Grahame),(1859-1932)是英国的银行家。他出生于爱丁堡一个传统的苏格兰家庭,父亲是律师,却有严重的酗酒恶习。 肯尼斯·格雷厄姆的母亲因猩红热病逝后,外公外婆把他带到乡间抚养长大。他小时候流连的田野风光,后来成为《柳林风声》中鼹鼠、河鼠、獾与癞蛤蟆先生结伴畅游的世界。虽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童年充满烦恼,但他创作出的《柳林风声》的基调却是甜美的。或许肯尼斯·格雷厄姆发现,唯有在这些林间动物的身上,生命里蛰伏的希望与爱才能萌芽。柳林间的风声,其实在每颗心上吹拂。
童趣出版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家经国家特许批准成立的合资出版企业,专业从事少年儿童图书、杂志的出版发行工作。二十几年来,童趣的产品以其健康丰实的内容、创新求变的精神活泼有趣的形式,赢得了全国各地小朋友及家长、老师的喜爱。
自主阅读,兴趣是关键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通过读书来提高学生个人素养,滋养灵魂与人生,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
8~14岁是人的一生中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期,是自主阅读习惯的关键养成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实现教育目标,就要求学生能完成自主阅读。但是,如今坐在教室里的,是一群看绘本长大的学生,从绘本过渡到自主阅读,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阅读的转折点。大量案例研究结果显示,在0~8岁儿童的家庭中,从绘本读物到注音读物,有陪读习惯的家庭占87.5%。到了小学中年级,阅读内容开始逐步深入,文字量扩大,图片量减少,加之家长突然“放手”,学生阅读时少了陪伴,少了趣味,多了压力,很难完成自主阅读。
此时,如何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成为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难题。要解决难题,当从两方面入手。
第一,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目
关于书目的选择,教育部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推荐了适合的课外阅读书目,但书目繁多,难以选择。
8~14岁,不仅是语言能力提高的关键期,也是学习范围扩大的阶段。在此阶段,应在提高文学素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孩子的科学素养,进而为日后多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精神、科学素养是中国学生身心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科学素养的养成,对各学科的学习促进以及对学生成长轨迹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本丛书提倡科学素养阅读,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呵护,是给予学生更具人性关怀的教育,是为学生的发暖打造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本套丛书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影响至深的科学性作品,注重科学素养的养成,这样的书目,对8~14岁的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所选图书要能激发阅读兴趣
有了合适的书目,只是第一步。如果图书内容过于枯燥,在重要节点又缺乏引导,学生很容易将书束之高阁,不能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收获也就无从谈起。
本套丛书在编写时深入研究了多个案例,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特点、难点,通过合理编排设置,一步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完成整本书的自主阅读。
1.精美前插页
别具匠心的前插页设置,趣味性十足,让学生在翻开书的第一眼就产生兴趣。
2.趋多彩绘图
根据作品情节精心绘制生动彩绘图,各类场景力求高度还原,精美图片丰富学生的想象,摆脱纯文字阅读的枯燥感。
3.作者故事
是什么样的人写下了这样伟大的作品?通过作者故事,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加完整。
4.名家导学1—2—1(1个阅读要点、2个知识要点和1个成长要点)
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学生了解名著应该读什么,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真切感悟。
5.章节导读
生动概括出每一章的主要情节,助推阅读情绪,且方便总结和回顾情节。
6.“勤学”“好阃”“多思”注释
勤学——对书中知识点进行解析、拓展,作品中的科学知识一看就懂。
好问——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的起点。通过“好问”板块的设置引导学生发问和思考。
多思——深挖作品情节,渗透简单隽永的生活哲理,读中传情。
7.我的观察日记
读完整本书,学生能带着对作品的理解观察身边事物,写下属于自己的观察日记。目光所及,心中所想,于笔尖流露。
8.读后感
读完整本书,一篇读后感,既是对书中内容的梳理和总结,亦使感悟升华、余味盎然。
本套丛书,以更加合理的阅读动线,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完成整本书自主阅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领会文字的含义,并收获文字以外的惊喜。
由肯尼斯·格雷厄姆所著的《柳林风声(彩绘版)》是一本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鼹鼠在春日的感召下爬出黑暗的地下居所,与居住在河岸洞穴中的河鼠一见如故,成为朋友。夏天,河鼠带着鼹鼠到蟾蜍的家——“蟾宫”做客。冬天,鼹鼠独自进入野林想要拜访獾先生,却迷了路,这时河鼠追赶过来,在河鼠的带领下,他们找到獾的家,还在那里住了一夜。作为鼹鼠、河鼠和獾先生共同的朋友,蟾蜍是个富有却爱惹事的家伙,迷恋汽车的他因为偷车被抓,后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历尽艰辛”回到了洄水湾的蟾宫。此时蟾宫却被野林动物占领,蟾蜍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夺回了蟾宫,他也在这个过程中改过自新。四位好朋友恢复了往日悠闲平静的生活。
别具匠心的前插页设置,趣味性十足,让学生在翻开书的第一眼就产生兴趣。根据作品情节精心绘制生动彩绘图,各类场景力求高度还原,精美图片丰富学生的想象,摆脱纯文字阅读的枯燥感。
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学生了解名著应该读什么,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真切感悟。
读完整本书,学生能带着对作品的理解观察身边事物,写下属于自己的观察日记。目光所及,心中所想,笔尖流露。
由肯尼斯·格雷厄姆所著的《柳林风声(彩绘版)》以更加合理的阅读动线,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完成整本书自主阅读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领会文字的含义,并收获文字以外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