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学校老师联系了附近的伯恩大学解剖学教授赫尔曼·夏夫豪森。他也认识到这些骨头非同寻常的意义,正如他以后所描述的“跟目前已知的种类不同的一种自然存在”那样。实际上,夏夫豪森认为这个发现,是一个全新的——或者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人类,可以被称为尼安德特人。也许,夏夫豪森教授甚至可能还怀疑尼安德特人是现代人类的祖先。
如果这位教授和学校老师期望科学界庆祝他们的这项发现,那么他们会非常失望。此比查尔斯·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里阐述的进化论还早了3年。对大多数科学家而言,如果他们抱着人类是从其他物种进化而来的观点的话,那么就会显得非常可笑,更别说仅从这些骨头所做出的结论了。鲁道夫·魏尔啸是当时最有名的病理学家,他检查了这些骨头,然后断定它们是现代人的骨头,并且受到了某种不寻常疾病的影响。其他专家也都跟风做证。
但是到了19世纪末的时候,达尔文主义在科学界大部分领域都占了上风。有些科学家,比如法国的加布里埃尔·德·莫尔蒂耶,则对这些骨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现代人类是从尼安德特人进化来的。后来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发现了越来越多的尼安德特人遗迹,更加佐证了这种说法。这些化石可以追溯到1.1万至2-3万年以前,从而证明“患病”或者“现代人”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大部分科学家在另外一位法国人马塞林·普勒的带领下,仍然顽固地拒绝承认尼安德特人是人类的祖先。普勒承认,这些骨骼可能是很久以前的,但是却跟人类没有什么血缘关系。普勒认为,这种膝盖弯曲、短脖子、脊背弯曲的尼安德特人更像是猿类,而非人类。
在20世纪大多数时间里,这种科学上的分歧不断扩大。一边是莫尔蒂耶的追随者,他们认为尼安德特人是我们有些原始但直接的祖先;另一方面则是那些跟普勒等持有共同观点的人,把尼安德特人认为最多可以称为我们的“远亲”——注定被现代人类替代的进化史上的死结。仅仅在数年之前,科学家才开始尝试着在这些分歧之间修筑一座桥梁。
普勒主义的追随者对尼安德特人不屑一顾的原因之一,就是在20世纪的时候,他们可以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找到更为人所知、更有说服力的人类祖先的候选者。这就是在1912年发现的声名狼藉的皮尔当人。一位叫查尔斯·道森的业余的化石猎寻者发现了皮尔当人的骨骼,地点是英格兰苏塞克斯郡一个普通之地;它们立刻就引起了骚动。跟尼安德特人头骨不一样的是,皮尔当人的骨头跟现代人的头骨非常类似。只有类似猿类的下颚看起来有些原始,它们甚至还有与人类相似平滑的牙齿。这就是普勒喜闻乐见的人类祖先。
问题是皮尔当人原本就是一场骗局。某个人,也许就是道森本人,拿现代人类的头骨与猩猩的下颚伪造成了皮尔当人,然后故意把头骨弄脏,显得很旧。伪造者把牙齿撬掉,从而把调查者引向歧途。直到1953年,科学家们才有了在显微镜下观察牙齿这个主意,从而发现撬的痕迹是清晰可见的。
现在科学界的趋势开始认为尼安德特人是人类的祖先。跟以往关注点放在它们与现代人差异上不同的是,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它们与人类的共同之处。1954年,两位美国解剖学家威廉·施特劳斯和卡福重新审视了被普勒描述为“野蛮和非人类”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这块化石是在1908年法国南部的一个岩洞中发现的,被称为拉夏披化石。
施特劳斯和卡福首先观察到的是,拉夏披人患有关节炎。普勒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却忽略了其中所隐藏的涵义。对于施特劳斯和卡福来说,关节炎就意味着尼安德特人采用的是弯曲的姿势,并且尼安德特人其他的特征看起来跟现代人区别不大。这两位解剖学家断定如果尼安德特人可以再生并且站在纽约地铁站——前提是洗过澡、刮过胡子还穿着现代人服装的话,人们很难分辨出他是否跟周围其他人有所不同。
P18-19
考古,就是经由科学、系统的发掘,通过对一处处遗址遗存、一件件珍贵文物等的考察研究,与现有史料相互对照补充,试图把古代人类活动的场景真实再现,把残缺、破碎、消失的文明重新连接,并揭示更多的事实真相。
考古工作曾取得过无数的辉煌。罗马城的考古,使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古庞贝城和赫库兰尼姆城的壮观;希腊考古,使传说中的特洛伊城得到确认;北京人的发现,让世界看到了人类演进的清晰进程;殷墟的考古,把传说中的商王朝变成了信史;三星堆的发掘,则惊现了一段失落的灿烂文明……
然而,在辉煌的考古进程中,总有些真相难以探寻,成为长久困扰着人们韵未解之谜:复活节岛的人面巨石像有何玄机?玛雅文明为何在高度发达之后几乎于一夜之间消失了呢?矗立在英国的巨石阵是何人所建,又有什么用途呢?金字塔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基地吗,为何至今人们都无法拥有建造金字塔的技术?另外,红山文化女神庙里的女神究竟是谁?秦始皇敕造的传国玉玺到底流落何方?马王堆汉墓里的女尸为何能干年不腐?北京人头盖骨到底去了哪里?
这些考古未解之醚就宛如最遥远太空的神秘星体,以其散发的巨大魅力和隐含的种种玄机,像磁石般吸引着人们好奇的目光,并刺激着人们去一探其真相。
本书以全新视角来探索研究中外考古史上影响最大、最有研究价值和最被关注的考古未解之谜,让读者随考古学家一铲一铲地挖掘,与他们一起感受那激动人心的辉煌时刻,或接受一次最后无果的失落。
全书分“世界考古未解之谜”和“中国考古未解之谜”两部分。通过“古代遗址的不解之谜”“解读古文明密码”“神奇的语言文字”“墓葬的神秘王围”“文物的奥秘世界”等方面透析一个个中外考古未解之谜,时间上从远古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内容上则涵盖宗教、哲学、政治、军事、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引领读者触摸真实生动的古代社会,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书中参考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而严谨的分析论证,徐徐开启一扇跨越古今、通往神秘殿堂的大门。这些谜题虽未完全揭开,有些真相甚至可能永远无从得知,但其精彩却在于探索过程本身,在于沿途的风景,在于对读者的震撼启迪和潜移默化中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
同时,本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网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将探秘之旅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引领读者进入精彩玄妙的未知世界,使大家在快乐阅读、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想象空间。
文娟主编的这本《考古未解之谜(全彩图解典藏版)》分“世界考古未解之谜”和“中国考古未解之谜”两部分,以全新视角来探索研究中外考古史上影响大、有研究价值和广被关注的考古未解之谜。时间上从远古时期一直到近现代,内容上则涵盖宗教、哲学、政治、军事、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引领读者去触摸消逝的文明,零距离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全书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美的图片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参考大量文献、考古资料,通过科学而严谨的分析论证,将探秘之旅全方位、立体地展现出来,为读者徐徐开启一扇跨越古今、通往神秘殿堂的大门,使其在快乐阅读、丰富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想象空间。这些谜题虽未完全解开,有些真旧甚至可能永远无从得知,但其精彩却在于探索过程本身,在于对读者的震撼启迪和潜移默化中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
考古,就是通过对遗址遗存进行科学的发掘、考察、研究,试图把残缺、破碎、消失的历史文明重新连接,揭示更多的真相。然而,在辉煌的考古进程中,总有些真相难以探寻,成为长久困扰着人们的未解之谜:玛雅文明为何在高度发达之后几乎于一夜之间消失了呢?矗立在英国的巨石阵是何人所建,又有什么用途?金字塔是外星人留在地球上的基地吗,为何至今人们都无法拥有建造金字塔的技术?红山文化女神庙里的女神究竟是谁?马王堆汉墓里的女尸为何能干年不腐?北京人头盖骨到底去了哪里?……
文娟主编的《考古未解之谜(全彩图解典藏版)》一书中参考大量文献、考古资料,并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通过科学严谨的分析论证,徐徐开启一扇跨越古今、通往神秘殿堂的大门。这些谜题虽未完全解开,有些真相甚至可能永远无从得知,但其精彩却在于探索过程本身,在于沿途的风景,在于对读者的震撼启迪和潜移默化中的历史文化素养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