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自更,新京报社社长,不错记者。曾任光明日报新疆、广东记者站站长,直属报刊管理部主任。2003年创办新京报,以“新型时政类都市报”的办报理念推动传统都市报的转型。曾被有关机构授予“中国报业创新奖”“中国传媒业30年风云人物”“影响中国十大传媒领军人物”“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等。
特别策划
《温家宝地质笔记》:高山同行,韶光正好
一 启蒙
是谁颠覆了美国精神?
“公共说理”的逻辑
用“数据集”审视战争动机
权利:到底来源于哪里?
阿尔伯特·赫希曼:在不确定的世界里,我们要学会更谦逊
从“同意的公民”到“监督员公民”
法律、舆论与咖啡馆
群体“孤独症”:人与技术的共谋
物与人,物与时空,物与世界该如何相处?一段由264只根付所展开的追寻之旅
民主为什么容易失败?
二 温故
沃勒斯坦世界体系:列宁主义之后的列宁主义
他们心中都有一座监狱
苏俄知识分子的心灵史
乌克兰:摇摆在东欧和俄罗斯之间
根茨与亚当斯:日耳曼自由主义与盎格鲁保守主义
“可靠”的知识与盲目的偏见
高僧们,都去哪了?
探秘麻城暴力史
陈宏谋被梁启超和钱穆低估了吗?
18世纪,“中国热”曾席卷全美
梁思成不是神
值得警惕的“野岛刚式误会”
朝鲜使者眼中的中华
郑成功与荷兰人的战争
李敦白:中国革命的“另类”参与者
再难一遇的汉学大师周策纵
大陆开花海外结果
钱氏家族:在革命救国与学术救国之间
他有我们这个时代极欠缺的精神
卢作孚:现代社会的公民人格典范
史景迁的“中国之旅”:失败的小说家还是成功的历史学家?
真伪之外的见证
孙隆基:现在我看中国人的表现,没那么负面
藏读来公
三 文道
古代的诗,照亮我们今天的生活
陶博吾诗:情文相生,悲悯为怀
海明威的中国姊妹
平凡的岁月诗意的天使
城性本善
“考迪罗”的漫画
博尔赫斯的爱情与写作
汽车里的奥赛罗
拜厄特:“我想要那些会消失不见的东西”
描绘美国社会的裂纹
“他已经不在那个世界了”
精心打磨的沙粒
何人不起故园情
程抱一:真正的生命是再活过的生命
麦克劳德的布雷顿角:海流与失落的传承
四 经济
当“大数据”落地,当技术接轨商业
比特币:去中心化,与法币竞争
金融的两面:国家破产与未来金融新秩序
做坚定的市场派
三个德国:扭曲的椭圆形社会
为什么消费者容易被商家操纵和欺骗?
里夫金:我们必须转型,走新的道路
德鲁克与硅谷的碰撞:为什么谷歌不可复制?
后危机时代,转型与冲击的迷思
直面中国政经体制之路
2050年:全球化的世界什么样?
遭遇“人口悬崖”,大萧条将卷土重来?
五 立人
语文学习和生命自由
以独立看待语文
孤独是蓝色的
我们对教育的憧憬多于对它的实践
所谓“绝学”其实就是“常识”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问题是,陪伴很难
“埃米尔”式的亲子教育观
柳鸣九谈《小王子》:召唤一切于童心审判台前
想象力没有边界,科学也没有边界
儿歌:跨越时代的美
童谣:那些妈妈教我们的歌
读书人的宽阔人世
后记
新京报从创办那天起,就把责任烙在自己的身上,尽最大的努力恪尽职守新闻的基本准则,以人文和法治作为义不容辞的价值追求。作为一份诞生于社会转型期的报纸,新京报为这个时代做了尽可能忠诚的记录和理想的解释。致力于创办一份承载新闻人理想,一份以责任为灵魂,一份致力于记录时代步伐,一份进步的、美好的报纸。
本丛书体现着新京报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自信,大道直行的勇气,以及新京报人对社会的责任。丛书共分四卷,戴自更主编的《书里淘金--新京报荐书(2015-2016)》集萃了新京报近年来的优秀书评周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