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唐余宽,男,1974年2月出生于贵州余庆,经济学博士,复旦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助理,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研究。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本书研究目标 1.2 本书研究背景和意义 1.3 本书研究内容和思路 1.4 本书研究方法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 第2章 对城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认识 2.1 城镇化研究理论渊源 2.2 新型城镇化研究理论渊源 第3章 发达国家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经验借鉴 3.1 英国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经验 3.2 美国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经验 3.3 日本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经验 3.4 主要启示 第4章 贵州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基于“熵值评价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 4.1 贵州省城镇化的基本现状 4.2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要素基础 4.3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土地要素基础 4.4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的生态要素基础 4.5 什么是“城镇化质量” 4.6 贵州省城镇化质量的测度 4.7 对贵州省城镇化质量内生规律的演变分析 第5章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内生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对农民问卷调查的视角 5.1 问卷设计 5.2 问卷调查情况 5.3 实证分析:对数线性模型的应用 第6章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横向比较研究:来自市州层面的经验证据 6.1 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发展基本情况 6.2 贵州省各市州新型城镇化进程比较――基于理论层面的研究 6.3 贵州省各市州新型城镇化进程比较――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实证研究 6.4 贵州省各市州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经济学视角下的最优发展路径阐释 第7章 贵州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研究 7.1 解决“人”的问题:构建更加合理的且具符合贵州省发展实际的人口发展政策 7.2 解决“地”的问题:推动形成能够可支撑贵州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土地政策体系 7.3 解决“钱”的问题:加快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政策 7.4 解决“产业”的问题:不断挖掘贵州省产业发展的新潜力 7.5 解决“模式”的问题:探索实践具有贵州特色的“小城镇发展模式” 第8章 简要结论和研究展望 8.1 简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主要数据来源 调查问卷 重要资料梳理 后记 内容推荐 当前,在欠发达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加快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也是进一步优化我国空间发展结构继而培育产业新增长点的重要举措,对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但是,应该看到,由于自然地理、开发历史以及禀赋结构等多重因素制约,近年来粗放型城镇化模式正愈来愈影响到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摆脱“路径依赖”、主动寻求转型突破,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之路是摆在当前学术界和政策界面前的一个重大命题。 唐余宽著的《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障碍与出路》试图通过多年的积累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其前期已对贵州、湖南、甘肃、广西、宁夏和重庆等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问题进行了深度调研,很后决定选取贵州省为分析样本,论据充足有力,逻辑框架清晰,实证研究严密,分析结论可靠,相关成果既有战略广度和高度,也有理论厚度和深度,是的学术性著作,能够为未来中国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城镇化发挥一定的指导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