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中庸之道是中国思想与文化的灵魂,陈赟著的《中庸的思想》通过对《中庸》的诠释揭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上下通达”重释中庸,以“与于斯文”也即参与文化创造作为中庸的展开方式,以“命-性-道-教”的统一作为中庸的基本架构,以诚作为命、性、道、教合一的根据。由此,中庸之道落实为一种当下地承担世界的积极精神,这种精神在成己、成.人、成物的互动中呈现自身。以上述方式,本书对中庸乃至中国思想做出了别开生面而又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理论诠释。 作者简介 陈赘,安徽怀远人,哲学博士。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很好青年学者、新世纪很好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曙光学者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社科新人,获得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等。曾任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先后在美国孟菲斯大学、台湾地区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英国牛津大学等从事访问研究。独著有《回归真实的存在――王船山哲学的阐释》(2002,2007,2015)、《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2005)、《中庸的思想》(2007)、《天下或天地之间:中国思想的古典视域》(2007)、《现时代的精神生活》(2008)、《儒家思想与中国之道》(2016)、《庄子哲学的精神》(2016)等。另有学术论文100多篇在海内外发表。 目录 新版自序 初版自序 导言 章上下通达:“中庸”或中国思想的内在视域 一、“中庸”与“中国”:通向中国思想的谱系 二、理学视野中的“中庸”观念——以朱熹为中心 三、上下通达:“中庸”的根本内涵 第二章“命-性-道-教”:“文”的境域 一、“上下通达”与“与于斯文” 二、“文”的思想:历史过程与逻辑展开 三、“文明以止”:或“文-王”所以为“文-王”的奥秘 四、“命-性-道-教”:“人文”境域的打开 第三章“文”与“德”:中庸之道的真正困厄 一、“中庸”之不可能及其所以可能 二、“智-仁-勇”:朝向中庸的“三达德” 三、“德”与“文”:中庸之道的真正困厄 第四章君子之道与文化世界的展开(上) 一、君子之道与世界的当下接纳 二、“以人治人”与他人的接纳 三、素位之学:君子之道的远近之维 第五章君子之道与文化世界的展开(下) 一、鬼神之德与事物的接纳 二、鬼神、文化生命与存在方式上的远方 三、孝、历史文化意识与礼乐生活境域 四、诚、文化生命与政教生活 第六章中庸之道为什么必须以诚为基础 一、接纳世界为什么以诚为基础 二、“天道之诚”总是向着“诚之”者与“思诚”者开放 三、为什么接收天道之诚也就是接收万物之各正性命 四、为什么真正极高明者总是道中庸 五、世界在“诚”中开放为“大明终始”的历程 第七章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全面深邃的文化理想 一、“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文化理想:当下地打开天下,个体地接纳全体 二、“艺”:中庸之道的当下抵达 三、至德无文:文明的盛极之处到来的总是质朴 四、中庸之道与现代世界:是什么使中国和自身脱离 参考文献 初版后记 新版后记 索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