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爱国教育家顾惠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 编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7.教育!教育!教育!

顾惠人最初考入上海沪江大学,但却是从上海光华大学毕业的。

1925年5月30日,上海发生了“五卅”惨案。消息传遍全国,各大、中城市纷纷罢工、罢课,形成更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处于风暴中心的上海,更是难以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当时,著名的上海私立圣约翰大学校长为卜舫济,主张教育与政治分离,为此曾与参加政治运动的学生数次发生冲突。圣约翰大学几百名师生举行罢课,并上书教授会。卜舫济则坚决不允许学生罢课,声言学生如果罢课,就必须立即离开学校。6月3日这天,因为升旗,学生与校长发生冲突,后大学暨附中学生553人宣誓:永远离开圣约翰。孟宪承、钱基博、张振镛等17位中国教师以辞职方式支持学生的爱国行动。不久。离开圣约翰的师生们另组建光华大学。6月3日这天被定为上海光华大学建校日。

顾惠人之前所在的沪江大学也是教会学校,他为人正直,不满学校风气,便毅然转学来到富有民族气节的光华大学。他为人正直,也有说法是说他在沪江大学读书期间,对作弊的同学进行无情揭发,因而受到恶毒的报复,以致不能在沪江大学继续求字。

顾惠人在光华大学教育系念到毕业,受教于名师廖世承、朱经农、孟宪承等先生名下。在光华大学学习期间,他如饥似渴地畅游在知识的海洋。他的老师孟宪承是江苏武进人,从华盛顿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后,又入伦敦大学研究生院深造,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孟先生年龄比顾惠人仅仅大了,几岁,对同学们来说,既是老师,也是可亲可敬的兄长。孟先生也很器重顾惠人这位虚心、勤奋的弟子,十分欣赏他的才华,认为他是教育事业的可塑之才。在和孟先生等老师的朝夕相处之中,顾惠人进步很快。有时在课余,他也写写稿子,不仅锻炼了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也挣得一些稿费来维持求学之需。

1927年.顾惠人大学毕业前夕,学校发给每位同学填写志愿的表格,内有三个空格,分别要求填写第一、第二、第三志愿。有的同学填写自费出洋留学,有的要去教育部工作,也有不顾自己读的专业而填别的。顾惠人在三个空格内断然填入:教育、教育、教育!在这张填写志愿的表格上,他发出了立志终身从事教育的最强音。

在顾惠人即将毕业时,孟宪承推荐这位爱徒到无锡省中师范科任教。这时,母校秀州中学黄式金校长也邀请他回去帮忙。出于对母校更为深厚的感情,顾惠人婉言谢绝无锡省中师范科的工作,而应黄式金校长的邀请回到母校。

8.秀中的发展

秀州中学自1910年迁到项家漾后,发展迅速,入学者与日俱增。1919年4月窦维思赴美学习归来后,仍旧担任校长职务②,在校务管理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从1924年秋开始,秀州中学改行新学制,取消初小部,将旧制中学四年改为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称“三三制”,高中设置理科、教育科与混合科。一年后,高中开始设文、理、师范三科。改制之后,课程开始扩充,实行选修课和学分制。这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创举。

1924年到1929年间,秀州中学开设的初中必修课包括国文、英语、数学、自然、宗教、公民、历史、地理、卫生、图画、音乐、体育、修业指导等;高中必修课除几门基础学科外,还包括了读书法、人生哲学、文学概论、政治训练、军事训练等,高三的学生还增加了社会服务、科学史、经济学等课程,宗教课程从必修改为选修。

选修课则显得丰富多彩,分文科、理科、商业、社会、哲学、宗教、艺术、农业、教育等几大类,每一类又有细分,仅文科就有国学大纲、小说作法、文学史、诗学入门、文字学、应用文作法、翻译、英文文学、近代英文选、日文、英文会话等十几种课程。其他如农业类选修课则包含了农业常识、园艺学、养蜂学等比较实用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宽就业门路。P17-19

作者简介
  
后记

《爱国教育家顾惠人》一书终于面世了。

编撰这本书的缘起,要追溯到2012年嘉兴市七届政协换届之初。在制定本届政协文史工作规划时,我们多方征集意见建议,发掘有价值的文史征编课题。我们发现,20世纪曾长期担任秀州中学校长并成就秀州中学辉煌校史的顾惠人先生,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即使在今天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但是关于他本人和他的教育思想,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只有校友们雪泥鸿爪的回忆资料。同时,秀州中学校友会从2000年前后即开始在校友中征集回忆资料,编印纪念文集,但这些资料没有公开出版,仅限于校友范围内传阅,其传播范围还十分狭窄,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和价值。因此,我们认为编辑出版一本关于介绍顾惠人及其教育思想的文史专辑是十分必要的。

编撰《爱国教育家顾惠人》一书,我们曾遇到一些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素材不足。顾惠人先生出生于1901年,至本书征编工作启动的2010年代,和他共事过、对他比较了解的许多老同志都已仙逝,“三亲”史料征集空间十分有限。而已有的回忆文章反映的时代比较集中,内容多有重复,不足以反映他作为一个爱国教育家的完整形象。另外,最初搜集到的他本人的文章也很少。

所幸在征编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帮助。在此,我们首先要向顾惠人先生的长子、已逝的顾华忠先生表示深切的敬意和怀念12012年秋,顾华忠先生携家人来禾参加《爱国教育家顾惠人》编撰工作座谈会,帮助拟定全书内容架构,并提出《顾惠人传》的写作提纲。回去以后,他又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直至2013年冬不幸因病去世。2015年,范晓梅同志接手顾华忠先生搜集的资料,在充分征集和熟悉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顾惠人传》,并对顾华忠先生整理的《顾惠人年表》进行修改完善。

2016年5月,本书初稿汇编完成。此后,我们一方面广泛听取修改建议,另一方面尽力搜集史料,拾遗补缺,使书稿日臻完善。尤其是征集了大量照片资料,有许多是第一次公开,以飨读者。

在本书的征编过程中,我们得到来自各方的大力支持。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原院长、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方展画先生欣然为本书作序。市政协领导高度重视,高玲慧主席、马玉华副主席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并提出指导意见。另外还有顾惠人先生家属和秀州中学校友会的无私支持。顾惠人先生次女顾美义女士和次子顾华孝先生认真校阅初稿,还专门写信、来电补充史料,小女顾美德女士提供了许多珍贵照片。来自秀州中学校友的支持令我们十分感动。市政协原主席、秀州中学校友会名誉会长徐良骥亲自审阅书稿,从书名到编辑体例,提出许多中肯的指导意见和修改建议。校友会褚元强先生已经八十多岁高龄,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打电话沟通史料,接待我们上门采访,亲自把关校阅稿件。还有校友会的张志昂先生、毛树坚先生、吾用明先生、马瑞康先生、朱培林先生……尽管他们大多年事已高,仍然热切地关注着征编工作的进展,他们怀着满腔热情写来的多封信件,成为这项工作最宝贵的历史见证。另外,还有钟凡勇先生、朱尚刚先生、陆绪钦先生、袁士中先生、庄佳玥先生等众多关心这项工作的专家、学者,都为我们在史料征集、文稿汇编等方面提供了莫大的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此外,还有一些方面需要说明。一是2016年8月,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联合嘉兴市文史研究会召开了顾惠人生平及教育思想研讨会,在嘉兴市教育局、南湖区教文体局、南湖区教研室的支持和动员下,秀州中学高中部、秀州中学分校、嘉兴一中等市本级中学积极参与研讨,本书“顾惠人教育思想研究”部分一些论文即来自研讨会交流文章。二是本书“顾惠人文选”部分,有多篇文章系岳钦韬博士帮助从民国期刊中搜集而来,本书汇编时,除对少数明显错字进行改动和说明外,其他不作改动。有些文章因其写就的时代原因,某些观点和说法难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请读者细心甄别。

《爱国教育家顾惠人》一书,是许多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我们通过对顾惠人生平事迹的综述,通过校友、亲人的深情回忆,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力图还原一个真实、鲜活的顾惠人先生形象。但在付梓之时,我们仍然心怀忐忑,担心不能充分展示顾惠人先生那爱国教育家的风采。同时,因为我们能力有限,本书错误和疏漏之处一定还有不少,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6年11月

目录

顾惠人传

 1.铜像揭幕仪式

 2.家世

 3.到秀中读书

 4.中学时代

 5.留校任教

 6.沪江大学

 7.教育!教育!教育!

 8.秀中的发展

 9.训导主任

 10.新任校长

 11.“四化”教育

 12.春风化雨

 13.国难当头

 14.人生伴侣

 15.出国留学

 16.留学生活

 17.回国之后

 18.抗战烽火

 19.筹建联中

 20.秀州精神在“孤岛”

 21.昆明之行

 22.“孤岛”陆沉

 23.觅址复校

 24.“顾校长拯救了我们”

 25.创办赣州联中

 26.赣州联中时期

 27.寻乌半年

 28.秀中复校

 29.艰辛而诗意的生活

 30.内战是“中国人自家的事”

 31.解放初期

 32.新的气象

 33.痛失爱妻

 34.默然以终

 35.终得澄清

顾惠人文选

 泰戈尔来华给我的感想

 夏令儿童义务学校的新使命

 现代青年的病态及其诊治法

 为工人请命——要求公平的待遇

 十字路口的光华大学

 革命高潮中学生应有之修养

 中学教师的错镜

 嘉兴秀州中学概况

 本校大事记

 本校卅五周纪念回顾与前瞻

 嘉兴私立秀州中学健康教育实施概况

 美国中等教育当前之一大问题

 文献展览与青年教育

 理想中之现代中学教师

 升学就业指导为中学教师之一大任务

 本校七年来之回顾与前瞻

 一个现代青年的人生观

 高中军训管理问题之检讨

 修学指导

 告流浪青年

 华东区基督教联合中学筹备与成立经过详情——非常时期中基督教教育事业之新试验

 昆明之行

 旷野中之学校

 本校二年半来在沪之进展

 中华女子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

 教师与行政

 谨告全体师生

 上海市基督教中学校长暑期讨论会经过观感

 十年教育记

 写给全校同学

 现代教育

 一个中学的教育哲学

 中国教育之展望

 秀州精神

 八年校务经过报告

 民族战争中之教训

 民治与教育

回忆与纪念

 回忆父亲顾惠人

 人才辈出 群星璀璨顾惠人校长功不可没

 秀中朝晖时期的顾校长

 缅怀顾惠人校长

 顾校长的形象永在我心中

 终生铭感顾校长救助之恩

 顾师与我

 生命的幸运转折

 解放前后的秀州中学和顾惠人校长

 三遇恩师

 顾惠人校长三四事

 一张学杂米收据

 永久的纪念——雕塑顾惠人校长像献上的心声

 母校学习生活的片段回忆

 我忘不了母校秀州中学

 难忘岁月永留心间——记赣州联中的生活片断

 回忆母校的学习生活

 1947年“五二〇”运动在嘉兴秀州中学

 解放初,我在秀州开展工作的一段回忆

 我所经历的两次教会学校会议和参加军干校运动

 长忆顾惠人校长的风范

 感人至深的通信

顾惠人教育思想研究

 顾惠人校长教育思想和实践之我见

 我对“秀州精神”的理解

 秀州中学教育特色

 顾惠人教育思想与实践探析

 学校家庭化的现实意义和具体要求

 破解基础教育困境之鉴——嘉兴秀州中学顾惠人校长教育思想研究

 秀州中学早期办学思想研究

顾惠人年表

 顾惠人年表(1901—1961)

后记

序言

顾惠人校长去世已经55年了。在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的同事、学生持续地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怀念,可见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令我想起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顾惠人校长就是这样的人。

顾惠人校长短暂的一生,清贫艰苦的童年时光,求知若渴的中学时代,书生意气的大学生涯,但正是这些奠定了他做人做事的基础,也坚定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理想。在从教生涯中,他视学生如子女,视同事如亲人,对教育事业孜孜以求,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秀州中学这块平凡的园地。耕耘出不凡的业绩。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在八年抗战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里,顾惠人校长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坚持不在日伪统治下办学,也决不让自己的学生受奴化教育,冒着枪声和炮火为办学辗转奔波,为青年学生成长开辟道路,为中华民族抗日保留火种,展示了一位爱国教育家在民族危难之时的高尚气节。

在顾惠人校长主持秀州中学(包括抗战时期的华东联中、赣州联中)长达28年时间里,学校发扬光大了“爱国、爱校、爱科学”的优良传统,吸纳融合中西教育理念的精髓,培养了无数对国家、对民族有杰出贡献的人才,这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

长期以来,秀州中学校友会积极征集有关顾惠人校长的资料,陆续汇编了《雪泥鸿爪忆秀州》《顾惠人校长纪念集》等追思小册子,但反映的都是顾惠人校长生平的一个个片段,且仅限于校友范围内传播。而我们每一个人,随着对顾惠人校长、对秀州中学的历史了解越多,就越觉得应该有一部作品,可以反映顾惠人校长这位杰出的爱国教育家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爱国教育家顾惠人》的编撰和出版,使人们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认知这位不平凡的教育家,于栩栩如生中真切感悟到教育应有的执着、情怀、勇气和睿智。在呼唤“教育家办学”的当下,本书的出版相信会给读者,尤其是校长带来深刻的启迪。

本书呈现了顾惠人校长光辉的人生历程。他一生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做好一件事——中学教育。他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前途,无不寄托在青少年身上,中学教师责任重大,“所谓百年树人者,在教师之点滴日积月累之苦功夫。以普通中学教育之六年学程。学生人格之陶冶,学业之基础,大半造因于中学教师”。他对中学教育的重视是很有远见的。阅读此书,我们会发现秀州中学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对中学教育多方面的可贵探索,今天我们有关素质教育的许多目标在当时就已经成为现实。即便在今天,顾惠人校长提出的“学校家庭化、身手平民化、生活纪律化、头脑科学化”教育理念,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书收录了大量顾惠人校长的著作。阅读他的作品,从那些充满创造性、哲理性和战斗性的文字中,我们得以走近他纯粹高尚的灵魂,了解他如何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拷问中成长进步。了解他如何克服千难万苦呕心沥血办教育,聆听他对中学教育的深刻见解,从而对这位教育家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还收录了部分对顾惠人校长的追忆之作。这些饱含深情的回忆片段,大多来自于他的学生。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活在学生记忆里的顾惠人校长:他总是那么匆匆忙忙,有许多的事务在等待他去做;他既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威严长者,也是一个关心体贴的慈爱家长……

总的来说,本书为我们浓笔勾画了一位教育家的形象——勇于开创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脚踏实地的作风、无私奉献的品质。细细地品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封尘的史实,也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灵魂,汲取精神养料。

为编撰好《爱国教育家顾惠人》,嘉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资料委员会的同志花费长达三年的时间,在多方查证的基础上,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组织撰写,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本书的史料翔实、可靠,许多细节尚属第一次披露,殊为不易。

是为序。

方展画

2016年11月

内容推荐

范晓梅主编的《爱国教育家顾惠人》收录了大量顾惠人校长的著作。阅读他的作品,从那些充满创造性、哲理性和战斗性的文字中,我们得以走近他纯粹高尚的灵魂,了解他如何在不断地对自己的拷问中成长进步。了解他如何克服千难万苦呕心沥血办教育,聆听他对中学教育的深刻见解,从而对这位教育家更深刻的认识。

本书还收录了部分对顾惠人校长的追忆之作。这些饱含深情的回忆片段,大多来自于他的学生。从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活在学生记忆里的顾惠人校长:他总是那么匆匆忙忙,有许多的事务在等待他去做;他既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威严长者,也是一个关心体贴的慈爱家长……

总的来说,本书为我们浓笔勾画了一位教育家的形象——勇于开创的精神、持之以恒的毅力、脚踏实地的作风、无私奉献的品质。细细地品读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封尘的史实,也可以帮助我们净化灵魂,汲取精神养料。

编辑推荐

范晓梅主编的《爱国教育家顾惠人》呈现了顾惠人校长光辉的人生历程。他一生的脉络是非常清晰的,就是做好一件事——中学教育。他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民族前途,无不寄托在青少年身上,中学教师责任重大,“所谓百年树人者,在教师之点滴日积月累之苦功夫。以普通中学教育之六年学程。学生人格之陶冶,学业之基础,大半造因于中学教师”。他对中学教育的重视是很有远见的。阅读此书,我们会发现秀州中学在一个世纪前就已经开始对中学教育多方面的可贵探索,今天我们有关素质教育的许多目标在当时就已经成为现实。即便在今天,顾惠人校长提出的“学校家庭化、身手平民化、生活纪律化、头脑科学化”教育理念,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6: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