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其林,男,汉族, 1973 年生,四川岳池人, 文学博士,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研修学者,霍英东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很好人才,全国马列文论会理事,全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四川省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
导论
第一章 南斯拉夫实践派美学
第一节 隐匿与在场:“实践”的审美之维
第二节 设计与想象:新人道主义文化观念
第三节 艺术的人道性
第四节 作为桥梁的文化
第五节 总体性的文化
第六节 割裂与还原:批判性的文化理论
第二章 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
第一节 赫勒新世纪的美学转向
第二节 赫勒新世纪的政治美学思想
第三节 喜剧的审美政治学
第四节 赫勒的后现代主义美学的意义
第三章 捷克存在人类学派美学
第一节 科西克的美学理论及其文艺批评实践
第二节 斯维塔克文艺理论思想
小结
第四章 波兰哲学人文学派美学
第一节 亚当·沙夫的文化异化理论研究
第二节 科拉科夫斯基艺术与文化理论研究
结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的意义
参考文献
傅其林等所著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主要定位于对二战以来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梳理探讨,涉及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南斯拉夫实践派,捷克科西克、斯维塔克,波兰的科拉科夫斯基、沙夫等人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是迄今较为全面评介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的著作,对全面了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进程有重要参考作用。
傅其林等所著的《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在已有的布达佩斯学派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的基础上推进当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探讨,主要定位于二战以来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书中详细论述了南斯拉夫实践派美学、匈牙利布达佩斯学派的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捷克存在人类学派美学、波兰哲学人文学派美学等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书稿反思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的积极价值,探讨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建设的意义,同时也对其缺失进行批判,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是优秀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