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世界佛教通史》论述了佛教从起源到21世纪在优选的兴衰演变全过程。本套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史学和哲学方法为主,并借鉴考古学、文献学、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宗教比较学、文化传播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多方面、多角度对世界范围内的佛教历史进行贯通性研究。本套书共14卷、约850万字。靠前卷和第二卷叙述佛教在印度的起源、发展、兴盛、衰亡乃至在近现代复兴的全过程。第三卷到第八卷,全面论述中国的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第九卷、第十卷、第十一卷,分别是日本、朝鲜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是对南亚、东南亚地区中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等国家佛教的系统阐述。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包括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的主要国家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附录为《世界佛教通史》的大事年表。本套书所采用的资料文本来自汉文、梵文、巴利文、藏文、西夏文、傣文、日文、英文、法文、越南文等多语种,并广泛运用田野调查资料和实物资料,切实做到了性、可靠性和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目录 《世界佛教通史.第1卷,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 序章古代印度概况 第一节印度名及其汉译 第二节古代印度的疆域地形 第三节古代印度的种族 一奥族人 二荼卢毗族人 三雅利安人 四其他种族人 第四节古代印度的语言 一印度语言语系 二佛教语言 第一章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印度政治、经济,社会、宗教与文化 第一节释迦牟尼佛时代前的印度社会与文明 一释迦牟尼佛时代前的印度社会与文明 二石器时代与母系文明 三铜器时代与印度河文明 四铁器时代与雅利安文明 五种姓制度与社会阶层 第二节释迦牟尼佛时代前的印度宗教与文化 一印度中古与近古宗教文化的四阶段 二中古和近古的正统与非正统宗教文化 三释迦牟尼佛时代前的非正统宗教文化 四吠陀经典 五吠陀文化的基本思想特点 第三节释迦牟尼佛时代的政治、社会与经济 一从军事部落民主制向第一制的转变 二列国时代与十六国 三列国政治状况 四列国的经济与社会 第四节释迦牟尼佛时代的宗教与思想文化 一印度文化的轴心时代与佛陀时代 二佛陀时代的正统思想与《奥义书) 三佛陀时代除佛教外的主要学说类型 四沙门思潮 五阿耆多·翅舍钦婆罗与顺世派 六末迦梨·拘舍罗与生活派 七富兰那·迦叶及其非道德论 八婆浮陀·伽旃那及其七身说 九散惹耶·毗罗梨子及其不可知论 十尼干陀·若提子与耆那教 第二章释迦牟尼佛的出世、弘化与涅槃 第一节释迦牟尼与佛陀 一释迦牟尼之名 二释迦牟尼与佛陀 三释迦牟尼的生平与八殊胜行相 第二节释迦牟尼佛的年代、种族与家世 一释迦牟尼佛的年代 二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与种族 三释迦牟尼佛的家世 第三节释迦牟尼佛的出世与成道 一诞生 …… 第三章阿含经教中的佛陀形象 第四章释迦牟尼佛的阿含教说 第五章结集与阿含经 第六章从阿含佛教到部派佛教 第七章佛教的部派分裂 第八章部派佛教的思想及其大师 第九章从阿育王到迦腻色迦王 第十章早期佛教的文学与艺术 第十一章大乘佛教的兴起 第十二章初期大乘经典及其思想- 第十三章龙树、提婆菩萨与中观学派 第十四章笈多王朝及其前后的政治、经济、社会与宗教状况 第十五章中、晚期大乘经典及其思想 第十六章瑜伽行派论师、著述及其思想 第十七章笈多王朝及其前后印度佛教与非佛教的文学、艺术 第十八章佛教密教的兴起 《世界佛教通史.第2卷,印度佛教:公元7世纪至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3卷,中国汉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6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4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7世纪至1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5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 《世界佛教通史.第6卷,中国汉传佛教:公元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7卷,中国藏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上》 《世界佛教通史.第7卷,中国藏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下》 《世界佛教通史.第8卷,中国南传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9卷,日本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10卷,韩国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11卷,越南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12卷,斯里兰卡与东南亚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13卷,亚洲之外佛教:从佛教传入至公元20世纪》 《世界佛教通史.第14卷,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