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张盾著的《超越审美现代性(从文艺美学到政治美学)》讨论的“政治美学”不是本来意义上作为aesthetics的美学,而是关于存在何以可能和哲学何以可能的一种先验形而上学。 本书把本来意义上的美学称为“文艺美学”,它有着极其深厚的理论传统,令人崇敬,正如伟大艺术作品深深感动着每个人。本书对艺术的批判和对文艺美学的批判接近是一种先验的政治的理论思维的结果。同理,本书以中世纪艺术为范本所揭示的艺术的象征性和创造性,也是运用理论思维对艺术本质所做的一种“先验演绎”,与对中世纪艺术的历史性研究不在同一个界面上。 早就有人把马克思学说的根本精神解读为一种美学,在本书所揭示的政治美学的意义上,马克思学说本质上必然是一种关于好看政治和好看人性何以可能的先验政治美学。 作者简介 张盾,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主要从事存在论、美学和马克思政治哲学研究。著有《分析的限度:分析哲学的批判》、《道法自然:存在论的构成原理》、《马克思的六个经典问题》、《黑格尔与马克思政治哲学六论》等,发表论文近百篇。 目录 章 概说文艺美学 一、引论 二、审美经验 三、艺术的自主性 四、艺术的衰落与审美资本主义 第二章 基于政治美学重新解说艺术的本质 一、艺术与艺术品 1.艺术的创作问题与接受问题 2.艺术的先验性与审美经验论 3.艺术的社会性与自主性 4.艺术对艺术品的优先性 二、艺术的存在论基础 1.二元论作为美学问题的存在论前提 2.“美是存在的完美性”释义 三、艺术是对完美存在的象征 1.象征的概念 2.中世纪作为范本 四、艺术是对存在创造过程的重演 1.创造的概念 2.康德的天才论美学批判 3.中世纪作为范本(续):匿名性和实用性 4.对创造的反思性理解 第三章 回到政治美学 一、美学的立足点从艺术转移到政治 二、政制之美 1.柏拉图论政制之美 2.马克思论政制之美 三、人性之美 1.柏拉图论人性之美 2.马克思论人性之美 四、哲学之美 1.作为美学的哲学 2.作为政治美学的哲学 3.哲学之美与艺术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