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孟伟根著的《中国戏剧外译史》系统地描述了从中国靠前部外译戏剧《赵氏孤儿》在国外的传播到当今的整个中国戏剧外译的历史。力求以中国戏剧对外翻译传播的历程为主线,全面阐述中国戏剧外译的发展历程,考察各时期中国戏剧外译的特征和状况,揭示中国戏剧在国外的影响和地位,总结中国戏剧外译和传播的成就。 作者简介 孟伟根,浙江省绍兴市人,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外语学院教授,浙江省翻译协会理事,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方向为中外戏剧翻译。几年来,先后在《中国翻译》《外国语》《现代外语》《中国科技翻译》《上海翻译》《外语研究》《外语教学》《外国语文》和《辞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翻译出版《世界英语俚语辞典》《世界作家走笔浙江》等译作,合作出版《英语惯用法大词典》《英语分隔结构》等书。2003年12月,与联合国新闻署签约,负责主持联合国网站新闻资料的翻译工作。2012年2月,专著《戏剧翻译研究》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国戏剧的定义和范畴界定 第二节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意义 第三节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动因 第四节中国戏剧外译传播的形式 第五节中国戏剧外译研究概况 第二章中国戏剧外译的发轫期(1735-1840) 第一节《赵氏孤儿》的外译与欧洲中国戏剧热 第二节中国戏剧在法国的早期译介 第三节中国戏剧在英国的早期译介 第四节中国戏剧在德国的早期译介 第五节中国戏剧在美国的早期译介 第六节中国戏剧在日本的早期译介 第七节中国戏剧在俄国的早期译介 第八节中国戏剧在意大利的早期译介 第九节中国戏剧在亚洲其他国家的早期译介 第三章中国戏剧外译的发展期(1841-1936) 第一节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戏剧外译的特点 第二节中国戏剧在欧洲的译介 第三节中国戏剧在亚洲的译介 第四节中国戏剧在美洲的译介 第五节儒莲和巴赞对中国戏剧的法译与研究 第六节熊式一对中国戏剧的英译与研究 第七节洪涛生对中国戏剧的德译与研究 第八节东京学派和京都学派对中国戏剧的日译与研究 第九节其他学者对中国戏剧的研究与评价 第十节《中国评论》与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 第四章中国戏剧外译的转折期(1937-1948) 第一节抗战救亡戏剧运动与中国戏剧的外译 第二节中国戏剧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美国汉学家阿灵敦对中国戏剧的研究 第四节哈罗德?艾克顿的中国戏剧翻译情结 第五节《天下月刊》与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 第五章中国戏剧外译的兴盛期(1949-1965) 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戏剧外译的背景 第二节国内的中国戏剧翻译与研究 第三节英美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第四节苏联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第五节《中国文学》(英文版)与中国戏剧的对外传播 第六节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和中国戏剧的外译 第六章中国戏剧外译的瓶颈期(1966-1976) 第一节非常时期中国戏剧的外译 第二节非常时期对外翻译的特征 第三节西方国家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第四节苏联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第七章中国戏剧外译的繁荣期(1977-今) 第一节20世纪80年代中国戏剧的对外译介与研究 第二节20世纪90年代中国戏剧的对外译介与研究 第三节21世纪初中国戏剧的对外译介与研究 第四节《译丛》与中国戏剧的外译 第五节《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与中国戏剧研究 第六节西利尔?白之的中国戏剧翻译思想 第七节杜为廉对中国戏剧的翻译与研究 第八节中国戏剧外译的机遇、问题和挑战 附录一:中国戏剧外译个案研究 1.《西厢记》多语种的译介与传播 2.《牡丹亭》多语种的译介与传播 附录二:中国戏剧对外翻译大事记(1735-2014) 附录三:中国戏剧外译史研究参考文献(1829-2015)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