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没有神童,我也不是神童。生于一个穷秀才家。从小笨,读书也不是高才生。革命初期,我是个无名小卒。”这是徐向前对家世、童年和青少年以及走向革命的自我点评。
1901年11月8日,徐向前出生在山西省五台县永安村。
村边是一条长流不息的滹沱河,比起长江、黄河来说它是条小川,但在五台人眼里,它是了不起的大河,是一条和名家、伟人的名字相连的河。它全长540多公里,源头在五台山东北的泰戏山,湍急奔流,穿割太行山区,流人河北平原,汇进子牙河。就在这条滹沱河流经的五台县境内,紧靠河北岸有个偌大的村庄,叫永安村。
徐向前就是看着这条河长大的。每年滹沱河发大水,大人总是嘱咐他:“不要去河边,河里会有水鬼爬上来。”他长到8岁那年,开始偷偷到河边玩水,慢慢地在这条河里学会了狗刨式游泳。他一生不管走到哪里,想起家乡,就要想到滹沱河。
徐向前出生时是农历辛丑年,正是清王朝摇摇欲坠年代。1900年秋天,英、美、日、俄、法、德、奥、意等八国联军10万余人,进攻北京。北京城惨遭浩劫,八国军队一直打到五台县龙泉关。1901年7月,就是徐向前出生前的4个月,清政府与侵略中国的11个大小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部兴衰史。那年代,迁居多是伴随着贫困的,农家人不是讨饭,就是跑小买卖。徐向前祖宗辈自从洪洞县迁居五台县之后,一代代繁衍,一代代奋斗。到第十代,有人发财做了官,有人一贫如洗。据徐门的家谱记载,清王朝顺治初年前后至光绪末年,徐族中在250年间,做过七品官以上的人50多;得诰封、诰授的15人以上。其中最高的官,算是徐向前祖上的徐松龛,官至钦差,头品顶戴。清道光年间钦点状元,翰林院编修,做过巡抚,署理过两广总督,编著有《瀛寰志略》。此人多才,却不知为什么犯了王法,被罢官治罪。他死后,还得服刑,棺材上锁着铁链子。这桩事距离徐向前出生,是前十多代的事。
徐向前的母亲一辈子生下7个子女。徐向前是第六个孩子,奶奶开心,遂取名为“银存”。意思明白:他的前程不光发财,而且银钱会多多积存起来。
农家有劳力,才是家庭兴旺发达之源,可是徐向前兄弟姐妹6个,算得上整劳力的,只有母亲。她已年近40岁,一双小脚,眼神又不好,不要说种田地,就是忙着全家七八张嘴吃饭,也是整年起早贪黑。徐向前的父亲“四书”、“五经”读得烂熟,只是不会种地,找了个教书馆离家谋生。
徐向前刚刚记事,每天跟随在母亲的身边,做些小孩子能做的事。他最愿意做的事是照看妹妹小占月。论说,家庭中有奶奶、两个姐姐,照看最小的孩子,本不应该落在一个男孩头上,可是从小心善的徐向前却整天陪着多病的小妹妹占月一块玩。
徐向前七八岁的时候,冬天,母亲就叫他和哥哥每天早起拾一筐粪,否则不准吃饭。拾粪,要去离家1里多地的村前车马大道。起得早拾得多,起得晚了,就可能空着筐回家。寒冬腊月里人称“鬼龇牙”的五更时分,冷得透骨彻心。小小的徐向前在外边拾粪,手和脚都冻僵了,要是拾不满,就不敢早回家。等他和哥哥把满满一筐粪提回家,母亲总是帮他脱鞋上炕,帮他暖暖冻僵的小手,可是从不说可以少拾一些的话。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