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针对中国石刻佛经艺术,以山东省的刻经艺术为对象进行精密地、系统地、全面性地调查与研究,完整地向世界再现中国石刻佛经的艺术面貌和文化内涵,同时针对山东省刻经的历史、宗教、政治、艺术等涵义进行系统综合地研究,全面提供文物保护及学术研究基础资料,填补了该领域的多项空白,对中国很好传统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和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为第三卷,收录了尖山等地的刻经。 目录 導論 山東省境内由北至南分佈的刻經山 黄石崖——佛教石窟在山東地區的傳播 刻經址 尖山 刻經址 總錄 尖山1號:“沙門僧安道壹” 尖山2號:武平六年紀年 尖山3號:“文殊般若” 尖山4號:僧安與韋興祖題記 尖山5號:徐法仙題記 尖山6號:《文殊師利所說般若波羅蜜經》九十八字節文 尖山7號:武平六年題記 尖山8號:唐邕妃趙等題記 尖山9號:比丘尼法門等題記 尖山lO號:“大空王佛” 尖山11號:大沙門僧安道壹、韋伏兒、韋欽之題記 尖山12號:《思益梵天所問經》六波羅蜜節文 尖山13號:清光緒間禁採石碑 尖山14號:“經主徐時”題記 尖山15號:韋子[深]等題記 尖山16.1號:支鍋石《諸行無常偈》 尖山16.2號:支鍋石題記 尖山16.3號:支鍋石題記殘字 参考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