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废墟上的涅槃/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次仁罗布 |
出版社 | 百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次仁罗布,藏族作家。1965年出生于西藏拉萨,1986年西藏大学藏文系毕业。现任西藏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西藏文学》主编。著有中短篇小说集《放生羊》《界》,长篇小说《祭语风中》等。短篇小说《杀手》获西藏第五届珠穆朗玛文学奖金奖,《放生羊》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界》获第五届西藏新世纪文学奖; 2019年小说《红尘慈悲》获第六届汪曾祺文学奖。 目录 序 第一章 浴火重生 一、破碎 二、温暖 三、乔迁 四、日子 第二章 花椒树上结幸福 一、梦小康 二、破困局 三、红八月 四、共富裕 五、无限美 第三章 卯家湾的春天 一、姚太银 二、刘双剑 三、蒋忠历 四、卯家湾 精彩页 第一章 浴火重生 一、破碎 县作协主席云鹏和扶贫办的工作人员黄雄辉要把我送到龙头山镇甘家寨去。 汽车在山间道路上飞驶,前方是一溜狭长的坝子,村镇的房舍在路边错落有致,一道清澈的河水从坝子中央弯弯曲曲地流淌过去,宛如一条碧绿的彩带。 一路上云鹏主席给我介绍鲁甸县的历史:鲁甸因鲁甸山而得名,是彝族语的地名。“鲁”为彝族称号,“甸”意为平地、水草坝子,是指彝族人居住的平坝。汉武帝建元六年起,历经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到唐初近千年,它属于朱提郡、朱提县地,因境内朱提山出善银而驰名。唐(南诏)、宋(大理)、元、明时期属于乌蒙土司领地,清初改土归流,雍正九年置鲁甸厅属于昭通府,民国二年改厅为县,属于滇中道,后属昭通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4月,鲁甸县人民政府成立,属昭通行政公署。1958年并人昭通县。1962年恢复鲁甸县。2001年8月,昭通撤地设市后,属昭通市至今。 2014年8月3日,鲁甸龙头山发生了里氏6.5级的强烈地震,波及巧家、会泽、昭阳等地,鲁甸的龙头山、火德红,巧家的包谷垴、老店是这次受灾最严重的地方,617人罹难,112人失踪。23万多人被紧急疏散,12.23万栋房屋垮塌。其中,甘家寨在地震中遭到重创,60多户村民的房屋全部坍塌,被垮塌的岩石掩埋,有52个村民不幸遇难。 此刻,他们要带我去的地方就是现在被整体搬迁到骡马口社区后涅檗重生的甘家寨。 我们的汽车从龙头山镇所在地顺着盘山路下来,就能看到一座座整齐的青瓦白墙房和绿树掩映中潺潺流淌的龙泉河,给人一种江南水乡的灵秀感觉。它有一个小城镇的规模,道路四通八达,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汽车穿过一条条整齐的街道,停在了甘家寨的一家客栈前。将我安顿好后,云鹏主席他们返回鲁甸去,因为第二天他们又要赶到所在单位的驻村点。 甘家寨位于骡马口社区的中心地带,村口右边的绿化带矗立着一座银灰色的铁质雕塑,下面有两根倾斜的支架,它们托起雕塑最上面的一轮弯月,两根支架中问竖排着红色的“甘家寨”三个字,显得极其醒目。雕塑底座是灰白相间的长方形石头,中央贴着白色的大理石瓷砖,上面用红色的字写着“博爱新村”,这四个字的中央贴有红十字会的标志和国徽中的麦穗。 一条笔直的黑色沥青路直通到社的另一头,与对面的大路连接在了一起。道路两边是甘家寨村民小组的房子。房子都有青瓦自墙方格窗子,每家的墙壁上挂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微风的吹动下轻轻飘摇。一进社,右面墙壁上贴着习近平总书记看望甘家寨受灾群众的巨幅照片。村民们在巨幅照片的旁边用红笔写着“牢记总书记嘱托 感谢党中央关怀”这几个字,它表达着片家寨村民发自肺腑的感恩之情。 P1-3 导语 总有一些年份,注定会在时间的坐标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全党全国上下同心、顽强奋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即将历史性得到解决,也必将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最宏伟的史诗。为了更好地记录、书写和讴歌新时代,2019年9月中旬中国作家协会与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二十五位优秀作家深入脱贫第一线,创作一批反映脱贫攻坚题材的报告文学精品,力求全面、精准、生动地反映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与成就。百花社从中精选出六位著名作家所创作的六部精品,并以丛书的形式出版,向祖国和人民报告全国各地的脱贫攻坚成果,反映精准脱贫实现全面小康的中国奇迹与人类壮举。 《废墟上的涅槃/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讲述了云南故事。 序言 云南,在人们的印象 当中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在全国她有很多极响亮 的名字:植物王国、动物 王国、有色金属王国、药 材之乡等。人们总是将她 与美好、富庶联系在一起 。 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 北部以金沙江为界,同四 川省隔江相望,西北紧邻 西藏自治区;西部同缅甸 接壤,南部同老挝、越南 等国相邻。由于她北靠广 袤的亚洲大陆,南连位于 辽阔的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中南半岛,处于东南季风 和西南季风的控制之下, 又受高原区的影响,形成 了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 境。这里雨量充沛,境内 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加 上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众多 民族,造就了云南独特的 多元文化和斑斓的人文景 观。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 展,世人把云南视为心中 的旅游胜地,昆明、西双 版纳、大理、丽江、香格 里拉、普洱等地名扬天下 。 在外人的眼中,这样 一个地方,跟贫困是很难 联系到一起的。 2015年10月,习近平 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 全会上强调:“今后5年党 和国家各项任务,归结起 来就是夺取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 标。”2017年,党的十九 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决胜期。 这是党和政府吹响的 号角,是向贫困、落后发 出的战斗宣言。 贫困是人类美好幸福 生活的最大敌人。 小康社会是人类梦寐 以求的夙愿,是中华民族 几千年来追求的理想社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节点 ,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 刻,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 国人民为实现这一伟大的 目标奋斗不止。 云南省又是以怎样的 姿态,投身到这伟大目标 的实现过程中的呢? 2019年12月中旬我赶 到昆明,住在云南省扶贫 办隔壁的一家宾馆。 第二天,扶贫办负责 宣传的处室领导接待了我 ,他们介绍了云南脱贫攻 坚的整体情况,还为我准 备了相关的资料。 在几个小时的交谈中 ,我切身感受到云南脱贫 攻坚一线战斗人员的情怀 与担当。自2018年全国 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以来 ,奋战在一线的第一支部 书记就有2.6万人、驻村 干部12万人,他们沉潜到 贫穷、偏远的村子,放弃 了周末,放弃了节假日, 放弃了休假,一心扑在脱 贫的工作上。许多干部夫 妻,周末开着车带着小孩 ,买上大米、面粉、食用 油,到偏远的对口帮扶村 民家里看望慰问,了解他 们的生产生活需求;许多 干部由于长年累月在村子 里工作,身患重疾,但仍 坚守岗位;也有许多干部 倒在了工作的岗位上,再 也没有能够站起来…… 正如云南省扶贫办宣 传处冉玉兰处长所说:“ 我们就是把脱贫攻坚当成 一场战役在打!” 我在云南的那些日子 里,切身体会到了这句话 的含义。在云南脱贫攻坚 奔小康的战场上,不仅有 当地干部群众的身影,还 有企业、个人的参与,更 有上海市、广东省的介入 ,形成了东西部合力、全 社会介入的一场轰轰烈烈 的大会战。 云南省人民政府帮扶 协作处牛涛处长介绍:“ 云南的扶贫任务相当艰巨 ,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 、自然、历史、文化的因 素,生活状况比较艰难, 贫困人员也较多。”据了 解,截至2019年,云南 省共有88个贫困县,其中 27个为深度贫困县,建档 立卡贫困户达到189万户 ,共752.8万人。这充分 显现了区域间的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的问题,这组数 据也改变了我们之前对云 南富庶美丽的想象,只感 到云南省的脱贫攻坚任务 相当艰巨。 我听人介绍:“云南的 脱贫攻坚战打得如何,要 看昭通市;昭通市的脱贫 攻坚战打得如何,要看鲁 甸县。”从这句话我们就 知道,鲁甸县的贫困有多 么严重,它是云南省27个 深度贫困县中的一个。全 县辖10镇2乡,土地面积 1484平方千米,这块土 地上生活着汉、回、彝、 苗、布依等14个民族共 46.9万人。 以鲁甸的脱贫攻坚作 为一个切入点,它的点点 滴滴,就是整个云南省脱 贫攻坚的缩影。 第三天,我坐昭通市 扶贫办的汽车前往鲁甸, 出了昆明一路飞驰在高速 公路上。 司机师傅告诉我,中 午就能赶到昭通。以前从 昭通到昆明要走两天,现 在这条高速路通车后,4 个小时左右就到了。从他 的言语中可看出他对云南 省的快速发展由衷地感到 骄傲。 沿途的景色慢慢地萧 瑟起来,但跟青藏高原比 ,这一路上还能看到许多 青翠的植被。路边村民的 三层砖房一座座地矗立, 每间房屋都是那样的崭新 ,门口停着各种小轿车或 货车,望着都能感受到他 们此刻的日子过得很红火 。 司机师傅对我说,他 有两年没有休假,这两年 都在村子里跑。还说,机 关里除了一两个人,都深 入基层搞脱贫了。虽然是 在闲聊,但我的心里对奋 战在一线的人们已肃然起 敬。这么多的干部为了让 村民实现脱贫奔小康,舍 弃了个人家庭的团圆,将 精力和时间全部投入这项 伟大的事业中,让贫困早 点远离,让千家万户过上 文明、富裕的生活。时代 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他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脱贫攻坚战。鲁甸县位于云、贵、川三省结合部,自然灾害频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属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鲁甸县根据不同贫困状况精准施策,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作者深入鲁甸县,实地走访,做了大量调研,以甘家寨灾后的重建与搬迁等为叙述重点,全面反映脱贫攻坚的奋斗历程,展示了云南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辉煌成果。细节与全景,温度与人情,脱贫一线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在此书中得到开阔且生动的具象呈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