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湖梦寻(经典译评版)/斯文留香500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张岱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钱镠,临安石鉴乡人氏,生性勇猛,颇有谋略。壮年时钱锣仍旧地位卑微,以贩盐为生。至唐僖宗年间,钱镠平了浙江流寇王仙芝,抵御黄巢,铲除董昌,因战功累累而崭露头角。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时,朱温封钱锣为吴越王,有人劝钱锣拒受后梁的任命,钱锣笑道:“我难道会因此失去成为孙权的机会吗?”于是受朱温之命,将所辖之地改为临安县,军队改称锦衣军。这一年,钱锣回乡祭拜祖坟,宴请家乡尊长,旌旗飘荡,乐队鼓吹,震荡山谷。当日游乐之地,皆蒙上锦缎,有些树木石头竟也被封了官爵,而他过去贩盐的担子,也裁了锦缎罩上。有位邻家的老婆婆,已经九十多岁,提着一壶泉水在路边迎接他。钱锣急忙下车向她叩拜,老婆婆抚摸着他的肩背,喊着他的小名道:“钱婆留,真高兴你长大了。”原来,钱锣刚出生时,室内满是奇异光采,钱父心生恐惧,打算将他扔到溪水中淹死,是这位老婆婆苦劝才留下命来,故而小名钱婆留。于是,钱锣杀牛置酒,大摆宴席,邀请乡邻。又另外搭起蜀锦的帐篷,宴请乡间妇女。但凡年已八十的老人,都用金杯饮酒;百岁老人则用玉杯。钱锣屡屡起身劝酒,自唱还乡歌以娱乐众人,歌日:“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近来相随。斗牛光起天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当时,钱锣有心修砌宫殿,看风水者进言道:“若是在原有府邸扩建,王位只可维持百年;若是填一半西湖,王位便可维持千年。”钱锣笑道:“自古以来,哪有天下大乱时节而千年可得真命天子的境况?何苦以此叫我的百姓受苦!”最终没有填西湖而造新宫。宋神宗熙宁年问,苏东坡任杭少I、life守,奉请朝廷将龙山上的废祠妙音院改建为表忠观,以祭祀钱锣。如今该观也已废弃了。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督抚胡宗宪在灵芝寺的旧址上建造祠堂,塑吴越国三代五王的雕像,每年春秋祭祀,更命钱锣十九代孙钱德洪守护。太守陈柯重新镌刻了《表忠观碑记》,立于祠中。

苏轼《表忠观碑记》: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十月戊子日,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大夫、知杭州军事,臣苏轼进言:“先吴越国王钱氏坟届,及其父、祖、妃、夫人、子孙的坟茔,在钱塘一带有二十六座,在临安一带有十一座,都已经荒芜破乱,无人照料,父老乡亲路过,无不悲痛泪流。“据考证:先武肃王钱镠,最初时以乡兵身份剿灭贼寇黄巢而名闻江淮一带。此后领八都兵讨伐刘汉宏,将越州交与董昌治理,钱缪则居于杭州。及至董昌领越州兵马反叛,钱缪诛灭董昌,收取越州,从此彻底占据浙东浙西之地,传位于其子文穆王钱元罐。至钱缪孙子忠献王钱仁佐时,大败李景兵马取得福州之地。而钱仁佐之弟忠懿王钱椒后又出兵攻打李景,以配合周世宗柴荣的兵马。随后,钱傲便以附属国的身份朝见周世宗。吴越国三世四王,恰好经历了五代时期。当时天下大乱,豪杰群起,凭借所据之地而自立为王者不可胜数,待全族覆灭,祸及无辜百姓,少有遗民存留。而吴越地方千里,兵甲十万,铸山煮海,一时间象牙犀角、珠玉珍宝冠于天下,却终究未曾违背臣子礼节,年年纳贡于朝廷。故而此地百姓至老死而不受兵火之灾,一年四季都可嬉戏游乐,歌舞升平之盛至今仍存。想来,吴越钱氏于百姓之仁德真是深厚。当时,我太祖皇帝受命平定四方叛乱。西蜀和江南两地道路险远,然而王师兵临城下时,两国已知实力不足,只得束手就擒。而北汉刘氏,死守城池,历经百战,抵抗王师。当时,骸骨成山,血流成河,太祖皇帝竭尽全国之力,最终将其剿灭。此间,唯独吴越国不等朝廷之命,便封锁仓库,清点各郡县人口,向朝廷请命称臣,将去除国号视作离开旅社一般,对朝廷而言真乃大功一件。当初,窦融领河西之地归附汉朝。汉光武帝诏命右扶风修缮其祖上坟茔,以太牢之礼祭祀。今日。钱氏功德远胜窦融,可亡故未几百年却坟庙荒芜,无人管理,令行人见之怀悲,实在不是奖赏忠臣、抚慰民心的道义之举。故而,臣意欲用龙山废寺观音院改建为观,命钱氏子孙、道号自然的道士居住其间。钱氏在钱塘一带的坟庙,都交给自然管理;在临安一带的坟庙,则交由县内净土寺的僧人道微管理。此后,命二人各收一个徒弟,世代掌管此事。而道观寺院的土地收入,都可用来修缮祠堂庙宇,种植草木。若是有不能静心治理的情况,便命县令督察,严重的就更换人选,只希望此祭祀之举永远得以保留,以彰显朝廷善待钱氏之意。臣冒死将此情传达天听。”于是,宋神宗制诰曰:可以。便将妙音院赐名改作表忠观。

P193-196

作者简介
张岱,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庵、天孙、六休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长期寓居钱塘(今浙江杭州)。祖籍四川绵竹,故又自称“蜀人”、“古剑”。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卒年诸说纷纭,约在1679年前后。张岱出身官宦之家,高、曾、祖三代皆为进士,博学多才,藏书甚丰,尤长于治史。在家庭熏陶下,他自幼聪慧,并爱好史学。由于当时家业殷实,生活优越,他兴趣广泛,喜游历,常盘桓于江南繁华之地,自云:“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西湖梦寻·大佛头》)。又好美食,坦言口腹之欲:“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陶庵梦忆·方物》)。早年的奢靡生活从其《自为墓志铭》中亦可见一斑。然而,前事伶俜皆梦痕。明亡以后,张岱家由豪门骤然沦为寒户,旧衣捉襟见肘,饭食常至断炊。然其志节未衰,笔耕不辍,其问著述颇丰。
后记

烦君为我问西湖

我在想,是否要飞到西湖去。

可纵然飞去,我又如何能长留西湖,遍赏她的春夏秋冬、雨雪阴睛?如若不能,那么,就算不得真正游赏了西湖。

其实,纵然看得西湖的春夏秋冬、雨雪阴晴,若不知其古往今来、传奇佳话,也是辜负了西湖。就好像走过断桥的游客从来不是为了这座桥,而是为了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大雪时节,那桥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也不单单是为了断桥残雪的美景,而是在寻觅一种古来情怀。

读张岱的《西湖梦寻》,便是我们在蝶庵老人的字里行间,借着他的一番古来情怀,开散我们的情思。让我们总能恍然:哦,原来西湖还有这样一种故事!

西湖的故事太多了。张岱还在那里艳羡苏东坡携妓游湖、林和靖放鹤迎客,我们却已将他岣嵝山房读书、湖心亭上赏雪看作千古佳话,神往不已。

这忽然让人想起唐代张若虚的那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西湖的春夏秋冬、雨雪阴晴一直就在那里,只是寻访西湖的人,来来去去,代代轮转。

但是,西湖的山水不再依旧了,我们今日立于雷峰之下,所见夕照还是张岱时的残塔孤影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看起来,张若虚又说对了。

故而,我也不必急忙忙奔去西湖了。西湖的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都是不一样的。此时此刻,我心中向往着一个西湖,若是这么仓促飞去,只怕所见西湖并非心中所想,岂不扫兴?倒不如耐心等那三生石畔的因缘,终有一日,可以得见我心中的西湖。

若是诸位此刻已有缘得见西湖,烦劳代我殷勤问候一声:“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周如风

丙申年仲夏于北京

目录

前言·—生难舍梦西湖

自序

西湖总记

明圣二湖

卷一·西湖北路

 玉莲亭

 昭庆寺

 哇哇宕

 大佛头

 保傲塔

 玛瑙寺

 智果寺

 六贤祠

 西泠桥

 岳王坟

 紫云洞

卷二·西湖西路

 玉泉寺

 集庆寺

 飞来峰

 冷泉亭

 灵隐寺

 北高峰

 韬光庵

 岣嵝山房

 青莲山房

 呼猿洞

 三生石

 上天竺

卷三·西湖中路

 秦楼

 片石居

 十锦塘

 孤山

 关王庙

 苏小小墓

 陆宣公祠

 六一泉

 葛岭

 苏公堤

 湖心亭

 放生池

 醉白楼

 小青佛舍

卷四·西湖南路

 柳州亭

 灵芝寺

 钱王祠

 净慈寺

 小蓬莱

 雷峰塔

 包衙庄

 南高峰

 烟霞石屋

 高丽寺

 法相寺

 于坟

 风篁岭

 龙井

 一片云

 九溪十八涧

卷五·西湖外景

 西溪

 虎跑泉

 凤凰山

 宋大内

 梵天寺

 胜果寺

 五云山

 云栖

 六和塔

 镇海楼

 伍公祠

 城隍庙

 火德庙

 美蓉石

 云居庵

 施公庙

 三茅观

 紫阳庵

后记·烦君为我问西湖

序言

一生难舍梦西湖

大凡中国人,都有一个西湖梦。只是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这样几个词,吟诵间便叫人浮想联翩,纵然不曾见过那美景,心里头也感觉美极了。

故而,西湖之梦不单单是这湖山景色,它还承载了世人心中一种难言的情愫,一种梦幻。更有甚者,不见西湖时倒还有种种幽情,待见了西湖,反而觉得不如心中所想,顿生失落寂寥。恰似张岱阔别西湖二十八载后再见西湖时竟“急急走避”,只因当时之西湖反不如他“梦中之西湖”。

我家中的相册里,有一张父母抱着我立于西湖边的留影。只可惜,那时我尚在襁褓,对西湖的美,全然不知。

后来,我长到二十岁,却只知埋头书案,苦读求学,哪里还有机会看一眼外面的世界!

及至大学毕业那年,因着自己是越剧票友的缘故,同票社的姐妹们一道奔赴浙江参加民间剧团汇演,到此时,我才真真正正见到了西湖。

犹记得,宾馆坐落在清波门外,古色古香的院落,出门望去就是烟波浩淼的西湖山水。众人先奔了戏文里大才子周文宾住过的清河坊,在街边小店吃了闻名遐迩的西湖醋鱼和油炸响铃,晃晃悠悠逛到西湖时,已是傍晚时分,目光西沉,景色黯淡。

漫步湖岸,左侧是粼粼的波涛,右侧是喧嚣的城市。一位自幼生在北方的姐姐终于忍耐不住了:“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肯定错了!这哪里是西湖?”旁边的姐妹就笑了:“西湖就是这样啊!”那位姐姐始终不信,直至走到断桥前,看到断桥残雪的石碑,她才一声长叹。

“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山边枫叶红似染,不堪回首忆旧游。”这是越剧《白蛇传》里的经典唱段,满含着白娘子爱的酸楚与凄然,却是杭州城乃至中国文化里不朽的爱情传奇。

如今,我们走在断桥上,风景哪还依旧。先前那位长叹的姐姐更显悲伤,只觉得这西湖不过是稀释了的北京什刹海。而我,在隐约朦胧的水雾间,看着热烈的霓虹,听着劲爆的音乐,面对着那些买醉寻欢的都市人,一时间也恍惑了。

自此之后,我再也没有去过西湖。

今日,我手捧张岱的《西湖梦寻》,百般滋味涌上心头。我一时看见了湖山胜景,一时又看见了世事苍凉。这本写于三百多年前的散文随笔,原来真的不单单是写西湖,而是写一个你我都难割难舍、似幻似真的沧桑梦。

所以,这一场梦,我注定无法完完全全地解释、翻译给诸位听了。我依着“斯文流香”系列作品的解读方式,笺注典故,翻译时并不完全一一对应,而是酌情增减文字,以使文意通顺。所写赏评亦是我一家之言,不为立说,恰是希望能与读者隔空交流。  至于原文附录的诸多诗词,我一概不做翻译。一则是诗歌韵律本自天然,译作白话便索然无趣;二则这些诗歌乃是文章的点缀,大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故而,读者们大可依着自己的兴趣加以品评。另外,书中个别因版本不同而产生的字词异议,均参照权威版本修订。

闲话已罢,且赏西湖。

内容推荐

苏堤春晓、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南屏晚钟……单是从字面上看,这些美景便足以让人浮想联翩。西子湖畔,有多少千秋佳话,明朝遗老张岱用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细节追忆往昔西湖胜景,细腻深情,饱含眷恋。读张岱著的《西湖梦寻》这本写于三百多年前的随笔,一时看见湖山胜景,一时又看见世事苍凉,才知此书不单单是写西湖的春夏秋冬、雨雪阴晴,而是在写你我都难割难舍、似幻似真的沧桑梦。

编辑推荐

《西湖梦寻》是一部风格清新的小品散文,全书共五卷,通过追记往日西湖之胜,以寄亡明遗老故国哀思。本书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读者面前。尤为重要的是,作者张岱在每则记事之后选录先贤时人的诗文若干首(篇),更使山水增辉。这些诗文集中起来,就是一部西湖诗文选。同时,西湖梦寻也是杭州西博会项目之一,每年5月在西湖上举办,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及西湖文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4:5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