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警世通言(精)/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明)冯梦龙
出版社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伯牙听见他对答如流,犹恐是记问之学,又想道:“就是记间之学,也亏他了。我再试他一试。”此时已不似在先你我之称了。又问道:“足下既知乐理,当时孔仲尼鼓琴于室中,颜回自外入。闻琴中有幽沉之声,疑有贪杀之意,怪而问之。仲尼曰:‘吾适鼓琴,见猫方捕鼠,欲其得之,又恐其失之。此贪杀之意,遂露于丝桐。’始知圣门音乐之理,人于微妙。假如下官抚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闻而知之否?”樵夫道:“《毛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试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

伯牙将断弦重整,沉思半晌。其意在于高山,抚琴一弄。樵夫赞道:“美哉,洋洋乎!大入之意,在高山也。”伯牙不答,又凝神一会,将琴再鼓。其意在于流水。樵夫又赞道:“美哉,汤汤乎!志在流水。”只两句道着了伯牙的心事。伯牙大惊,推琴而起,与子期施宾主之礼,连呼:“失敬失敬!石中有美玉之藏。若以衣貌取人,岂不误了天下贤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欠身而答:“小子姓钟名徽,贱字子期。”伯牙拱手道:“是钟子期先生。”于期转问:“大人高姓,荣任何所?”伯牙道:“下宫俞瑞,仕于晋朝,因修聘上国而来。”子期道:“原来是伯牙大人。”

伯牙推子期坐于客位,自己主席相陪,命童子点茶。茶罢,又命童子取酒共酌。伯牙道:“借此攀话,休嫌简亵①。”子期称:“不敢。”童子取过瑶琴,二人人席饮酒。伯牙开言又问:“先生声口是楚人了,但不知尊居何处?”子期道:“离此不远,地名马安山集贤村,便是荒居。”伯牙点头道:“好个集贤村!”又问:“道艺何为?”子期道:“也就是打柴为生。”伯牙微笑道:“子期先生,下官也不该僭言,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于廊庙,垂名于竹帛,却乃赍志①林泉,混迹樵牧,与草木同朽。窃为先生不取也。”子期道:“实不相瞒,舍间上有年迈二亲,下无手足相辅。采樵度日,以尽父母之余年,虽位为三公之尊,不忍易我一日之养也。”伯牙道:“如此大孝,一发难得。”二人杯酒酬酢②了一会。子期宠辱无惊,伯牙愈加爱重。又问子期:“青春多少?”子期道:“虚度二十有七。”伯牙道:“下官年长一句。子期若不见弃,结为兄弟相称,不负知音契友。”子期笑道:“大人差矣!大人乃上国名公,钟徽乃穷乡贱子,怎敢仰扳,有辱俯就!”伯牙道:“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下宫碌碌风尘,得与高贤结契,实乃生平之万幸。若以富贵贫贱为嫌,觑俞瑞为何等人乎!”遂命童子重添炉火,再熟③名香,就船舱中与子期顶礼八拜。伯牙年长为兄,子期为弟。今后兄弟相称,生死不负。拜罢,复命取暖酒再酌。子期让伯牙上坐,伯牙从其言。换了杯箸,子期下席。兄弟相称,彼此谈心叙话。正是:

合意客来心不厌,知音人听话偏长。  谈论正浓,不觉月淡星稀,东方发白。船上水手都起身收拾篷索,整备开船。子期起身告辞。伯牙捧一杯酒递与子期,把子期之手叹道:“贤弟,我与你相见何太迟,相别何太早!”子期闻言,不觉泪珠滴于杯中。子期一饮而尽,斟酒回敬伯牙。二人各有眷恋不舍之意。伯牙道:“愚兄余情不尽,意欲曲延①贤弟同行数日,未知可否?”子期道:“小弟非不欲相从,怎奈二亲年老,‘父母在,不远游’。”伯牙道:“既是二位尊人在堂,回去告过二亲,到晋阳来看愚兄一看,这就是‘游必有方’了。”子期道:“小弟不敢轻诺而寡信。许了贤兄,就当践约。万一禀命于二亲,二亲不允,使仁兄悬望于数千里之外,小弟之罪更大矣。”伯牙道:“贤弟真所谓至诚君子。也罢,明年还是我来看贤弟。”子期道:“仁兄明岁何时到此?小弟好伺候尊驾。”伯牙屈指道:“昨夜是中秋节,今日天明,是八月十六曰了。贤弟,我来仍在仲秋中五六日奉访。若过了中旬,迟到季秋月分,就是爽信②,不为君子。”叫童子:“吩咐记室,将钟贤弟所居地名及相会的日期,登写在日记簿上。”子期道:“既如此,小弟来年仲秋中五六日准在江边侍立拱候,不敢有误。天色已明,小弟告辞了。”伯牙道:“贤弟且住。”命童子取黄金二笏不用封帖,双手捧定道:“贤弟,些须薄礼,权为二位尊人甘旨之费③。斯文骨肉,勿得嫌轻。”子期不敢谦让,即时收下。再拜告別,含泪出舱,取尖担挑了蓑衣斗笠,插板斧于腰间,掌跳搭扶手上崖。伯牙直送至船头,各各洒泪而別。

P6-8

作者简介
冯梦龙,明代文学家,思想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吴下词奴、姑苏词奴、前周柱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冯梦龙除了写诗文,主要精力在于写历史小说和言情小说,现有三十种著作得以传世,其中以“三言”的影响优选很广。
目录

出版说明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二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第七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

第八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十三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第十七卷 钝秀才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十九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

第二十卷 计押番金鳗产祸

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第二十三卷 乐小舍拚生觅偶

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二十五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

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第三十卷金 明池吴清逢爱爱

第三十一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三十三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

第三十四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三十五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

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十七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第三十八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第三十九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镇妖

序言

《警世通言》是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由明末清初冯梦龙纂辑。与《喻世明言》(即《古今小说》)、《醒世通言》合称“三言”。“三言”之中此集早于《醒世通言》,晚于《喻世明言》,出版于明朝的天启四年(1624年)。共四十卷。

冯梦龙(1574—1646),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又字子犹,別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茂苑野史等。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兄梦桂,善画。弟梦熊,太学生,曾从冯梦龙治《春秋》,有诗传世。他们兄弟三人并称“吴下三冯”。

冯梦龙少年时就很有才情,受叛逆思想家李卓吾影响,思想非常开放,为人旷达,不拘一格,还博学多闻,深为同辈所钦服。曾与文震孟、姚希孟、钱谦益等名人结社作文。仕途中屡考科举不中后以坐馆教书为生。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五十七岁时,才补为贡生,次年破例授丹徒训导。崇祯七年(1634年)升任福建寿宁知县。四年以后回到家乡。在天下动荡、清兵南下的局势中,冯梦龙以七十高龄四处奔走宣传反清,刊行《中兴伟略》诸书。在崇祯年间任寿宁知县时,曾上疏陈述国家衰败之因。清顺治三年(1646年)春忧愤而死,亦说被清兵所杀。

此四十卷中,每卷为一个短篇,不少素材收录改编于宋元时期的话本及拟话本,其中代表作品《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突破了唐代以来类似题材始乱终弃或夫荣妻贵的传统格局。“在思想性和艺术陸方面都彰显了作品的最高成就”(见《中国大百科全书》)。

从《警世通言》的笔墨中可以看出作者着重于女性婚姻爱情的悲欢离合、人世间的功名道德利禄仕图、社会上的奇闻逸事冤假错案等世间百态,尤其在爱情方面占有很大比重。还有一些宣扬义气的,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强调临财不苟得,《赵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无私助他人,《桂员外途穷忏悔》从反面批判了忘恩负义的行为等等作品,都有代表性地反映了市民阶层不同的道德观念。

本次出版,对原书中一些错漏、笔误和疑难之处,分别做了校勘、修正和注释,以便于读者阅读。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疏漏之处,望专家、读者予以指正。

内容推荐

冯梦龙著的《警世通言(精)/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这本书为白话短篇小说集,共40卷,每卷为一个短篇,不少作品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突破了唐代以来类似题材始乱终弃或夫荣妻贵的传统格局,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彰显了较高的成就。

编辑推荐

冯梦龙著的《警世通言(精)/中国古典警世小说丛书》由四十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组成,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等。

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这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警世通言(精)》的校注是秋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1 18:2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