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血路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熊焱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成都血案

在李云舒漫长的一生中,他曾一次次地与死亡擦身而过,每一次都是那么惊心动魄。而令他印象最深的,则是那场惨烈的成都血案,那也是他第一次与死亡的距离仅在毫厘之间。子弹嗖嗖地从他的头顶飞过,像铁锅中混合着沙土爆炒的豆子,炸得耳膜嗡嗡作响。其中有一粒子弹堪堪贴着他的太阳穴滑过,擦出了一道火辣辣的血痕。一个他认识的熟人摔倒在地,他冲过去扶起对方的时候,对方突然猛地推开他,然后被一粒呼啸而来的子弹撂倒在血泊中。

人群中的尖叫仿佛是飓风卷过,摧落了细雨中湿漉漉的花朵。大家推挤着,逃窜着,张皇的脚步仿佛过江之鲫,被巨浪抛上了宽阔的沙滩。在慌乱的人群四下奔逃的仓促中,李云舒看到血泊中的身躯、红红的香烛、光绪皇帝的纸牌位、摔破的烟斗、丢弃的布鞋……仿佛大风中的纸屑狼藉地散落一地。多年以来,他一直都记得清军在朝着手无寸铁的民众开枪时那种得意忘形的嘴脸,记得那些逃命时跌跌撞撞的脚步声,记得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和子弹飞出后散发出来的火药的气息,记得恍惚的阳光中树梢上的蝉鸣就像留声机里传来的哀愁的伴奏。连他后来也为自己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竟然还能如此清醒而倍感惊诧。在那些纷繁的记忆中,让他至死也无法忘记的是他在蓦然回首时,看到他的胞兄李云开站在总督府的台阶上,板着一张生铁般冷峻的面孔。

仓皇的民众仿佛风暴中溃败的鸟群,从总督府狼狈地逃出来,却又在街口遭遇到巡防军的驱逐。这些士兵或手持刀刃,或肩扛步枪,以防暴和维持秩序的名义,有的大声呵斥和吆喝,有的则吹着响亮的哨子,驱赶着从总督府里逃出的民众和路上来往的行人。人群惊恐四窜,乱成一团,有的还相互撞在一起。各种尖叫、号哭、呵斥、哨响、枪声全都搅拌在一起,此起彼伏,宛若泥沙俱下的潮水漫过这个下午血腥的时光。

有一个过路的头发花白的老者被一个红鼻子的士兵打倒在地。老者跪地求饶,红鼻子却不依不饶,噼噼啪啪地抽打着老者的耳光。本已逃到了另一边的李云舒突然蹿过来,冲着红鼻子就是一脚。红鼻子猝不及防,被踹倒在地,李云舒一把揪住对方的辫子,冲着他的太阳穴狠狠一拳。

许多年后每当李云舒回想起这段往事的时候,他既为自己血气方刚的英雄气概而自豪得意,又为自己冲动而莽撞的行为而心有余悸。那一刻他只听到红鼻子闷哼一声,头一歪就晕倒在地。见到有人袭兵,有三个士兵顿时就朝李云舒扑过来。李云舒撒腿就跑,只觉得一双耳朵全都丢在了呼呼的风声里。他听到身后的呵斥声,却不敢回头。这时他听到两声枪响,有一粒子弹带着尖锐的破空之声,从他的右耳边飞过。他见势不妙,一扭身拐进了一条巷子。只听得“啪”的一声,一粒子弹打在他拐弯的墙壁上,这用石头砌就的墙壁顿时激起了点点火星。

李云舒靠在墙壁上,小心地往外探头张望,但见两个士兵追了上来,大有一种誓不罢休的气势。他又赶紧拔腿就跑,在慌乱中闯进了一户民宅。门锁是坏的,一撞就开了。李云舒撞门进去的时候,墙壁下的灰尘簌簌而下,一股潮湿而凝滞的霉味扑面而来,并夹杂着隐隐的尿臊味。梁上的蛛网黏糊糊地粘在他的头上,他胡乱地抹了一把,发现一只老鼠正慌乱地随着墙沿,一溜烟地蹿进一个地洞里去了。

李云舒把门掩上,却不敢贸然闩门,生怕在这里又突然遭遇了什么变故,从而影响自己逃跑。他在屋里谨慎地转了一圈,发现这竟然是一座空屋,里面除了破败的灶台、半个破损的水缸,其他什么都没有。厨房的墙角长出了青苔,旁边散落着几粒稀稀疏疏的老鼠屎。

李云舒松了一口气,也有些后悔,竟然没有随身带枪。他走到门口把门闩上,然后附在门缝观望。视线不是很清晰,他感到外面有些昏暗,而且瞅得久了,眼睛是花的。他就蹲下来,靠在墙上,满腔的悲愤堵在胸口,像旋涡一样回旋着,却找不到奔泻的出口。

这是1911年9月7日,成都午后的天空一片灰暗。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了蒲殿俊、罗纶、张澜等九名保路同志会的领袖和骨干,民众闻讯赶来总督府请愿,围成黑压压的一片,要求赵尔丰放人,却被赵尔丰下令屠杀。作为组织者之一,随着民众一起去请愿的李云舒就在这场惨无人道的屠戮中险些丧命。当他幸运地逃过一劫,躲在空屋里慢慢冷静下来之后,他突然感到很愧疚,是他发动了民众前来总督府请愿的,却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转瞬间就离开了人世。当然,之前一直温和平静、同情保路运动的赵尔丰突然大开杀戒,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不然他也不会让这些人前来白白送死。血的教训是残酷的,李云舒下意识地握紧了拳头,心里慢慢地燃起愤怒的烈焰。眼下要做的,一是收尸,二是救人。P1-3

作者简介
熊焱,1980年10月生于贵州瓮安,现居成都,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曾获华文青年诗人奖、四川文学奖、海子诗歌奖、天津诗歌奖、尹珍诗歌奖、首届四川十大青年诗人等奖项。著有诗集《爱无尽》《闪电的回音》,长篇小说《白水谣》等。
目录

第一章 成都血案

第二章 保路

第三章 她回来了

第四章 情到深处

第五章 旧梦

第六章 诱捕

第七章 刺杀赵尔丰

第八章 营救

第九章 香靥凝羞一笑开

第十章 可怜我哭不成声

第十一章 截杀端方

第十二章 成都兵变

第十三章 赵尔丰之死

第十四章 尾声

序言

小说的缓慢力量

我是以诗人的身份进入文坛的。但我对小说的喜爱由来已久,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评书、武侠之类的通俗小说。我甚至在小学的时候就自不量力地写起武侠小说来,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大学。只是随着我对文学的理解越来越深入,我的文学之梦越来越清晰时,我才慢慢地放弃了那份遥远而缥缈的侠客情怀。

有的诗人朋友在得知我写小说时,向我泼冷水,笑我不务正业。他们劝导我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诗歌上,我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可我坚持要写,那是因为诗歌不具备小说那种宏大的叙述模式和广阔的话语空间(当然,诗歌那种意味深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妙韵味,却也是任何文体也无法比拟的)。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我热爱。我热爱小说。

因为热爱,所以我的写作一直很慢。

其实我也很羡慕那些下笔如风的快枪手,但我一直都在控制我的速度与节奏,我希望我的写作像钉钉子一样,一点点地深入,一点点注入我持续推进的力量。

当年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公开发表之后,出现了一本英文小说《狐女》,讲一个女人变成狐狸的故事。卡夫卡的朋友认为该书袭用了卡夫卡《变形记》的写作技巧,卡夫卡却疲惫地微笑,轻轻摇头,说:“不,他没有模仿我,这是时代的问题,我们都抄袭自时代。”因此,一个优秀的作家必然是密切地关注历史和时代的,关注个人在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中的心灵秘密和精神境遇。而这些又必然要通过故事来呈现,这要求我们的作家具备讲故事的能力。

但什么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呢?好故事并不是说一定要有跌宕起伏、引人人胜的情节,而是你能通过情节恰到好处地展现你小说中的主题意义。文学史上的诸多经典,都不是以曲折故事见长的。那是什么让读者津津有味地阅读下去的呢?靠的是作者对细节的力透纸背的描写,是这种描写所构成的气韵和节奏让读者欲罢不能,不忍释卷。

而这种气韵和节奏,却又主要来自于语言的表达。在此,我必须重复我曾经表达过的一个观点:在全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学创作中再精彩的故事,也一定不如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新闻吸引人,你能指望一个小说中的故事能够比某某的不雅视频或者明星的狗血家庭剧更能引起人们的热议吗?而文学作品中再深刻的思想,也一定不如哲学著作阐释得全面和透彻。因此,小说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需要表现出语言的无与伦比的文学魅力。

在我看来,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我的写作应该要在血泪中带来欢乐,在黑暗中抵达光明,在阴郁中得到温暖,在苦难中获取力量,在绝境中看到拯救和希望。

我想,这就是小说的力量,一种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循序渐进的力量,并且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大浪淘沙后慢慢沉淀下来的力量,像春雨润物,无声地将我们打动。

在这人心浮躁、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里,我从不期望我的写作能为别人带来什么,我只希望那些文字能够抚慰我心灵的安宁与灵魂的寂寞。

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我正是从写作上获得了精神向上的缓慢力量。

熊焱

2016年10月于成都

内容推荐

熊焱著的《血路》介绍:李云舒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在东京熙熙攘攘的街头,在樱花漫天飞扬的芬芳里。第二次见面则是在孙中山先生举行的一个晚会上……

他永远都无法忘记那种身心飘荡得令人忍不住要大哭一场的恍悟和迷醉,像是有万千道电流在身体里纵横交错,让他又酥又痒,在巨大的战栗和幸福中差点咬破了她的舌尖。

在别离的车站,他的眼角噙满了泪水。火车慢慢加速,他看到她跌跌撞撞地随着火车向前追赶,最后越来越小,像一粒模糊的尘埃消失在冬天的冷风中……

编辑推荐

《血路》是80后诗人、作家熊焱以清朝末年的四川为背景创作的长篇小说。在当时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不惜丧失国家主权,将铁路收归国有的历史大背景下,书稿以同盟会成员李云舒为主人公,讲述了其与赵尔丰义女杜清漪之间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政治信仰的爱情故事,后来在民族的大义之下,李云舒用实际行动去追求国家未来的希望,杜清漪也抛开一切选择默默陪伴在其身旁!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8: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