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十一五”重量规划教材,是在版基础上进行较大修改后成书的。《社会工作导论(第二版)》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一是系统地介绍了社会工作的涵义和功能,并阐明了其发展历史;二是阐述了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讨论了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并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三是介绍了社会工作过程,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阐明了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四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对社会工作教育及专业成长以及本土社会工作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作者简介 王思斌,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现兼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全国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MSW)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社会学组成员。主要学术领域:社会政策、社会工作、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主要学术成果有:《社会工作本土化之路》、《社会学教程》(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主编)等。 目录 章社会工作的涵义与功能 节社会工作的涵义与性质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对象与领域 第三节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节社会工作的历史起源 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我国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系 节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第三节社会工作伦理 第四章社会福利制度 节福利的内涵及其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福利制度的内涵和类型 第三节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第五章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节社会工作的理论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 第六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节人类行为 第二节社会环境 第三节人类成长 第七章社会工作过程 节社会问题与社会干预 第二节作为社会过程的社会工作 第三节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 第四节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第八章微观社会工作 节社会工作方法的分类 第二节个案工作 第三节小组工作 第九章宏观社会工作 节社区工作 第二节社会工作行政 第十章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 节社会工作教育在社会工作发展中的地位 第二节社会工作教育的要求和规范 第三节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 第十一章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节我国的本土社会工作实践 第二节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的发展 第三节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社会工作的发展 |